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7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第一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导槽上壁内侧的凸模以及用于下压导槽上壁外侧的至少一个压料块,凸模上部为支撑部,支撑部左右两侧均具有用于避位导槽的避位空间;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定位导槽右壁外侧的定位块以及可在下模座上横移的斜楔滑块,驱动块随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斜楔滑块朝定位块方向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刮缺刀具组件,刮缺刀具组件包括下刮缺刀和上刮缺刀,上刮缺刀通过上模座下移,与下刮缺刀配合以对导槽右壁进行刮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导槽可以快速安装到凸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门框导槽是经滚压、弯曲、切断得到半成品,再由模具冲切、成型得到成品,最后焊接在汽车门框A柱、B柱和C柱板上,对汽车玻璃的升降起保护和导向的作用。这样通过每工序做出的产品不可能做到与设计的数模一模一样,都是通过公差要求管控的,在半成品导槽我们控制它的弧度、开口公差在±0.3mm,在成品导槽我们控制它的弧度、开口公差在±0.5mm,并保证每工序的冲切毛刺在料厚的20%内。在模具冲切工序,刮缺的地方是焊接边,除了要保证能切出合格产品外,还要考虑调试与生产时的操作性,现有技术设计导槽刮缺模具,凸模以导槽开口内侧一侧为基准,另一侧空开0.5mm,冲压时,将半成品导槽插入凸模中,纵向到位,上压料板压住导槽正面,推块推动刮缺刀下行对导槽刮缺。但是,这种设计并未真正解决前工序尺寸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凸模一侧空开了0.5mm,但在调试时,导槽弧度,开口的变化和端头切边毛刺的叠加影响导致导槽插入凸模困难,需要大量修配型面,增加了钳工调试难度,延长了开发周期。左右侧面不符型,半成品导槽定位不准,导致刮缺边线不准,局部会超过0.5mm的公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能防止对导槽进行刮缺时,导槽跳动的问题,降低凸模的装配要求,使导槽可以快速安装到凸模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导槽上壁内侧的凸模以及用于下压导槽上壁外侧的至少一个压料块,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压料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凸模上部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左右两侧均具有用于避位导槽的避位空间;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定位导槽右壁外侧的定位块以及可在所述下模座上横移的斜楔滑块,所述上模座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随所述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所述斜楔滑块朝所述定位块方向移动,所述凸模具有供所述斜楔滑块穿过的通孔,所述斜楔滑块开设有避让所述凸模的避让凹槽;以及至少一个刮缺刀具组件,所述刮缺刀具组件包括下刮缺刀和上刮缺刀,所述下刮缺刀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可上下移动刀具滑块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所述上模座下移,与所述下刮缺刀配合以对导槽右壁进行刮缺。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料块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压料弹性件,所述压料弹性件一端抵压在所述上模座上,一端抵压在所述压料块上。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楔滑块布置有第一斜楔面,所述驱动块布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配合的第二斜楔面,所述驱动块下移时,所述第二斜楔面抵压所述第一斜楔面,从而驱动所述斜楔滑块朝所述定位块方向移动。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下模镶块,所述凸模、所述斜楔滑块以及所述定位块布置在所述下模镶块上,所述斜楔滑块与所述下模镶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施加所述斜楔滑块远离所述定位块的弹性力。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安装有防侧导向块,所述防侧导向块与所述斜楔滑块之间具有供所述驱动块插入的插入槽。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楔滑块朝向所述防侧导向块的一侧设置有行程限位块。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镶块具有用于顶住所述定位块的限位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置放有调节垫片。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具滑块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浮动弹性件,所述上模座通过驱动所述刀具滑块克服所述浮动弹性件的弹性力,以使所述上刮缺刀下移。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具滑块顶部安装有推块。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镶块设置有左右分布的若干个定位导向块,所述下模座连接有模具延伸板,所述模具延伸板安装有第一引导块,所述定位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引导块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的长条孔。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第一夹紧组件夹紧导槽,防止导槽上下跳动,设计第二夹紧组件夹紧导槽,防止导槽左右跳动,再通过相互配合的下刮缺刀和上刮缺刀对导槽进行刮缺;另外,凸模31支撑部左右两侧具有避位空间,在下模座下行前,压料块远离凸模,斜楔滑块远离定位块,轻松将导槽100放在凸模上,保证插入顺畅,通过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对导槽100进行夹紧,无需因为前工序尺寸不稳定导致的导槽插入凸模困难,需要钳工大量修配凸模型面才能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能防止对导槽进行刮缺时,导槽跳动的问题,降低凸模的装配要求,使导槽可以快速安装到凸模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下模座及安装在下模座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上模座及安装在上模座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导槽的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开模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5中C-C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开模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是图9中D-D向的剖视图;图11是图9中E-E向的剖视图;图12是图9中F-F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11、下模座12、第一夹紧组件30、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组件40以及至少一个刮缺刀具组件50。其中,上模座11和下模座12上下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组件30是用于夹紧导槽100上下两个方向,第二夹紧组件40是夹紧导槽100左右两个方向。如图4所示,导槽100包括上壁110、左壁130以及右壁120,其中左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n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导槽上壁内侧的凸模以及用于下压导槽上壁外侧的至少一个压料块,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压料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凸模上部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左右两侧均具有用于避位导槽的避位空间;/n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定位导槽右壁外侧的定位块以及可在所述下模座上横移的斜楔滑块,所述上模座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随所述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所述斜楔滑块朝所述定位块方向移动,所述凸模具有供所述斜楔滑块穿过的通孔,所述斜楔滑块开设有避让所述凸模的避让凹槽;以及/n至少一个刮缺刀具组件,所述刮缺刀具组件包括下刮缺刀和上刮缺刀,所述下刮缺刀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可上下移动刀具滑块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所述上模座下移,与所述下刮缺刀配合以对导槽右壁进行刮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
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导槽上壁内侧的凸模以及用于下压导槽上壁外侧的至少一个压料块,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压料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凸模上部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左右两侧均具有用于避位导槽的避位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定位导槽右壁外侧的定位块以及可在所述下模座上横移的斜楔滑块,所述上模座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随所述上模座下移,以驱动所述斜楔滑块朝所述定位块方向移动,所述凸模具有供所述斜楔滑块穿过的通孔,所述斜楔滑块开设有避让所述凸模的避让凹槽;以及
至少一个刮缺刀具组件,所述刮缺刀具组件包括下刮缺刀和上刮缺刀,所述下刮缺刀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可上下移动刀具滑块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刮缺刀通过所述上模座下移,与所述下刮缺刀配合以对导槽右壁进行刮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块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压料弹性件,所述压料弹性件一端抵压在所述上模座上,一端抵压在所述压料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槽双夹紧刮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滑块布置有第一斜楔面,所述驱动块布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配合的第二斜楔面,所述驱动块下移时,所述第二斜楔面抵压所述第一斜楔面,从而驱动所述斜楔滑块朝所述定位块方向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