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赣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供氧装置和供氧装置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33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供氧装置和供氧装置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供氧装置包括:口罩;供氧接口,设置在所述口罩上;储氧装置;供氧管,其一端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氧装置连接;供氧开关,用于切断和接通供氧;呼吸频率传感器;心率采集装置;控制芯片;第一模型,对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进行分析,确定在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中的目标对象是否缺氧;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为使用多组第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目标对象感觉呼吸不畅时,能自行打开所述供氧开关,以预防缺氧,保护目标对象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氧装置和供氧装置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供氧装置和供氧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能够阻碍空气中的污染物(例如病毒、雾霾、粉尘颗粒)从口鼻中进入人体的一种穿戴物。其在各种疫情防控和救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由三层材料组成,内外纺粘层材料和中间熔喷材料组成,内外纺粘层材料通常用聚丙烯材料组成,材料之间的空隙较大,外层会做防水处理,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内层主要是吸收佩带者释放出的湿气和水分,中间层熔喷材料空隙较小,通过熔喷层上间隙的尺寸以及静电吸附的效应该除去杂物的,中间层作为屏障层主要阻挡病毒和细菌,其中静电处理过的中间熔喷层来吸附带电荷的微小细菌和病毒。
[0004]上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只能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在医院的手术室、传染科,或者在流行疾病发生时期的公共场所等处所,为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或广大民众需要佩戴防护口罩,特别是医用口罩或不带呼出阀的N95等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佩戴这些口罩时,除呼吸阻力较大外,人体呼出的浊气会有少量残留在脸部与口罩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吸气时会把这部分浊气重新吸入体内,都会影响呼吸效率。在长时间佩戴这些口罩时,由于呼吸阻力较大等影响呼吸效率的原因,会给人产生缺氧和胸闷等的感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0005]在各种疫情防控和救治的过程中,目标对象需穿戴防护口罩、防护服及隔离衣等多重防护用品,且要连续工作6至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常导致目标对象呼吸不畅,甚至缺氧而威胁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氧装置和供氧装置控制方法,让目标对象在感觉呼吸不畅时能自行打开供氧开关,预防缺氧,保护医院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氧装置,包括:
[0008]口罩;
[0009]供氧接口,设置在所述口罩上,连通所述口罩的内外空间;
[0010]储氧装置,用于储存氧气;
[0011]供氧管,其一端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氧装置连接;
[0012]供氧开关,用于切断和接通供氧;
[0013]呼吸频率传感器,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呼吸频率信号;
[0014]心率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心率信号;
[0015]控制芯片;
[0016]第一模型,对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进行分析,确定在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中的目标对象是否缺氧;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为使
用多组第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所述多组第一数据中的每组第一数据包括目标呼吸频率、目标心率以及用于标识在目标呼吸频率和目标心率中对象是否缺氧的标识信息;
[0017]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和所述心率采集装置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型的输入端,将其采集的呼吸频率信号和目标心率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根据第一模型的信息反馈控制所述供氧开关的打开和关闭。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目标对象感觉呼吸不畅时,控制芯片能控制所述供氧开关打开,储氧装置中的氧气将沿着所述供氧管流向口罩,为目标对象供氧,以防止目标对象缺氧,保护目标对象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呼吸不畅主要体现在心率加快和呼吸频率上升。基于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以及所述第一模型的设置,可实时采集目标对象心率信息和呼吸频率信息,当心率信息和呼吸频率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模型预先训练得到的缺氧目标时,所述控制芯片将控制所述供氧开关打开,为目标对象供氧。
[0019]进一步地,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为脉搏传感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为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包括采集电路和电极感应片;在所述储氧装置上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位置将多组电极感应片连接的导联线分组划分后分别连接至各相互并列独立的采集电路。
[0021]进一步地,所述储氧装置为可穿戴的背心和/或裤子,所述背心和/或裤子内设置有密闭的容纳腔体;所述储氧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的充氧接口和放氧接口,所述供氧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氧接口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充氧接口处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充氧接口的开关。
[0023]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开关为电磁阀,所述供氧开关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0024](a)所述供氧开关设置在供氧管上;
[0025](b)所述供氧开关设置在供氧接口处;
[0026](c)所述供氧开关设置在放氧接口处。
[0027]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开关为单向阀,以使得所述储氧装置内的气体仅能沿着所述供氧管向所述口罩方向单向流动。
[0028]进一步地,所述供氧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嵌在所述储氧装置外,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用于显示供氧开关的开关状态、目标对象的呼吸频率、目标对象的心率状态以及所述储氧装置中的氧气量。
[0029]进一步地,所述放氧接口处或所述供氧管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加速将储氧装置内的氧气沿着所述供氧管向口罩输送。
[003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氧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的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模型判断目标对象是否缺氧,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供氧开关打开或关闭。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目标对象感觉呼吸不畅时,控制芯片能控制所述供氧开关打开,储氧装置中的氧气将沿着所述供氧管流向口罩,为目标对象供氧,以防止目标对象缺氧,保护目标对象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呼吸不畅主要体现在心率加快和呼吸频率上升。基于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以及所述第一模型的设置,可实时采集目标对象心率信息和呼吸频率信息,当心率信息和呼吸频率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模型预先训练得到的缺氧目标时,所述控制芯片将控制所述供氧开关打开,为目标对象供氧。
[003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供氧装置或供氧装置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供氧装置或供氧装置控制方法的原理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储氧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口罩
ꢀꢀꢀꢀꢀꢀꢀꢀꢀꢀꢀꢀꢀꢀꢀꢀꢀꢀꢀꢀꢀꢀꢀꢀꢀꢀ
20供氧接口
[0038]30储氧装置
ꢀꢀꢀꢀꢀꢀꢀꢀꢀꢀꢀꢀꢀꢀꢀꢀꢀꢀꢀꢀꢀꢀ
40供氧管
[0039]50充氧接口
ꢀꢀꢀꢀꢀꢀꢀꢀꢀꢀꢀꢀꢀꢀꢀꢀꢀꢀꢀꢀꢀꢀ
60放氧接口
[0040]70集成式心电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10);供氧接口(20),设置在所述口罩(10)上,连通所述口罩(10)的内外空间;储氧装置(30),用于储存氧气;供氧管(40),其一端与所述供氧接口(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氧装置(30)连接;供氧开关,用于切断和接通供氧;呼吸频率传感器,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心率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心率信号;控制芯片;第一模型,对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进行分析,确定在所述目标呼吸频率信号和所述目标心率信号中的目标对象是否缺氧;其中,所述第一模型为使用多组第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所述多组第一数据中的每组第一数据包括目标呼吸频率、目标心率以及用于标识在目标呼吸频率和目标心率中对象是否缺氧的标识信息;所述呼吸频率传感器和所述心率采集装置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型的输入端,将其采集的呼吸频率信号和目标心率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根据第一模型的信息反馈控制所述供氧开关的打开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为脉搏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采集装置为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70);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70)包括采集电路和电极感应片(71);在所述储氧装置(30)上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位置将多组电极感应片(21)连接的导联线分组划分后分别连接至各相互并列独立的采集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装置(30)为可穿戴的背心和/或裤子,所述背心和/或裤子内设置有密闭的容纳腔体;所述储氧装置(30)上设置有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红英补维肖梅霞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