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树脂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28567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改性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为含有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能够提高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制备时使用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并且黄度指数得到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含有使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封端剂及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反应而成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所述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为规定范围内的量,黄度指数(YI)小于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聚酯树脂通常透明性、机械强度、加工性、耐溶剂性等优异,另外,再循环利用性也优异,因此广泛用于纤维、膜、片等。然而,聚酯树脂由于经时劣化而容易产生水解,因此为了抑制该水解,以提高耐水解性为目的,有时添加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作为聚酯树脂改性剂。作为这样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脲改性碳化二亚胺。该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与聚酯树脂的相容性良好,因此认为通过添加该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对于提高耐水解性是有效的。在该专利文献中记载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原料二异氰酸酯,添加1.0质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使其反应,合成黄色透明的脲改性碳化二亚胺。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8153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聚酯树脂重量轻,加工性优异,另外,其中也有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的有机资源的生物质塑料或可生物降解塑料,且从废弃对环境的负荷比较小的观点出发,也用于一次性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食品包装材料和餐具是与食品直接接触使用的,因此要求高安全性。具体而言,在各国或EU等公共机关等中,对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的材质设定了各种标准,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此外,也有制造商等设置了更严格的自主标准的情形。如上所述,在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的聚酯树脂中,对于作为其添加成分的改性剂,对于所含化学物质也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基准。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脲改性碳化二亚胺,其合成时添加的水溶性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原料二异氰酸酯100质量份多至1.0质量份。因此,残留在通过合成得到的脲改性碳化二亚胺中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也会对应于添加量而增多。另外,所述脲改性碳化二亚胺为黄色,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中使用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有时不一定满足安全标准。另外,从在得到无色或白色的聚酯树脂时的外观印象的观点出发,不优选着色较浓的。实际上,至今为止,还不知道使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作为改性剂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因此,对于作为用于提高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的改性剂而发挥作用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而言,为了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聚酯树脂,要求成为杂质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充分满足安全标准,且着色尽可能少。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改性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是含有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能够提高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制备时使用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并且黄度指数得到抑制。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得到了一种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其可以提高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并且黄度指数得到抑制。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1]~[9]。[1]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其是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含有使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封端剂及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反应而成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为具有1个与异氰酸酯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R2-X-R1-(N=C=N-R1)n-X-R2(1)(式(1)中,R1表示脂肪族烃基,R2表示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中除去了所述官能团而得到的残基,X表示通过所述官能团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而形成的键,n为1~20的整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所述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为0.02~0.3质量份;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根据JISK7373:2006测定的黄度指数(YI)小于20。[2]根据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中,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为选自脂肪族单胺、一元醇和脂肪族单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中,所述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为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5]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是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反应,得到异氰酸酯末端聚碳化二亚胺的工序;以及进行使用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对所述异氰酸酯末端聚碳化二亚胺的末端异氰酸酯基进行封闭的反应,得到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工序。[6]根据上述[5]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的沸点以上的温度下,将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与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反应的产物混合。[7]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是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含有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和聚酯树脂。[8]根据上述[7]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的含量为0.1~3.0质量份。[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含有生物质塑料。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其是含有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聚酯树脂改性剂,能够提高聚酯树脂的耐水解性,制备时使用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并且黄度指数得到抑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可以适宜地用作为了提高耐水解性而添加到安全标准严格的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中使用的聚酯树脂中的改性剂。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适宜地得到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改性剂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详细说明。[聚酯树脂改性剂]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改性剂(以下,也简称为“改性剂”)是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所述改性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使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封端剂及规定量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反应而成的规定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并且为规定的黄度指数(YI)。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作为杂质的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少,并且黄度指数(YI)低,能够充分满足添加使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时的安全标准。另外,改性剂的性质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易于处理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固体,特别优选为粉末或颗粒。另外,所述改性剂除了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以外,在不妨碍该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对聚酯树脂赋予耐水解性的效果的范围内,并且在黄度指数(YI)不为20以上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抗氧化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其它成分。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是以食品包装材料或餐具为用途的,鉴于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其是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含有使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封端剂及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反应而成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n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为具有1个与异氰酸酯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n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n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31 JP 2018-2055531.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其是食品包装材料用或餐具用的聚酯树脂的改性剂,含有使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封端剂及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反应而成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为具有1个与异氰酸酯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
所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
R2-X-R1-(N=C=N-R1)n-X-R2(1)
式(1)中,R1表示脂肪族烃基,R2表示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中除去了所述官能团而得到的残基,X表示通过所述官能团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而形成的键,n为1~20的整数;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所述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的含量为0.02~0.3质量份;
所述聚酯树脂改性剂根据JISK7373:2006测定的黄度指数(YI)小于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中,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剂为选自脂肪族单胺、一元醇和脂肪族单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沢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清纺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