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7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的固定框,固定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装置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一体成型的底座将直接与支撑架进行装配,从而有效减少了3D打印机的零部件数量,使得3D打印机的系统误差减小,有效控制了系统误差的产生,进而提高了打印机在打印物体时的良品率。时的良品率。时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3D打印机的出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成本。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915860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实功能的金属件3D打印机,包括打料装置,工作平台及机架;机架采用矩形框架式串联的传动结构,通过XYZ三个正交方向的传动共同控制打印过程,打料装置设于机架上,打料装置上设有压实装置。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机架底部为四个底板构成的矩形框架,对于精密仪器而言,零部件越多,因装配零部件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就越大,从而造成被加工物体的误差增大,进而降低了被加工物体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能减小3D打印机组装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从而提高3D打印机的加工精度。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的固定框,固定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装置的支撑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将为整体结构提供支撑效果,支撑架则为打印装置提供支撑,从而减少了3D打印机的零部件数量,使得3D打印机在组装后的系统误差减小,进而提高了打印物体的良品率,有效控制了系统误差。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保持二者连接角度的限位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将对支撑架进行限位,从而支撑架与底座连接后将保持最初与底座连接时的角度,进而当打印装置工作时支撑架将不易晃动,保证了打印的精确度,降低了次品率。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垂直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上皆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限位孔后分别和底座与支撑架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板将被固定在底座上,第二限位板将与支撑架
连接,从而当支撑架与底座之间有发生角度变换的趋势时,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配合关系将会阻止支撑架与底座之间发生角度变换的趋势,从而完成对支撑架和底座的限位效果。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垂直于底座所在平面的第一支撑杆和平行于底座所在平面的第二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将为打印装置和第二支撑杆提供支撑效果,第二支撑杆则为第一支撑杆提供限位,从而支撑架的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进而在打印装置工作时,支撑架将不易发生晃动,进一步减小了打印时支撑架晃动的可能性。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远离支撑架的一侧上且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处开设有两个拧紧孔,所述拧紧孔内设置有拧紧件,所述拧紧件穿过所述拧紧孔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件将穿过拧紧孔对第一支撑杆起到固定作用,从而第一支撑杆将被固定在底座上,且拧紧件可以使第一支撑杆与底座相抵触,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时的稳定性。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过定位孔后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将穿过定位孔与第一支撑杆连接,从而第二支撑杆将被固定在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进而第二支撑杆将对两根第一支撑杆进行加固和限位,进一步减小了第一支撑杆在打印装置打印时晃动的概率,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远离支撑架的一侧上设置有四个支脚,四个所述支脚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个顶角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将会为固定框提供支撑效果,从而固定框将不会直接与桌面或工作台等其他物体接触,进而固定框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使得整体结构受外界干扰的可能性减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脚的几何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底座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会将支脚固定在固定框上,从而支脚将不易从固定框上脱下,进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当支脚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拆下第一固定件的方式更换支脚。
[0022]综上所述,依据本技术可以得到以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3]1.一体成型的底座将直接与支撑架进行装配,从而有效减少了3D打印机的零部件数量,使得3D打印机的系统误差减小,有效控制了系统误差的产生,进而提高了打印机在打印物体时的良品率;
[0024]2.通过设置限位件和拧紧件等结构,使得机架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打印机工作时机架不易产生晃动,从而为打印机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了打印装置后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9]附图标记:100、底座;110、拧紧孔;120、拧紧件;130、支脚;140、固定孔;150、固定件;200、支撑架;210、第一支撑杆;220、第二支撑杆;230、定位孔;240、定位件;300、限位件;310、第一限位板;320、第二限位板;330、限位孔;34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参照图1、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能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的方式来降低系统误差产生的概率,它包括底座100,底座100为一体成型的固定框,固定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装置的支撑架200。固定框将为整体结构提供支撑,支撑架200则为打印机中的打印装置提供支撑。支撑架200与底座100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保持二者连接角度的限位件300,从而在打印机工作时,限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为一体成型的固定框,固定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装置的支撑架(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0)与底座(100)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保持二者连接角度的限位件(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包括第一限位板(310)和第二限位板(320),第二限位板(320)垂直设置在第一限位板(310)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板(320)远离第一限位板(310)的一端上皆开设有限位孔(330),所述限位孔(330)内设置有连接件(340),所述连接件(340)穿过所述限位孔(330)后分别和底座(100)与支撑架(2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一体式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0)包括两根垂直于底座(100)所在平面的第一支撑杆(210)和平行于底座(100)所在平面的第二支撑杆(220),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00)的两端上,所述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能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