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62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操作台,还包括位于操作台周边的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纵向设置,且输出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一对锁紧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旋转电机及锁紧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盘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旋转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变速箱壳体的充分检测和去毛刺工作,自动将变速箱壳体内壁和外壁进行自动检测和去毛刺工作,使得后续人工检测时花费时间大幅减少,确保质量同时,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壳体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传统的风电变速箱壳体在铸造成型后,外表面或内表面肯定会有部分毛刺,传统的变速箱壳体去毛刺工作都是由人工手动进行,变速箱壳体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曲面复杂,外表面相对操作简单,但是内表面由于变速箱的深度原因,导致人工难以操作-也即是寻找毛刺/去除毛刺导致耗时大幅增大,所以根据上述所说,会直接导致效率低、产量跟不上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操作台,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位于操作台周边的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纵向设置,且输出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一对锁紧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旋转电机及锁紧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盘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旋转辅助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第一横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横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一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纵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一调整直线导轨,所述第一调整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CCD相机。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对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贯穿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且转轴的一端设置电机,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的下端设置第一CCD相机。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去毛刺机构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第二横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二横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二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纵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二调整直线导轨,所述第二调整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推进缸,所述推进缸上设置第一喷砂枪头。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去毛刺机构包括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的输出端反向设置第二激光发射器和第二喷砂枪头,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的下端设置第二CCD相机。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弧形结构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内侧设置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辅助机构包括滚轮和环形轨道组件。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够实现对变速箱壳体的充分检测和去毛刺工作,自动将变速箱壳体内壁和外壁进行自动检测和去毛刺工作,使得后续人工检测时花费时间大幅减少,确保质量同时,提高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台、2检测机构、21第一底座、22第一横向直线导轨、23第一纵向直线导轨、24第一调整直线导轨、25角度调整机构、251轴承座、252转轴、253电机、26第一激光发射器、27第一CCD相机、3外部去毛刺机构、31第二底座、32第二横向直线导轨、33第二纵向直线导轨、34第二调整直线导轨、35推进缸、36第一喷砂枪头、4内部去毛刺机构、41机械手臂、42第二激光发射器、43第二喷砂枪头、44第二CCD相机、5旋转电机、6转盘、7锁紧机构、71锁紧气缸、72锁紧块、73橡胶垫、8旋转辅助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3,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操作台1,还包括位于操作台周边的检测机构2、外部去毛刺机构3、内部去毛刺机构4和控制系统,操作台1内设置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纵向设置,且输出轴上设置转盘6,转盘6上设置一对锁紧机构7;检测机构2、外部去毛刺机构3、内部去毛刺机构4、旋转电机5及锁紧机构7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转盘6与操作台1之间设置旋转辅助机构8。具体的,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风电变速箱壳体表面毛刺;外部去毛刺机构3和内部去毛刺机构4用于去除毛刺;旋转电机5和转盘6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旋转,辅助检测机构2、外部去毛刺机构3和内部去毛刺机构4;锁紧机构7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2包括第一底座21,第一底座21上设置第一横向直线导轨22,第一横向直线导轨22的滑块上设置第一纵向直线导轨23,第一纵向直线导轨23的滑块上设置第一调整直线导轨24,第一调整直线导轨24的滑块上设置角度调整机构25,角度调整机构25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26和第一CCD相机27。第一激光发射器26和第一CCD相机27在多个直线导轨的作用下进行三维空间的移动,再配合角度调整机构25,确保能够检测到位。本实施例中,角度调整机构25包括一对轴承座251,轴承座251之间设置转轴252,转轴252上贯穿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26,且转轴252的一端设置电机253,第一激光发射器26的下端设置第一CCD相机27。通过电机253的旋转带动转轴252的旋转,从而实现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CCD相机27上下角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中,外部去毛刺机构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上设置第二横向直线导轨32,第二横向直线导轨32的滑块上设置第二纵向直线导轨33,第二纵向直线导轨33的滑块上设置第二调整直线导轨34,第二调整直线导轨34的滑块上设置推进缸35,推进缸35上设置第一喷砂枪头36。第一喷砂枪头36在多个直线导轨的作用下进行三维空间的移动吗,再配合推进缸35,确保能够实现对变速箱壳体外部进行去除毛刺的操作。本实施例中,内部去毛刺机构4包括机械手臂41,机械手臂41的输出端反向设置第二激光发射器42和第二喷砂枪头43,第二激光发射器42的下端设置第二CCD相机44。第二激光发射器42、第二喷砂枪头43和第二CCD相机44在机械手臂41作用下能够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检测和去除毛刺。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7包括锁紧气缸71,锁紧气缸71的活塞杆上设置弧形结构的锁紧块72,锁紧块72的内侧设置橡胶垫73。锁紧块72在锁紧气缸71的作用下相对运动,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夹持;橡胶垫73一方面能够避免对变速箱壳体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摩擦力,确保夹紧。本实施例中,旋转辅助机构包括滚轮和环形轨道组件,能够对转盘进行支撑和导向,确保稳定运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S1、通过吊具将风电变速箱壳体放置在转盘上,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紧;S2、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CCD相机通过多个直线导轨对风电变速箱壳体的外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画面通过电信号传输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操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操作台周边的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纵向设置,且输出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一对锁紧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旋转电机及锁紧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盘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旋转辅助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操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操作台周边的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纵向设置,且输出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一对锁紧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外部去毛刺机构、内部去毛刺机构、旋转电机及锁紧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盘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旋转辅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第一横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横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一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纵向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第一调整直线导轨,所述第一调整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CCD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对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贯穿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且转轴的一端设置电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南通小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