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彦博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920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小麦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和壳体,所述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右侧秸秆出口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左侧转动连接三个第一打捆轴,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板,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位置前后对应,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打捆轴,通过打捆腔的设置,从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排出的完整的秸秆通过进料口进入打捆腔,并通过第一打捆轴和第二打捆轴的转动,将秸秆聚集成捆,避免了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随意喷出秸秆,导致不便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小麦收割机
,具体为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小麦联合收割机用于收割小麦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是依靠汽油机为动力,通过传动轴带动锯齿片高速度旋转,从而起到了收割的作用,而刀片上面的扶稻器和挡板起到了收割的小麦条铺堆放的功能。目前秸秆吸管的运用日趋广泛,然而对于小麦秸秆的收集依旧采用人工收割,劳动量较大;由于山区多梯田,地块小,大型机械操作不灵活,甚至无法进入地块进行收割作业,而小型机械粉碎不彻底,产生秸秆堆积严重,对第二茬作物的耕种具有严重的影响,且小麦联合收割机通常将秸秆破坏后散乱排出,处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秸秆吸管的运用日趋广泛,然而对于小麦秸秆的收集依旧采用人工收割,劳动量较大;由于山区多梯田,地块小,大型机械操作不灵活,甚至无法进入地块进行收割作业,而小型机械粉碎不彻底,产生秸秆堆积严重,对第二茬作物的耕种具有严重的影响,且小麦联合收割机通常将秸秆破坏后散乱排出,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1)右侧秸秆出口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左侧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壳体(2)左侧转动连接三个第一打捆轴(9),所述壳体(2)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5)位置前后对应,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打捆轴(11),三个所述第一打捆轴(9)与三个第二打捆轴(11)按同一圆周均匀分布,三个所述第一打捆轴(9)与三个第二打捆轴(11)构成打捆腔(18),所述壳体(2)右侧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保留秸秆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本体(1)右侧秸秆出口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左侧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壳体(2)左侧转动连接三个第一打捆轴(9),所述壳体(2)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5)位置前后对应,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动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打捆轴(11),三个所述第一打捆轴(9)与三个第二打捆轴(11)按同一圆周均匀分布,三个所述第一打捆轴(9)与三个第二打捆轴(11)构成打捆腔(18),所述壳体(2)右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伸缩端左侧与滑动板(5)右端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一打捆轴(9)前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2),三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2)之间安装有第一皮带(6),三个所述第二打捆轴(11)前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3),三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3)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7),所述第一皮带(6)和第二皮带(7)均位于壳体(2)前侧,所述壳体(2)前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板(14),所述第一电机板(14)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轴后侧与下侧的第一打捆轴(9)前端固定连接,前侧的滑动板(5)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板(16),所述第二电机板(16)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博
申请(专利权)人:张彦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