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3947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去杂、清洗、切段→揉捻→发酵→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由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进行加工成红茶,制备成药食兼备的健康代用茶饮;且原料取料简单,加工工艺操作方便,能够批量进行生产,同时改进蒲公英茶口感和汤色。适宜大多数食客的口感需求和健康饮食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生红茶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悠久;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但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追溯至春秋),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饮茶不仅能够提高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茶作为兼备饮料和食疗功效的饮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去杂、清洗、切段→揉捻→发酵→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去杂、清洗、切段→揉捻→发酵→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分筛为:鲜叶标准:(1)特级:小叶未展无杆;(2)一级:小叶初展、小杆;(3)二级:叶杆已展或同等嫩度;
采摘时间:晴天,待露水干后采摘;一天中的采摘时间因季节而不同,时间最好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俗称“午青”叶,质量最好;上午9时以前采的茶叶称“早青”,质量次之:下午4时以后采的茶叶为“晚青”,质量较差;所以说选择晴天采的“午青”叶是加工制作高档生态茶的关键;春茶上午9~10点钟采摘的上午青,制茶品质好;夏秋茶下午3点后采摘的晚青制茶品质好;储运要求:在采摘的过程中鲜叶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运送;在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茶篮和竹筐装运,保持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堆放时不可重压,避免茶芽受损氧化,禁用编织袋装运鲜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杂、清洗、切段加工为将鲜叶滩开将次级叶条剔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人工或机械将茶叶切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萎凋加工为:严格控制萎凋车间的清洁度、风温和湿度,使车间内整洁、明亮,风温处于22~26℃,湿度保持在70%;萎凋时间控制在13~15小时;天气晴朗,气温在20℃以上时,不需加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处理为: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检查设备滚台表面是否清洁,清洁台面和转筒内外;先让机器空转2分钟,然后将萎调好的茶青倒入揉捻机转筒内,转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献民
申请(专利权)人: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