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贵友专利>正文

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5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所述的出拳孔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上身机体与下身机体,所述的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用教练配合也可以进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拳击陪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击打陪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搏击、格斗、武术等运动中,常用木人桩、砂包等进行打击力量训练,木人桩、沙包等只能作为简单的训练靶子。木人桩、沙包等通过需要通过教练的教学才能掌握一些拳法套路,若个人进行训练的话往往效果不大,但是聘请教练的话往往花费较大,而且还要去特定的场所进行训练,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现有的陪练器不能自主教学拳法套路,只能进行个人训练效果不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用教练配合也可以进行拳法练习的抗击打陪练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所述的出拳孔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上身机体与下身机体,所述的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
[0005]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出拳模式包括随机出拳模式及套路出拳模式,所述的出拳装置包括横移弹簧及转动套,所述的横移弹簧与所述的转动套旋合设置,所述的横移弹簧一端固定设有拳套,所述的转动套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转动套外套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的外圈通过连接柱与所述的出拳孔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横移弹簧内同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的出拳孔内,所述的导向柱与所述的横移弹簧间隙配合,所述的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的出拳孔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的转动套延伸并延伸出所述的转动套。
[0006]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出拳孔的轴线与所述的击打桩垂直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与三角带,所述的转动电机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所述的三角带与所述的转动套传动连接,所述的转动套的表面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的三角带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的三角带设于所述的环形槽内。
[0008]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底座为圆形轨道式结构,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通过转动装置与所述的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的升降旋
转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相连另一端设有若干组与所述的底座滚动连接的滚轮组,所述的滚轮组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底座的内径为2m

3.5m。
[0010]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击打桩上设置有热敏距离传感器,所述的热敏距离传感器与设有距离极限值的控制装置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立柱转动升降的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立柱通过所述的伺服电机与所述的第二立柱升降旋转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上身机体与所述的下身机体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出拳孔包括设于所述的上身机体上的仿拳出击孔及设于所述的下身机体上的仿腿出击孔。
[0013]作为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的优化,所述的拳套内设置于用于检测击打力的压力感应器,所述的压力感应器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控制装置与用于显示击打准确率及击打力数值的显示装置相连,所述的出拳孔朝外一端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的拳套是否出击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控制装置与用于将训练数据输出的通讯装置相连,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扬声器组件相连。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格斗陪练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控制装置内设置随机出拳模式及套路出拳模式,练习者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不同调整对应模式进行练习,当练习者需要进行基础性练习时,控制装置控制调整成为套路出拳模式,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拳法套路控制出拳孔内的的出拳装置按序出拳供练习者击打,从而学习不同拳法套路,当练习者需要进行实战练习时,控制装置调整成为随机出拳模式,控制装置控制出拳装置随机出拳供练习者击打,由于下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相连,上身机体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下身机体相连,因此上身机体、下身机体与底座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升降与旋转发生变化,以此达到拳法的变幻莫测,使得格斗陪练机器人的拳法套路更具实战价值,这样在没有教练教学的前提下就可以实现拳法套路的练习,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0016]2.出拳装置的具体出拳方法为:控制装置控制转动电机转动,转动电机通过三角带带动转动套转动,因为转动套外套设有轴承,因此转动套在轴承内周向转动,在该装置下转动套为转动件,横移弹簧为从动件,从而转动套周向转动,横移弹簧发生横向位移,并带动拳套出击或回收,从而形成出拳装置的出拳;
[0017]3.横移弹簧内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设置在出拳孔内,导向柱与横移弹簧间隙配合,导向柱的一端与出拳孔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转动套延伸并延伸出转动套的作用是因为横移弹簧是柔性的为了保证横移弹簧与转动套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横移弹簧内设置导向柱避免弹簧在传动的过程中发生扭动;
[0018]4.拳套在出拳以后,伸出出拳孔的部分横移弹簧由于失去了导向柱的限制,因此会产生摆动,从而产生弯折,并以此可以练习拳法中的挡隔等动作;
[0019]5.当底座为圆形轨道式结构时,练习者站在底座形成的圆形圈内,转动装置带动整个击打桩沿底座的圆形路线做周向转动,控制装置控制出拳装置按序出拳,从而出拳装置形成走位式出拳,使得格斗陪练机器人的拳法套路更具实战价值;
[0020]6.击打桩分体设置成头部机体、上身机体及下身机体,并在上身机体上设置仿拳出击孔来模拟双手出拳,在下身机体上设置仿腿出击孔来模拟扫腿的动作,使得整个格斗陪练机器人的拳法更加逼真,使得格斗陪练机器人的拳法套路更具实战价值;
[0021]7.拳套内设置用于检测击打力的压力感应器,在拳套出拳后,压力感应器检测到压力信息则说明练习者击打成功,如若压力感应器没有及测到压力信息则说明练习者击打失败,拳套在出拳后压力感应器将是否检测到压力的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对击打成功率进行统计后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以表明练习者对该拳法的熟悉程度;
[0022]8.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拳套伸出出拳孔时则表明出拳完成,出拳完成后红外线检测装置将检测到拳套的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收到信息以后控制转动电机反转,从而实现拳套的回收;
[0023]9.击打桩上设置有热敏距离传感器,该热敏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斗陪练机器人,包括击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打桩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出拳孔(1),所述的出拳孔(1)内均设置有出拳装置,所述的出拳装置与设置有多种出拳模式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击打桩包括纵向排列设置的头部机体(3)、上身机体(4)与下身机体(5),所述的下身机体(5)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底座(6)相连,所述的上身机体(4)通过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下身机体(5)相连,所述的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拳模式包括随机出拳模式及套路出拳模式,所述的出拳装置包括横移弹簧(7)及转动套(8),所述的横移弹簧(7)与所述的转动套(8)旋合设置,所述的横移弹簧(7)一端固定设有拳套(9),所述的转动套(8)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转动套(8)外套设有轴承(10),所述的轴承(10)的外圈通过连接柱与所述的出拳孔(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横移弹簧(7)内同轴设置有导向柱(11),所述的导向柱(11)设置在所述的出拳孔(1)内,所述的导向柱(11)与所述的横移弹簧(7)间隙配合,所述的导向柱(11)的一端与所述的出拳孔(1)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的转动套(8)延伸并延伸出所述的转动套(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拳孔(1)的轴线与所述的击打桩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12)与三角带(13),所述的转动电机(12)与所述的控制装置(2)相连,所述的转动电机(12)通过所述的三角带(13)与所述的转动套(8)传动连接,所述的转动套(8)的表面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的三角带(13)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的三角带(13)设于所述的环形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斗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身机体(5)通过升降旋转装置与所述的底座(6)固定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贵友
申请(专利权)人:姜贵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