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39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随车吊车厢,随车吊车厢内连接有承重底板,承重底板固定连接于随车吊车厢底部,随车吊车厢内设有承重防尘机构,承重防尘机构设于承重底板的上侧,且承重底板与承重防尘机构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机构,承重防尘机构包括滑动板,滑动板上连接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可以随时显示负载的机构,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对负载的把控,在超载或是负载过低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适当的增加或是减少货物,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降低了使用者超载的几率,从而降低随车吊发生爆胎、刹车失灵、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险情的几率。的几率。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随车吊
,具体涉及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车吊是新一代货物运输与作业的最优选择,广泛运用于道路物流运输、建筑、铁路、园林业、消防、环卫、清障救援等多个领域。
[0003]在随车吊的实际使用中,由于现阶段随车吊没有一种可以随时显示负载的机构,不便于使用者对于负载的把控,可能会遇到超载或是负载过低情况,超载不仅严重破坏公路和桥梁设施,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超载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车辆制动、操作等安全性能较低,极易发生爆胎、刹车失灵、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险情,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造成经济损失,不利于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的使用者不便把控随车吊负载,可能会遇到随车吊车厢超载或是负载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随车吊车厢,所述随车吊车厢内连接有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固定连接于随车吊车厢底部,所述随车吊车厢内设有承重防尘机构,所述承重防尘机构设于承重底板的上侧,且承重底板与承重防尘机构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机构,所述承重防尘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相对于承重底板的一面上连接有观察块,所述承重底板上设有与观察块相匹配的观察槽。
[0008]一实施例中,所述随车吊车厢侧壁上开槽有与观察槽相匹配的显示槽,所述显示槽内嵌有透明玻璃,所述随车吊车厢上开凿有负载刻度,且负载刻度设于显示槽两侧,随车吊的观察槽配合显示槽与观察块,在随车吊车厢内被放有重物之后,可以通过观察块的下沉程度来观察随车吊的负载程度,负载刻度可以直观的体现出负载的具体数值,而透明玻璃可以降低随车吊车厢内与承重防尘机构之间进入灰尘,增加了观察块下沉的精度。
[0009]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底板上开凿有与伸缩机构相匹配的多个伸缩槽,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相远离伸缩槽的一端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设于固定底座与橡胶垫之间,固定底座与伸缩件的配合,可以使随车吊车厢内增加重物之后,增加承重防尘机构的平衡性,并承载重物,为下压力提供缓冲,便于使用者观察负载刻度,在随车吊车厢内重物减少的时候伸缩弹簧可以使承重防尘机构整体回弹。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随车吊车厢内壁开凿有与滑动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动板上开凿有第一橡胶槽,所述随车吊车厢内壁上开凿有与第一橡胶槽相匹配的第二橡胶槽,所述第一橡胶槽与第二橡胶槽之间连接有防尘橡胶,滑动板与滑槽的配合使承重防尘机构整
体下沉的时候保持平衡,降低了承重防尘机构整体倾斜的几率,降低了由于承重防尘机构整体倾斜使伸缩机构损伤的几率,橡胶垫可以在随车吊车厢内的负载达到极限,承重防尘机构会下沉至承重底板上的时候,降低承重防尘机构与承重底板直接接触的几率,减少承重防尘机构与承重底板直接接触造成的损伤,第二橡胶槽与第一橡胶槽可以使防尘橡胶固定住,降低防尘橡胶在滑动板向下滑动的时候由于拉伸脱落的几率,防尘橡胶可以降低随车吊车厢内与承重防尘机构之间进入灰尘,便于承载防尘机构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便于使用者重复观察读数。
[0011]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垫与防尘橡胶均为聚酯橡胶材质,聚酯橡胶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能、高回弹性、耐候性与耐老化性、良好的抗撕裂性和耐磨性,在滑动板下沉之后可以降低防尘橡胶撕裂的几率,可以在承重防尘机构上重物减少的时候配合伸缩弹簧进行回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通过一种可以随时显示负载的机构,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对负载的把控,在超载或是负载过低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适当的增加或是减少货物,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降低了使用者超载的几率,从而可以降低随车吊发生爆胎、刹车失灵、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险情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随车吊车厢、101.显示槽、102.透明玻璃、103.负载刻度、104.滑槽、105.第二橡胶槽、2.承重底板、201.伸缩槽、202.观察槽、3.伸缩机构、301.伸缩件、302.固定底座、303.伸缩弹簧、4.承重防尘机构、401.滑动板、402.橡胶垫、403.观察块、404.第一橡胶槽、405.防尘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参图1所示,包括随车吊车厢1,随车吊车厢1内连接有承重底板2,承重底板2固定连接于随车吊车厢1底部,随车吊车厢1内设有承重防尘机构4,承重防尘机构4设于承重底板2的上侧。
[0022]参图1所示,承重防尘机构4包括滑动板401,滑动板401上连接有橡胶垫402,橡胶
垫402相对于承重底板2的一面上连接有观察块403,承重底板2上设有与观察块403相匹配的观察槽202,承重底板2可以为伸缩机构3与承重防尘机构4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在随车吊车厢1内的负载达到极限的时候,承重防尘机构4会下沉至承重底板2上,承重底板2会为承重防尘机构4分担一部分的压力,增加安全性,观察块403是一个可以直接从随车吊车厢1外观察到的部件,观察块403是一个明艳的颜色,可以很快的注意到。
[0023]参图1~图2所示,承重底板2与承重防尘机构4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包括固定底座302,固定底座302相远离伸缩槽201的一端连接有伸缩件301,伸缩件301的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303,且伸缩弹簧303设于固定底座302与橡胶垫402之间,固定底座302与伸缩件301的配合,可以使随车吊车厢1内增加重物之后,增加承重防尘机构4的平衡性,并承载重物,为下压力提供缓冲,便于使用者观察负载刻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随车吊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车吊车厢(1)内连接有承重底板(2),所述承重底板(2)固定连接于随车吊车厢(1)底部,所述随车吊车厢(1)内设有承重防尘机构(4),所述承重防尘机构(4)设于承重底板(2)的上侧,且承重底板(2)与承重防尘机构(4)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机构(3),所述承重防尘机构(4)包括滑动板(401),所述滑动板(401)上连接有橡胶垫(402),所述橡胶垫(402)相对于承重底板(2)的一面上连接有观察块(403),所述承重底板(2)上设有与观察块(403)相匹配的观察槽(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吊负载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车吊车厢(1)侧壁上开槽有与观察槽(202)相匹配的显示槽(101),所述显示槽(101)内嵌有透明玻璃(102),所述随车吊车厢(1)上开凿有负载刻度(103),且负载刻度(103)设于显示槽(101)两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利赵继双王鹤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嘉靖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