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06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端固定连接的外角臂及内角臂,外角臂及内角臂的内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同轴设置的外销轴及内销轴,折弯垫条设置在固定连接外角臂;折弯驱动机构设置在内角臂的中部,压件条活动嵌装在折弯垫条相对侧的内角臂中,对称设置在折弯驱动机构两侧的2个压件气缸固定连接内角臂,压件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压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用于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中,替代人工操作,实现工件的自动折弯,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翻领成型器曲面的精度、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立式制袋充填包装机上,翻领成型器是个关键部件。而包装产品的袋型、尺寸的不同,翻领成型器的设计参数就不同,即使对相同袋型尺寸的包装产品,立式制袋充填包装机本身的规格尺寸的不同和翻领成型器在机器中位置的不同也都导致了翻领成型器设计参数的不同,这种设计参数的千变万化导致了翻领成型器曲面的千变万化。
[0003]在制造翻领成型器时,如果采用数控机床的去材料加工工艺或者用三维打印技术的加材料加工工艺来制造三维翻领成型器,从技术上来说都能达到要求。但是制造成本较高,这两种加工技术几乎不可能被广泛采用。目前,仅在包装对象是以克计算的药品或保健品为主的多列制袋充填包装机上,由于翻领成型器尺寸小,较多采用了由数控机床整体加工翻领成型器。
[0004]大部分立式制袋充填包装机上的翻领成型器,还是采用钣金工艺制作生产,成型器曲面用平面钢板弯曲而成。由于翻领成型器肩曲面的特性,也不存在一种可以符合多种规格曲面的模具来用于翻领成型器曲面板的弯曲。所以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在翻领成型器的钣金制造方面也还是都采用具有丰富制作经验的工人师傅手工制作的方式。
[0005]翻领成型器由衣领状曲面和柱形表面两部分工作曲面组合而成。当薄膜在成型器表面划过时,薄膜的纵向和横向在任何位置都没有伸长和缩短,所以衣领状曲面和柱形表面两部分工作曲面都可以展开成平面,也就是可展曲面,这也是能用钣金工艺将平整的钢板弯曲成成型器曲面的基本原理。
[0006]衣领状表面由一个空间平面和两个对称的空间曲面组成,对称的空间曲面称为肩曲面,采用钣金工艺制造翻领成型器时,制造难度是如何将平面钢板精确地弯制成肩曲面。
[0007]肩曲面是可展曲面,是由一个或多个锥面组成的,锥曲面是由一直线绕定点连续运动而形成,该直线在数学上成为母线,所以肩曲面可以看作是母线在无穷多的位置构成的无穷多条直线组成的。目前的人工弯曲成型器曲面的一种典型做法就是,按设计图纸将平面钢板切割成如图7形状的待弯曲钢板1

,图7中的多条直线也被功率小的激光刻印在钢板待弯曲钢板1

上作为标志线2

,工人将待弯曲钢板1

上的标志线2

作为弯曲时的基准,让钢板在基准线处分别向同一方向弯曲;逐段弯曲完成后理想的形状就是设计形状,如图8所示。弯曲时的精度和左右对称度取决于工人师傅的经验以及弯曲后的修正水平,这种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工作效率低,制作的翻领成型器精度、对称性和一致性都不高,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结构紧凑,用于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中,替代人工操作,实现工件的自动折弯,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翻领成型器曲面的精度、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包括外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外角臂及内角臂,水平同轴设置的内销轴及外销轴分别连接机架,所述外角臂及所述内角臂的内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所述外销轴及所述内销轴,折弯垫条设置在所述外角臂与所述内角臂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外角臂;折弯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角臂的中部,所述折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内角臂的支架,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丝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折弯连杆的下部铰接连接所述支架,铰接连接在所述折弯连杆上端的丝杆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折弯垫条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折弯条通过垫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折弯连杆的下端,所述上折弯条与所述折弯垫条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圆角;压件条活动嵌装在所述折弯垫条相对侧的所述内角臂中,对称设置在所述折弯驱动机构两侧的2个压件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内角臂,所述压件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件条。
[0011]进一步的:
[0012]所述内角臂的外端设有腰形孔,所述内角臂的外端通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外角臂的外端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结构紧凑,用于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中,替代人工操作,实现工件的自动折弯,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翻领成型器曲面的精度、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A-A处剖视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的B向局部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在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的C-C处剖视图。
[0021]图7为待弯曲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完成折弯的翻领成型器的衣领状曲面工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折弯执行机构1包括外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外角臂11及内角臂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内角臂12的外端设有腰形孔16,内角臂12的外端通
过腰形孔16与外角臂11的外端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可在实际使用时微调外角臂11与内角臂12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利于调整工件的折弯效果。水平同轴设置的内销轴18及外销轴17分别连接机架5(图6),机架5包括设置在上端的L形上固定板502及前侧的
“⊥”
形前固定板501,内销轴18设置在上固定板502上,外销轴17设置在前固定板501上,外角臂11及内角臂12的内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外销轴17及内销轴18,折弯垫条13设置在外角臂11与内角臂12之间并固定连接外角臂11。如图1、2、3所示,折弯驱动机构2设置在内角臂12的中部,折弯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内角臂12的支架22,伺服电机21固定设置在支架22上,丝杆23连接伺服电机21,折弯连杆25的下部通过销轴27铰接连接支架22,支架22为由2个对称设置的板状构件连接构成,轴座28固定设置在支架22的2个板状构件之间,丝杆23的内侧端部可转动连接轴座28,这样的结构可确保丝杆23的受力和定位稳固;折弯连杆25也为2个对称设置的板状构件连接构成,丝杆螺母24铰接连接在折弯连杆25上端的2个对称设置的板状构件之间,丝杆螺母24螺纹连接丝杆23,与折弯垫条13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折弯条26通过垫块29固定连接在折弯连杆25的下端,上折弯条26与折弯垫条13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圆角,上折弯条26与折弯垫条13之间的相对运动完成对待折弯工件的折弯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领成型器曲面自动弯制机的折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外角臂及内角臂,水平同轴设置的内销轴及外销轴分别连接机架,所述外角臂及所述内角臂的内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所述外销轴及所述内销轴,折弯垫条设置在所述外角臂与所述内角臂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外角臂;折弯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角臂的中部,所述折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内角臂的支架,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丝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折弯连杆的下部铰接连接所述支架,铰接连接在所述折弯连杆上端的丝杆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届曹静波宗耀明曹惠东
申请(专利权)人:惠秀达包装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