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46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1
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通过同时引入多模谐振器和宽带复隔离阻抗实现。该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在经典威尔金森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基础上,将其四分之一阻抗变换线替换成多模谐振器,该多模谐振器输入输出通过强耦合馈线技术实现;同时将隔离纯电阻替换成宽带复隔离阻抗,该复隔离阻抗则通过特定传输线网络和纯电阻实现;最终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具有宽带功分/合成、低输入输出驻波和宽带深输出隔离功能。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可以通过普通微带传输线、悬置微带传输线、带状线传输线、脊间隙波导传输线等支持TEM波/准TEM波的传输线结合表贴电阻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场与微波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特别适用于宽带功率分配/合成且要求宽带深隔离的网络。
技术介绍
在通信和雷达前端系统设计中,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是一类重要的关键无源器件,其既可以用于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合成网络设计,也可以用于相控阵系统的合成网络,还可以用于镜像抑制混频器的设计等等。经典的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有威尔金森电路拓扑和Gysel电路拓扑,然而它们的分配/合成带宽和输出隔离带宽通常较小,一般在20%左右。对于宽带大规模阵列应用而言,这样的带宽往往不能满足需求,且这类阵列应用中通道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研究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近年来,基于经典威尔金森电路拓扑的宽带功率分配/合成电路研究较多,其中以多级传输线匹配技术、多模谐振腔加载技术、准耦合线加载技术、电容加载多级传输线匹配技术等等为代表,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加了功率分配/合成电路的分配/合成带宽和隔离带宽,然而隔离度有限,一般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拓扑具有轴对称性,包括:公共端口(1)、两个第一强耦合馈线(2)、两个多模谐振器(3)、两个第二强耦合馈线(4)、宽带复隔离阻抗(5)和两个分配/合成端口(6);所述公共端口(1)通过结构相同的两路分别连接至两个分配/合成端口(6),每一路中,公共端口(1)、第一强耦合馈线(2)、多模谐振器(3)、第二强耦合馈线(4)、分配/合成端口(6)依次连接,所述宽带复隔离阻抗(5)连接在两个多模谐振器(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拓扑具有轴对称性,包括:公共端口(1)、两个第一强耦合馈线(2)、两个多模谐振器(3)、两个第二强耦合馈线(4)、宽带复隔离阻抗(5)和两个分配/合成端口(6);所述公共端口(1)通过结构相同的两路分别连接至两个分配/合成端口(6),每一路中,公共端口(1)、第一强耦合馈线(2)、多模谐振器(3)、第二强耦合馈线(4)、分配/合成端口(6)依次连接,所述宽带复隔离阻抗(5)连接在两个多模谐振器(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每一路中,所述第一强耦合馈线(2)采用第一耦合传输线(7),所述第二强耦合馈线(4)采用第二耦合传输线(9),所述第一耦合传输线(7)的一半和第二耦合传输线(9)的一半均与第一传输线(8)相连,通过分支线技术实现多模谐振器(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传输线(7)的偶模特性阻抗、奇模特性阻抗和电长度分别为Ze1=150Ω,Zo1=30Ω,θc1=90°;所述第二耦合传输线(9)的偶模特性阻抗、奇模特性阻抗和电长度分别为Ze2=100Ω,Zo2=9Ω,θc2=90°;所述第一传输线(8)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分别为Zb=200Ω,θb=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宽带深隔离度的宽带等功率分配/合成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复隔离阻抗(5)由第二传输线(10)、第三传输线(10’)、第四传输线(11)、第五传输线(11’)、第六传输线(1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永荣吴启晖冯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