一种防静电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静电面料,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产品没有良好的静电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和里层,面层和里层之间设有第一复合纱线,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的下表面和里层的上表面贴合,相邻的第一复合纱线之间的面层和里层固定连接,第一复合纱线包括第一纱芯和包覆在第一纱芯外侧的粘胶纤维,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第一异形截面纤维采用涤纶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的接触,第一复合纱线外侧由粘胶纤维制成,粘胶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具有很好的回潮率,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充分接触会使得面层和里层湿润,能够起到防静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静电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面料的品质也越来越有要求,传统的面料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穿着需求,同时传统的面料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舒适度的追求的需要。在使用现有的面料制作成服装的时候,由于服装穿在人们的身体上,容易和身体产生摩擦,从而容易导致服装上产生静电,进而容易给穿着者和其他人带来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静电面料,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和里层之间设有第一复合纱线,所述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的下表面和里层的上表面贴合,相邻的第一复合纱线之间的面层和里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合纱线包括第一纱芯和包覆在第一纱芯外侧的粘胶纤维,所述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异形截面纤维采用涤纶材质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复合纱线,将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的下表面和里层的上表面贴合,并且相邻面层和里层固定连接,增大了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的接触面积,第一复合纱线外侧由粘胶纤维制成,粘胶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具有很好的回潮率,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充分接触会使得面层和里层湿润,能够起到防静电的效果,且第一复合纱线的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第一异形截面纤维采用涤纶材质制成,保证了第一复合纱线的弹性,提高了整体面料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设有若干透气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孔,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并且能够更好的将水分传输到第一复合纱线上,进行有效吸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通过第二复合纱线和第三复合纱线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面层由第二复合纱线和第三复合纱线交织形成斜纹组织,面层交织点较少,表面光泽,具有很好的弹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复合纱线包括互相缠绕的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复合纱线由互相缠绕的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组成,使得第二复合纱线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整体柔顺,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复合纱线包括互相缠绕的涤纶纤维和银纤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银纤维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抗菌效果,使得整体面料在具有很好的防静电的效果同时还能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通过第二复合纱线和第四复合纱线经纬编织形成锻纹组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里层由第二复合纱线和第四复合纱线交织形成缎纹组织,使得里层表面平整、光滑,质地柔软,使得与肌肤贴合时,保证人们衣物穿着的舒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复合纱线包括第二纱芯和缠绕在第二纱芯外侧的竹炭纤维,所述第二纱芯由若干第二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的效果,且具有吸湿透气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回潮率,使得整体湿润,有效的起到放静电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呈三叶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设置呈三叶型,使得整体产生很好的蓬松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复合纱线,将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的下表面和里层的上表面贴合,并且相邻面层和里层固定连接,增大了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的接触面积,第一复合纱线外侧由粘胶纤维制成,粘胶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具有很好的回潮率,第一复合纱线与面层和里层充分接触会使得面层和里层湿润,能够起到防静电的效果,且第一复合纱线的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第一异形截面纤维采用涤纶材质制成,保证了第一复合纱线的弹性,提高了整体面料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面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里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复合纱线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面层;2、里层;3、第一复合纱线;4、第一异形截面纤维;5、粘胶纤维;6、第二复合纱线;7、第三复合纱线;8、涤纶纤维;9、莫代尔纤维;10、银纤维;11、第四复合纱线;12、第二异形截面纤维;13、竹炭纤维;14、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防静电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和里层2,外层和里层2之间缝合有第一复合纱线3。如图1所示,第一复合纱线3与面层1的下表面和里层2的上表面贴合,相邻的第一复合纱线3之间的面层1和里层2缝合,第一复合纱线3包括第一纱芯和包覆在第一纱芯外侧的粘胶纤维5,增加了第一复合纱线3与面层1和里层2的接触面积,并且粘胶纤维5具有很好的吸湿性以及很好的回潮率,第一复合纱线3与面层1和里层2充分接触会使得面层1和里层2湿润,能够起到防静电的效果,并且在里层2上通过激光打孔机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4,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并且能够更好的将水分传输到第一复合纱线3上,进行有效吸湿,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加捻而成,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采用涤纶材质制成,并且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由喷丝板形成中空异形截面纤维,使得整体更加具有蓬松感,增高了回弹性,保证了第一复合纱线3的弹性,提高了整体面料的质量。如图2所示,面层1通过第二复合纱线6和第三复合纱线7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编织时第二复合纱线6为纬纱,第三复合纱线7为经纱,并且按照第二复合纱线6与第三复合纱线7相互一上一下挑二压二的方式循环编织而成,减少了面层1的交织点,表面光泽,具有很好的弹性。如图4所示,第二复合纱线6通过涤纶纤维8和莫代尔纤维9加捻而成,涤纶纤维8具有良好的弹性,莫代尔纤维9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使得第二复合纱线6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整体柔顺,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如图5所示,第三复合纱线7通过涤纶纤维8和银纤维10加捻而成,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银纤维10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抗菌效果,使得整体面料在具有很好的防静电的效果同时还能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如图3所示,里层2通过第二复合纱线6和第四复合纱线11经纬编织形成缎纹组织,编织时,第二复合纱线6为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面料,包括面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里层(2)之间设有第一复合纱线(3),所述第一复合纱线(3)与面层(1)的下表面和里层(2)的上表面贴合,相邻的第一复合纱线(3)之间的面层(1)和里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合纱线(3)包括第一纱芯和包覆在第一纱芯外侧的粘胶纤维(5),所述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采用涤纶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面料,包括面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里层(2)之间设有第一复合纱线(3),所述第一复合纱线(3)与面层(1)的下表面和里层(2)的上表面贴合,相邻的第一复合纱线(3)之间的面层(1)和里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合纱线(3)包括第一纱芯和包覆在第一纱芯外侧的粘胶纤维(5),所述第一纱芯由若干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异形截面纤维(4)采用涤纶材质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2)设有若干透气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通过第二复合纱线(6)和第三复合纱线(7)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幢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