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贵友专利>正文

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51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所述的出拳孔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上身机体与下身机体,所述的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用教练配合也可以进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拳击陪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击打陪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搏击、格斗、武术等运动中,常用木人桩、砂包等进行打击力量训练,木人桩、沙包等只能作为简单的训练靶子。木人桩、沙包等通过需要通过教练的教学才能掌握一些拳法套路,若个人进行训练的话往往效果不大,但是聘请教练的话往往花费较大,而且还要去特定的场所进行训练,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现有的陪练器不能自主教学拳法套路,只能进行个人训练效果不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用教练配合也可以进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所述的出拳孔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上身机体与下身机体,所述的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1),所述的出拳孔(1)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3)、上身机体(4)与下身机体(5),所述的下身机体(5)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6)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4)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5)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1),所述的出拳孔(1)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3)、上身机体(4)与下身机体(5),所述的下身机体(5)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6)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4)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5)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拳模式包括随机出拳模式及套路出拳模式,所述的出拳装置包括横移弹簧(7)及转动套(8),所述的横移弹簧(7)与所述的转动套(8)旋合设置,所述的横移弹簧(7)一端固定设有拳套(9),所述的转动套(8)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转动套(8)外套设有轴承(10),所述的轴承(10)的外圈通过连接柱与所述的出拳孔(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横移弹簧(7)内同轴设置有导向柱(11),所述的导向柱(11)设置在所述的出拳孔(1)内,所述的导向柱(11)与所述的横移弹簧(7)间隙配合,所述的导向柱(11)的一端与所述的出拳孔(1)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的转动套(8)延伸并延伸出所述的转动套(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拳孔(1)的轴线与所述的击打桩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12)与三角带(13),所述的转动电机(12)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转动电机(12)通过所述的三角带(13)与所述的转动套(8)传动连接,所述的转动套(8)的表面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的三角带13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的三角带13设于所述的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身机体(5)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底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贵友
申请(专利权)人:姜贵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