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73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其中,缓解装置包括:操作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操作部件包括壳体、操作手柄、力传递组件;力传递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操作手柄的一端插入壳体内与力传递组件相连,操作手柄相对于壳体移动用于带动力传递组件产生直线运动;车上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其一端与力传递组件相连,另一端穿过车厢底部;车下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转向架上;车下拉线部件的一端与车上拉线部件相连,另一端与制动缸相连;车下制动部件、车上制动部件与力传递组件同步移动以对制动缸的制动力进行缓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能够实现在车上对停放制动进行缓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通常包括:至少一节车厢,车厢下方设置转向架,转向架具有对车厢进行承载和提供走行的功能。转向架上设置制动缸,用于在制动状态下对车轮进行制动。停放制动是轨道车辆在临时停放或长期停放时施加的一种制动,防止车辆在停放过程中发生溜车。传统技术中,停放制动操作装置包括:用于自动施加和缓解停放制动的按钮和用于强制手动释放停放制动的缓解手柄,其中,缓解手柄是设置在转向架的两侧,操作人员必须到车下操作才能实现停放制动的缓解。当车辆停在比较复杂的路段上,比如:隧道、站台、轨道积水处等,操作人员无法下车操作缓解手柄,造成车辆不得不带闸运行,会损伤车轮或制动盘、闸瓦或闸片等部件,缩短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制动失效等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操作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所述操作部件包括壳体、操作手柄、力传递组件;所述力传递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插入壳体内与力传递组件相连,所述操作手柄相对于壳体移动用于带动力传递组件产生直线运动;/n车上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其第一端与所述力传递组件相连,第二端穿过车厢底部;/n车下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车下拉线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上拉线部件的第二端相连,车下拉线部件的第二端与设置在转向架上的制动缸相连;所述车下制动部件、车上制动部件与力传递组件同步移动以对所述制动缸的制动力进行缓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所述操作部件包括壳体、操作手柄、力传递组件;所述力传递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插入壳体内与力传递组件相连,所述操作手柄相对于壳体移动用于带动力传递组件产生直线运动;
车上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车厢内,其第一端与所述力传递组件相连,第二端穿过车厢底部;
车下拉线部件,用于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车下拉线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上拉线部件的第二端相连,车下拉线部件的第二端与设置在转向架上的制动缸相连;所述车下制动部件、车上制动部件与力传递组件同步移动以对所述制动缸的制动力进行缓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在侧墙或端墙上,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在壳体内;所述操作手柄在垂向平面内向上转动时带动力传递组件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车上拉线部件和车下拉线部件对制动缸的制动力进行缓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
所述齿轮与所述操作手柄同轴相连实现同步转动;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沿垂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上拉线部件包括:第一外管、第一线芯和第一接头;其中,第一线芯穿设在第一外管内;第一线芯的一端用于与力传递组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车下拉线部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拉线部件包括:第二外管、第二线芯和第二接头;其中,第二线芯穿设在第二外管内;第二线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线芯的另一端用于与制动缸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永焦东明魏润龙李童生周立凤张义文申云彤田越闫晓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