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2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涉及精密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包括机床夹具平台,所述机床夹具平台顶部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一端与机床夹具平台顶部之间连接有滑移平台,所述滑移平台顶部滑动连接有滑移块,且滑移块内部通过螺纹滑动连接有贯穿限制块的丝杆,所述滑移块与限制块顶部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夹具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扭力调节杆与扭力圈配合,利用扭力扳手原理对丝杆受力进行调节,从而精确的定位最大扭力,防止夹具臂对精密部件施加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且通过变向棘轮组件的棘轮原理,改变旋转方式,从原来的旋转转变成简单的上下往复操作,极大地节省了操作控件,并减少了操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加工夹具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器人的生产与加工中,各式各样的零件加工与拼装是其主要工作,其中精密部件加工工艺多为先普通加工出外形,再通过精细加工完成成品,其中精细加工多采用非接触式加工,例如线切割电火花技术、激光切割等,其对于零件产生的力几乎为零,故不需要夹具对零件产生过大的夹紧力。
[0003]但现有夹具夹紧精密部件时,容易施加力过大,由于钢材属于柔性材料,且精密部件要求极高,容易精密零件产生细微的变形,且现有夹具多采用内六角套筒旋转调节或外转盘旋转调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夹具施加力不明确、夹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包括机床夹具平台,所述机床夹具平台顶部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一端与机床夹具平台顶部之间连接有滑移平台,所述滑移平台顶部滑动连接有滑移块,且滑移块内部通过螺纹滑动连接有贯穿限制块的丝杆,所述滑移块与限制块顶部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夹具臂,且夹具臂顶部设置有硅胶套,所述丝杆远离滑移块的一端设置有扭力圈,且扭力圈外侧转动套接有与之配合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延伸至扭力圈内部的变向棘轮组件,且外壳一侧设置有与扭力圈配合的扭力调节杆。
[0006]优选地,所述丝杆位于限制块内部的位置外侧套接有与限制块滑动连接的限制圈。
[0007]优选地,所述硅胶套内部套接有与夹具臂顶部连接的加固轴芯。
[0008]优选地,所述扭力调节杆外侧刻有与扭力圈配合的扭力刻度。
[0009]优选地,所述扭力调节杆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且扭力调节杆靠近调节手柄一端活动套接有与调节手柄配合的固定罩。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扭力调节杆与扭力圈配合,利用扭力扳手原理对丝杆受力进行调节,从而精确的定位最大扭力,防止夹具臂对精密部件施加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且通过变向棘轮组件的棘轮原理,改变旋转方式,从原来的旋转转变成简单的上下往复操作,极大地节省了操作控件,并减少了操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中:1、机床夹具平台;2、滑移平台;3、限制块;4、限制圈;5、变向棘轮组件;6、扭力圈;7、外壳;8、夹具臂;9、加固轴芯;10、硅胶套;11、滑移块;12、丝杆;13、调节手柄;14、固定罩;15、扭力刻度;16、扭力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8]请参阅图1

4,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包括机床夹具平台1,机床夹具平台1顶部设置有限制块3,且限制块3一端与机床夹具平台1顶部之间连接有滑移平台2,滑移平台2顶部滑动连接有滑移块11,且滑移块11内部通过螺纹滑动连接有贯穿限制块3的丝杆12,滑移块11与限制块3顶部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夹具臂8,且夹具臂8顶部设置有硅胶套10,丝杆12远离滑移块11的一端设置有扭力圈6,且扭力圈6外侧转动套接有与之配合的外壳7,外壳7内部中间设置有延伸至扭力圈6内部的变向棘轮组件5,且外壳7一侧设置有与扭力圈6配合的扭力调节杆16。
[0019]本技术通过扭力调节杆16与扭力圈6配合,利用扭力扳手原理对丝杆12受力进行调节,从而精确的定位最大扭力,防止夹具臂8对精密部件施加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且通过变向棘轮组件5的棘轮原理,改变旋转方式,从原来的旋转转变成简单的上下往复操作,极大地节省了操作控件,并减少了操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请着重参阅图1,丝杆12位于限制块3内部的位置外侧套接有与限制块3滑动连接的限制圈4,本技术通过限制圈4防止丝杆12发生轴向位移。
[0021]请着重参阅图1,硅胶套10内部套接有与夹具臂8顶部连接的加固轴芯9,本技术。
[0022]请着重参阅图3,扭力调节杆16外侧刻有与扭力圈6配合的扭力刻度15,本技术通过观察扭力刻度15确认设置的最大扭力数值。
[0023]请着重参阅图3和图4,扭力调节杆16远离外壳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13,且扭力调节杆16靠近调节手柄13一端活动套接有与调节手柄13配合的固定罩14,本技术通过调节手柄13转动扭力调节杆16,从而对扭力圈6的最大扭力进行调节。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调节手柄13转动扭力调节杆16,从而对扭力圈6的最大扭力进行调节,并通过观察扭力刻度15确认设置的最大扭力数值,调节完毕后通过固定罩14拧紧调节手柄13,对设置的数值进行固定,通过变向棘轮组件5的棘轮原理,改变操作方式,从原来的旋转转变成简单的上下往复操作,极大地节省了操作控件,并减少了操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操作调节手柄13带动变向棘轮组件5,使丝杆12在限制块3内部旋转,并通过限制圈4防止丝杆12发生轴向位移,利用丝杆原理使滑移块11逐渐靠拢限制块3,当距离接近部件尺寸时,将部件置于夹具臂8之间,并继续操作调节手柄13,使其继续合拢,当初步夹住部件后松手,依靠硅胶套10夹住部件,并通过硅胶套10对零件进行柔性连接,当部件受力达到目标要求时,触发扭力圈6的扭力设定,利用扭力扳手的工作原理使部件精确的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精密部件加工柔性夹具,包括机床夹具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夹具平台(1)顶部设置有限制块(3),且限制块(3)一端与机床夹具平台(1)顶部之间连接有滑移平台(2),所述滑移平台(2)顶部滑动连接有滑移块(11),且滑移块(11)内部通过螺纹滑动连接有贯穿限制块(3)的丝杆(12),所述滑移块(11)与限制块(3)顶部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夹具臂(8),且夹具臂(8)顶部设置有硅胶套(10),所述丝杆(12)远离滑移块(11)的一端设置有扭力圈(6),且扭力圈(6)外侧转动套接有与之配合的外壳(7),所述外壳(7)内部中间设置有延伸至扭力圈(6)内部的变向棘轮组件(5),且外壳(7)一侧设置有与扭力圈(6)配合的扭力调节杆(16)。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哲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