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混合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877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混合吸收器,包括底座、第二电机箱和吸收管道,所述底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箱,且第一电机箱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安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左侧外壁固定有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外壁包裹有密封盖,且主体的前端外壁中部安置有固定长板。该真空混合吸收器通过固定凸起的设置,将固定凸起的左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的方法与衔接块完成连接,其中该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不会影响到机器的正常使用,当固定凸起的位置刚好卡合于固定卡槽的内壁时,通过紧固螺丝穿设于两者的内壁中部,从而将两者固定起来,进而可以避免在工作人员添加物料时主体出现晃动,给添料工作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混合吸收器
本技术涉及真空混合吸收器装置
,具体为真空混合吸收器。
技术介绍
PVC电缆料是以聚氯乙烯为基础树脂,添加稳定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等增塑剂以及碳酸钙等无机填充物、助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经过混配捏合挤出而制备的粒子。其中生产电缆中的PVC材料需要运用到真空混合吸收器。真空混合吸收器使用时需要添加物料进入筒体,由于筒体的密封盖与地面有着一定的距离,加料时需要人工扶着筒体,同时由于进料管道不具备固定的功能,使得筒体旋转时,进料管道会关于筒体的外壁进行旋转摆动,导致管道之间相互缠绕而发生折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真空混合吸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真空混合吸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真空混合吸收器使用时需要添加物料进入筒体,由于筒体的密封盖与地面有着一定的距离,加料时需要人工扶着筒体,同时由于进料管道不具备固定的功能,使得筒体旋转时,进料管道会关于筒体的外壁进行旋转摆动,导致管道之间相互缠绕而发生折断的问题。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真空混合吸收器,包括底座(1)、第二电机箱(11)和吸收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箱(2),且第一电机箱(2)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左侧安置有转轴(9),且转轴(9)的左侧外壁固定有主体(7),所述主体(7)的顶端外壁包裹有密封盖(8),且主体(7)的前端外壁中部安置有固定长板(4),所述固定长板(4)的前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吸收管道(12)开设于主体(7)的底端中部,且主体(7)的右侧外壁设置有衔接块(6),所述衔接块(6)的右侧外壁衔接有防护装置(5),所述第二电机箱(11)安装于主体(7)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混合吸收器,包括底座(1)、第二电机箱(11)和吸收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箱(2),且第一电机箱(2)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左侧安置有转轴(9),且转轴(9)的左侧外壁固定有主体(7),所述主体(7)的顶端外壁包裹有密封盖(8),且主体(7)的前端外壁中部安置有固定长板(4),所述固定长板(4)的前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吸收管道(12)开设于主体(7)的底端中部,且主体(7)的右侧外壁设置有衔接块(6),所述衔接块(6)的右侧外壁衔接有防护装置(5),所述第二电机箱(11)安装于主体(7)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混合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挡板(301)、主轴(302)、承接支架(303)、连接杆(304)、限位凹槽(305)和支撑杆(306),且支撑杆(306)的底端外壁固定有挡板(301),所述挡板(301)的底端外壁衔接有主轴(302),且主轴(302)的外壁包裹有承接支架(303),所述承接支架(303)的底端右侧固定有连接杆(304),且连接杆(304)的底端外壁安装有限位凹槽(3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龙吕洪华何明明华福明程国中章成钦朱幼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