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46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胶黏剂对未经处理的PET薄膜、氟膜、或聚烯烃薄膜与其他基材的粘接强度不够高且耐老化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胶黏剂,按质量百分比计,胶黏剂包括30%~45%的聚酯,3%~10%的固化剂,以及50%~66%的有机溶剂;其中,聚酯由多元醇、二元酸及含羟基的单体聚合而成,多元醇和二元酸的醇酸比为1.1~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黏剂可以直接用于未经处理的PET薄膜、氟膜、聚烯烃薄膜的黏接,并能达到较高的附着力,且施工工艺简单。由于不需要对PET进行表面处理,有效节约能源和施工时间。胶黏剂保存时间长,分布均匀,且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聚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胶带中最常使用PET薄膜,PET薄膜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耐化学性等等,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包装膜、分离膜、保护膜等等。
[0003]然而由于未经表面处理的PET薄膜的表面能和硬度较低,耐磨性、吸湿性不佳,对于胶黏剂施工非常不利。为提高表面能,对PET薄膜表面进行技术处理的方法包括:机械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以达到增加PET薄膜表面附着力的目的,然而该法影响光泽,对薄膜的力学性能也有不利影响;化学处理,使用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对PET薄膜表面进行处理,但该法污染严重,且会产生金属残余,影响薄膜的电学性能;表面偶联剂处理,通过双亲化学物质提高薄膜集材对黏附物质的附着力,价格高昂,一般仅用于金属镀膜工艺;火焰处理,利用高温气体火焰对PET薄膜进行处理,提高薄膜表面的附着力;等离子体处理,一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而且这些处理方法耗时、耗能且常常有使用时间限制,一般经处理后半年即处理效果减弱甚至消失。
[0004]因此,如何在未经处理的PET薄膜表面进行胶黏剂施工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常见的方法是在未经处理的薄膜表面预涂一层高浸润性的涂层,再进行施工,需要涂敷两次,工序较为复杂。近年来针对预涂涂料的研究很多,Robert.S.Whitehouse在专利US8283435中评估了聚羟基内酯及其胶黏剂的附着性能,特别是对未经处理的PET薄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利用聚羟基内酯的活泼羟基提高对集材的附着力,无论是作为热熔胶还是预涂涂层都具有非常优秀的附着力。然而,该方法在PET薄膜上施工时还是未能达到充分的便捷性,且其其他性能例如耐盐雾性能及耐水解性能等未作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未经处理的PET薄膜、氟膜、或聚烯烃薄膜与其他基材的粘接性能好,且耐老化性能好的聚酯胶黏剂。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酯胶黏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胶黏剂包括30%~45%的聚酯,3%~10%的固化剂,以及50%~66%的有机溶剂;其中,所述聚酯由多元醇、二元酸、以及内酯和/或交酯聚合而成,所述多元醇和所述二元酸的醇酸比为1.1~2.0。
[0008]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胶黏剂包括35%~45%的聚酯,3%~5%的固化剂,以及 55%~62%的有机溶剂。
[0009]优选地,所述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1~0.6,酸值1~15mg KOH/g,羟值5~20mg 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15~25℃。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3~0.5,酸值1~5mg KOH/g,羟值10~
20mg 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5~20℃
[0011]优选地,所述内酯为3

羟基丁内酯,3

羟基戊内酯,3

羟基己内酯,4

羟基戊内酯,4

羟基己内酯,5

羟基壬内酯,或6

羟基庚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所述交酯为乙交酯、丙交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甲基戊二醇、戊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癸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二醇、季戊四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或三羟甲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4]优选地,所述二元酸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5]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6]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多元醇、所述二元酸及所述含羟基的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200~240℃下反应至酸值小于20mg KOH/g,停止反应后升温至 240~260℃,真空条件下搅拌缩聚制得所述聚酯。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锌、锰、镁、钙、钴的醋酸盐,钛酸丁酯,钛酸异丙酯,氨基三乙醇钛,二丁基氧化锡,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对甲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所有投料单体总质量的0.03~0.05%。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0020]更具体地,所述固化剂为德国拜耳公司的Desmodur N3300。
[0021]优选地,所述聚酯胶黏剂用于未经处理的PET薄膜、氟膜、或聚烯烃薄膜与其他基材的粘接,所述其他基材包括但不限于PET片材、PC膜、PMMA膜、或铝箔。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所述的聚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聚酯、所述固化剂及所述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0023]更具体地,所述聚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A1、制备聚酯,
[0025]A11、将多元醇类单体、二元酸类单体、内酯和/或交酯和催化剂投入到反应釜中混匀,所述多元醇类单体和所述二元酸类单体按照醇酸比1.1~2.0,所述催化剂占所有投料单体质量的0.03~0.05%;
[0026]A12、将反应釜中温度升到200~240℃之间进行原料酯化反应,以酸值小于20mg KOH/g 作为反应终点,当反应结束后,升温到240~260℃,在真空条件下缩聚搅拌,制得聚酯;
[0027]A2、将A1中物料加入溶剂,搅拌混合,并加入固化剂,最终制得聚酯粘合剂。
[002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所述聚酯胶黏剂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的应用。
[002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30]本专利技术的胶黏剂在不添加附着力促进助剂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于未经处理的PET薄膜、氟膜、聚烯烃薄膜的黏接,并能达到较高的附着力,且施工工艺简单。由于不需要对PET进行表面处理,有效节约能源和施工时间。胶黏剂保存时间长,分布均匀,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2]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胶黏剂包括30%~45%的聚酯,3%~10%的固化剂,以及50%~66%的有机溶剂;其中,所述聚酯由多元醇、二元酸、以及内酯和/或交酯聚合而成,所述多元醇和所述二元酸的醇酸比为1.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1~0.6,酸值1~15mg KOH/g,羟值5~20mg 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15~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酯为3

羟基丁内酯,3

羟基戊内酯,3

羟基己内酯,4

羟基戊内酯,4

羟基己内酯,5

羟基壬内酯,或6

羟基庚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酯为乙交酯和/或丙交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甲基戊二醇、戊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癸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二醇、季戊四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或三羟甲基甲烷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夏修旸何炫辰陈洪野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