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71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4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涉及机械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铰接有两个对称的夹持爪,两个夹持爪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夹持爪的铰接位置位于靠近端部处,在安装基座上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蜗杆位于两个夹持爪位于安装基座的端部之间;在夹持爪的端部上开有与蜗杆配合的蜗齿,蜗齿呈弧状分布在夹持爪的端部。本申请利用夹持机构的蜗轮蜗杆结构使得装置具有减小移动翻转的过程中工件脱落的可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
本申请涉及机械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基础件制造时需要采用锻造技术使得制造的零件更加可靠,在锻造工件时经常需要人工对工件进行翻转移动,以使工件锻造效果更好,在锻造大型工件时,通常使用机械手进行夹持翻转工件。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10498509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锻造的机械手,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夹头装置、顶靠装置、气缸装置、电机装置及锁固装置,第一框体上设有环形槽、第一弹性件及第一固定块,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第二固定块、定位板及环形凸块,夹头装置包括夹头、水平部、倾斜部及弹簧,顶靠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移动块及第二弹性件,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推动杆及连接杆,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及转轴,锁固装置包括第一紧固杆、握持部、螺纹杆及顶靠板,倾斜部与第二框体的左端接触,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顶靠在水平部上。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该方案由于采用气缸作为夹持动力,在夹持质量大的工件时存在夹持力不足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包括安装基座(11),安装基座(11)上铰接有两个对称的夹持爪(12),两个夹持爪(12)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夹持爪(12)的铰接位置位于靠近端部处,在安装基座(11)上安装有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14),蜗杆(14)位于两个夹持爪(12)位于安装基座(11)的端部之间;在夹持爪(12)的端部上开有与蜗杆(14)配合的蜗齿(121),蜗齿(121)呈弧状分布在夹持爪(12)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包括安装基座(11),安装基座(11)上铰接有两个对称的夹持爪(12),两个夹持爪(12)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夹持爪(12)的铰接位置位于靠近端部处,在安装基座(11)上安装有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14),蜗杆(14)位于两个夹持爪(12)位于安装基座(11)的端部之间;在夹持爪(12)的端部上开有与蜗杆(14)配合的蜗齿(121),蜗齿(121)呈弧状分布在夹持爪(1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爪(12)上设置有相对的夹齿(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1)连接有转轴(2),转轴(2)为一根实心圆柱杆;转轴(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安装有移动车(3),转轴(2)转动安装在移动车(3)上,移动车(3)上安装有驱动转轴(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1);移动车(3)底部安装有移动轮(32),在移动车(3)上安装有驱动移动车(3)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锻造机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纪洪李治震李洪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