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634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和车辆。电池系统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的电池模组、排气口、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排气口被配置用于排出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在排气口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件及检测电路。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至壳体。检测电路布置在支撑件上并且具有信号输出端,检测电路被配置为能在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被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损坏而断开并且信号输出端在检测电路断开时输出电路断开信号。控制装置连接至信号输出端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电路断开信号时发送报警信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当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能及时地发送报警信号,缩短了响应时间。此外,还能防止检测装置发生不期望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和具有该电池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对车辆的电池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系统内部出现异常热失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按照即将公布的最新的国标的要求,电池系统应当在由于单个电池单体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中发生危险之前五分钟提供一报警信号,以提醒车辆中的乘员尽快撤离。已知的电池系统通常采用电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以检测电池系统中是否发生异常热失控。但是采用电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系统需要相对较长的响应时间,不能满足新的国标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和具有该电池系统的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被配置用于排出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壳体;以及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且具有信号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被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损坏而断开并且所述信号输出端在所述检测电路断开时输出电路断开信号;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电路断开信号时向所述车辆的使用者发送报警信号。优选地,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组覆盖件,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覆盖所述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和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朝向远离另一个的方向凹进的凹部,以在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和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端部形成所述排气口。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操作孔;以及所述支撑件包括:插入部件,所述插入部件被配置为能够经由所述排气口插入所述排气通道中,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所述插入部件上;以及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连接至所述插入部件并且夹持在所述操作孔之间的壁上。优选地,所述插入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插入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优选地,所述插入部件包括本体部和阻挡部,所述本体部插入所述排气通道中,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所述本体部上,所述阻挡部连接至所述本体部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本体部突出。优选地,所述插入部件中设置有线束孔,所述检测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出端经由所述线束孔穿出。优选地,所述线束孔中设置有柔性填塞部,所述信号输出端穿过所述柔性填塞部。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为电池线路板。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通过电子印刷术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电池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当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电池模组中产生的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会以较高的流速朝向排气口流动,使得设置在排气口处的检测装置的检测电路损坏而断开,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能够及时地输出电路断开信号,进而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及时地向车辆的使用者发送报警信号,缩短了响应时间,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通过支撑件将检测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壳体,可以防止检测装置发生不期望的移动。附图说明以示例的方式参考以下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且非穷举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池系统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电池系统的局部装配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装置安装在壳体上并且插入排气通道中;以及图3是图1中示出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池系统100。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池系统100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电池系统100的局部装配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装置130安装在壳体110上并且插入排气通道191中;以及图3是图1中示出的检测装置130的立体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系统100。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系统100包括壳体110、电池模组120、排气口192、检测装置130以及控制装置(未示出)。如图1所示,壳体110具有内腔(未示出),该内腔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电池系统100的电池模组120等部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呈大体箱型的形状。壳体110包括底壁(未示出)以及从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12。底壁和侧壁112围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内腔。此外,壳体110还包括覆盖内腔的顶部开口的顶壁113。底壁和侧壁112可以一体形成,顶壁113可拆卸地连接至侧壁112,以便于将电池系统100的电池模组120等部件设置在内腔中。当然,在本专利技术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可以为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壳体110通常由刚性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壳体110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模组12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电池模组120。但是,在本专利技术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内腔中也可以设置有其他任何合适数量的电池模组120,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当壳体110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120时,多个电池模组120之间串联连接,以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电池能量。每个电池模组12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121。优选地,电池模组12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21,该多个电池单体121串联连接在一起,以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电池能量。如图2所示,电池系统100包括排气口192,排气口192被配置用于排出电池模组120中产生的气体。排气口192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系统100包括覆盖电池模组120的电池模组覆盖件190。电池模组覆盖件190设置在电池模组120与壳体110的顶壁113之间。电池模组覆盖件190例如可以是电池线路板,其上设置有印制电路板140。电池模组覆盖件190也可以是附加设置的其他覆盖件。电池模组覆盖件190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池模组120间隔开,以在电池模组覆盖件190与电池模组120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91。排气通道191从壳体1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排气通道191的端部与外部连通,以在排气通道191的端部形成排气口192。当电池模组120中的任何一个电池单体121发生热失控(例如起火)时,电池模组120中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n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n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被配置用于排出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壳体;以及/n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且具有信号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被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损坏而断开并且所述信号输出端在所述检测电路断开时输出电路断开信号;以及/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电路断开信号时向所述车辆的使用者发送报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被配置用于排出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壳体;以及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且具有信号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发生热失控时被所述电池模组中产生的气体损坏而断开并且所述信号输出端在所述检测电路断开时输出电路断开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电路断开信号时向所述车辆的使用者发送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组覆盖件,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覆盖所述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和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朝向远离另一个的方向凹进的凹部,以在所述电池模组覆盖件和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端部形成所述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操作孔;以及
所述支撑件包括:
插入部件,所述插入部件被配置为能够经由所述排气口插入所述排气通道中,所述检测电路布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彦琛张岩商光路王梦雪王晓毅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