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豆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92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豆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传送机构、脱粒滚筒、凹筛板以及振动筛板,所述收割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位于传送机构另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凹筛板位于脱粒滚筒下,所述振动筛板位于凹筛板下方;所述脱粒滚筒向着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差速运行的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所述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同轴设置且外脱粒组件运行速度低于内脱粒组件。且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的差速运行,能有效的增加脱粒效果。成熟度较低的绿豆豆角被外脱粒组件从绿豆植株上脱离以后可以进入到内脱离组件进行再次脱粒,以增加脱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豆收获机
本技术属于豆类收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豆收获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豆类的收获机经过收割、传送、脱粒、筛选后进行存储,通过现有的轴流式脱粒装置进行脱粒,然后将脱粒以后的豆类通过筛板进行筛选。但是,现有的轴流式脱粒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轴流式脱粒装置对豆类只能进行一次脱粒,容易导致脱粒不完全的现象。2、现有的轴流式脱粒装置常常安装在水平方向上,虽然能避免豆类沿着脱粒装置滚落出去,但是由于收获机整体空间有限,容易导致振动筛板的振动空间较小,无法有效筛选。3、由于豆类(如绿豆)的豆角成熟度可能并不一致,脱粒所需力度也就不一致,若只通过相同力度来进行脱粒,若脱粒力度过大则容易导致豆类破损,若脱粒力度不够则无法有效脱粒。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收获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收获机单使用单一转速的轴流式脱粒机无法有效脱粒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绿豆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传送机构、脱粒滚筒、凹筛板以及振动筛板,所述收割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位于传送机构另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凹筛板位于脱粒滚筒下,所述振动筛板位于凹筛板下方;所述脱粒滚筒向着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差速运行的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所述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同轴设置且外脱粒组件运行速度低于内脱粒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包括圆台和螺旋板,所述螺旋板沿着圆台圆柱面设置,所述圆台直径向着脱粒滚筒远离传送机构方向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外脱粒组件包括外导向环、连接杆和圆盘,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圆台远离传送机构一圆面上,所述连接杆共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该圆面靠近圆周位置;所述连接杆一端和圆台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和圆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脱粒组件包括内导向环、两个转动盘以及两个转动盘圆心位置转动连接的中心转动轴,一个转动盘和圆台固定,另一个转动盘和圆盘固定;所述内导向环套设在中心转动轴上且两端固定在转动盘上;转动盘和中心转动轴之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导向环、内导向环以及盖板上均设置有凸柱,所述内导向环上的凸柱直径小于外导向环上凸柱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凹筛板远离传送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尾端向着振动筛板中部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筛板旁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风向向着振动筛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段下设置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一端位于传送机构之下,所述过滤筛板另一端和凹筛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筛板下设置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固定在过滤筛板靠近传送机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板向着振动筛板中部倾斜设置。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绿豆收获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方案中的脱粒滚筒采用的是倾斜的设置,增大了振动筛板的安装空间,使得振动筛板的活动范围充足,有利于对脱粒的绿豆进行筛选。且脱粒滚筒倾斜设置,便于已经脱粒的绿豆及时滚入凹筛板内,有利于脱粒后的绿豆与绿豆植株之间的分离。由于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的同轴设置,与两者平行或者独立设置相比,有利于节省空间。且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的差速运行,能有效的增加脱粒效果。成熟度较低的绿豆豆角被外脱粒组件从绿豆植株上脱离以后可以进入到内脱离组件进行再次脱粒,以增加脱粒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绿豆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粒滚筒和凹筛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粒滚筒和凹筛板的又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脱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脱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收割机构1、传送机构2、机体3、驾驶室4、行走机构5、脱粒滚筒6、导向段601、内导向环602、外导向环603、中心转动轴604、转动盘606、凸柱607、连接杆608、圆盘609、盖板7、凹筛板8、振动筛板9、风扇10、过滤筛板11、第一导向板12、第二导向板13、第三导向板1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豆收获机,包括:机体3、驾驶室4、收割机构1、行走机构5、传送机构2、脱粒滚筒6、凹筛板8以及振动筛板9等。行走机构5用于绿豆收获机行走,行走机构5设置在机体3底部,行走机构5为设置在绿豆收获机底部的履带式行走底盘,行走机构5顶端水平传送。收割机构1设置在传送机构2前端,传送机构2一端和收割机构1连接,传送机构2另一端和机体3连接。传送机构2用于将收割机构1收割的绿豆植株传送到脱粒滚筒6内。脱粒滚筒6设置在传送机构2顶端,驾驶室4设置在传送机构2旁的机体3上。脱粒滚筒6上设置有盖板7,盖板7上设置有用于脱粒的凸柱607,凹筛板8设置在脱粒滚筒6下方,盖板7和凹筛板8连接构成圆筒状。凹筛板8用于对脱粒滚筒6脱下的绿豆进行初步筛选。凹筛板8前端设置有过滤筛板11。过滤筛板11一端和凹筛板8连接,过滤筛板11另一端固定在传送机构2尾部之下的机体3上。振动筛板9位于凹筛板8之下,振动筛板9和凹筛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板12、第二导向板13和第三导向板14。第一导向板12顶端设置在脱粒滚筒6尾部,且第一导向板12向着收割机构1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导向板12底端位于振动筛板9中部。第二导向板13位于过滤筛板11与机体3连接位置,且第二导向板13向着振动筛板9中部方向倾斜。第三导向板14固定在凹筛板8尾部且向着机体3外倾斜,以便于将脱粒以后的绿豆植株传送出去。机体3上还设置有风扇10,风扇10的出风反向向着振动筛方向设置。振动筛板9下的机体3内为绿豆的存储仓。称脱粒滚筒6靠近传送机构2一端为前端,脱粒滚筒6远离传送机构2一端为尾端。脱粒滚筒6的前端所处高度低于尾端所处高度,即脱粒滚筒6向着传送机构2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脱粒滚筒6包括导向段601和脱粒段,导向段601位于脱粒滚筒6的前端,用于将传送机构2传送的绿豆植株导入到脱粒段内,导向段601包括圆台和螺旋板,螺旋板沿着圆台圆周设置,圆台直径向着脱粒滚筒6尾端增大,通过螺旋板对绿豆植株进行传送。脱粒段包括差速运行的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内脱粒组件和外脱粒组件同轴设置。外脱粒组件包括外导向环603、连接杆608和圆盘609,连接杆608固定在圆台远离传送机构2一圆面上,连接杆608共有四根且均匀分布在该圆面靠近圆周位置。连接杆608一端和圆台固定连接,连接杆608另一端和圆盘609固定连接。外导向环603套设在四根连接杆608外,外导向环603为螺旋状,以便于对绿豆植株进行导向。外导向环603上设置有若干凸柱607。内脱粒组件包括内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豆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传送机构、脱粒滚筒、凹筛板以及振动筛板,所述收割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位于传送机构另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凹筛板位于脱粒滚筒下,所述振动筛板位于凹筛板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滚筒向着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差速运行的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所述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同轴设置且外脱粒组件运行速度低于内脱粒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豆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传送机构、脱粒滚筒、凹筛板以及振动筛板,所述收割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位于传送机构另一端,所述脱粒滚筒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凹筛板位于脱粒滚筒下,所述振动筛板位于凹筛板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滚筒向着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差速运行的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所述外脱粒组件和内脱粒组件同轴设置且外脱粒组件运行速度低于内脱粒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包括圆台和螺旋板,所述螺旋板沿着圆台圆柱面设置,所述圆台直径向着脱粒滚筒远离传送机构方向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脱粒组件包括外导向环、连接杆和圆盘,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圆台远离传送机构一圆面上,所述连接杆共有多根且均匀分布在该圆面靠近圆周位置;所述连接杆一端和圆台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和圆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粒组件包括内导向环、两个转动盘以及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隆杜成章张涛龙珏臣张继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