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64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涉及牛蒡子苷和/或牛蒡子苷元和/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首次公开了牛蒡子苷和/或牛蒡子苷元和/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证明了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对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可以提高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治疗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便捷性,降低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涉及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皮疹、斑块、鳞屑,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未明。目前银屑病治疗多以局部治疗为主,类固醇类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等在治疗银屑病中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影响其广泛应用;他克莫司、卡波三醇等由于其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也叫异位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明显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过去的30年中,A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5%-30%,成人为2%-10%。AD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遗传、免疫异常、神经免疫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方面。目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常用药物为一些抗炎药物,如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牛蒡子苷和/或牛蒡子苷元和/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牛蒡子苷和/或牛蒡子苷元和/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皮肤炎症包括:银屑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皮肤炎症包括:特应性皮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炎症的药物包括固体片剂、口服液、片状、胶囊、滴丸、软膏剂、凝胶制剂、液体制剂或气雾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牛蒡子苷和/或牛蒡子苷元和/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药物组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类似物包括罗汉松脂素,肠内酯,牛蒡酚A或松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液体石蜡10-20份,凡士林30-6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0-60份,单硬脂酸80-110份,甘油80-110份,三乙醇胺1-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份,尼泊金乙酯0.5-3份,纯化水400-500份,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10-30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1-15份,固体颗粒乳化剂0.5-10份,油相10-40份,增溶剂5-30份,和增稠剂1-10份;
所述固体颗粒乳化剂的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牛蒡子苷或牛蒡子苷元或二者之一的类似物2-10份,固体颗粒乳化剂1-8份,油相15-30份,增溶剂8-20份,和增稠剂2-8份;
和/或,固体颗粒乳化剂包括无机固体颗粒、淀粉颗粒、纤维素类颗粒、壳聚糖颗粒、合成聚合物颗粒、蛋白颗粒、环糊精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固体颗粒乳化剂粒径为5-300000nm;
和/或,油相包括液状石蜡、硅油、中链甘油三酯、植物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橄榄油、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油相为轻质液状石蜡、二甲硅油、硅油、中链甘油三酯、矿物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或芝麻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叶春唐炜张向磊李恒范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