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55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4
本申请涉及加热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体,所述环形槽体包括环形横板和环形竖板,所述环形竖板的下端连接于环形横板的一侧,所述环形横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池体外壁,所述环形槽体与池体外壁之间形成滤腔,所述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环板,所述第一过滤环板上开设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环板的外壁连接于环形槽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环板的内壁连接于池体外壁,所述环形槽体上设置出水管。悬浮于水的杂质会在滤腔内被第一过滤环板阻挡,而水可以继续流向出水管。本申请具有不容易堵塞管道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

技术介绍

[0002]抗静电剂是添加于塑料之中,或者涂敷于模塑制品表面,以达到减少静电积累为目的的一类添加剂。
[0003]目前,抗静电剂原料为固态,固态原料盛装于原料桶中,使用时需要转化为液态原料。主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将固态原料熔化为液态原料。
[0004]水浴加热作业在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中进行。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包括池体,将盛装固态原料的原料桶安置于池体中,然后向池体内输送供固态原料水浴加热的水。当固态原料熔融呈液态原料时,将原料桶取出,并将原料桶内的液态原料取出使用。
[0005]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在于:原料桶在吊入池体之前放置于车间地面,因此会沾染杂质,杂质会悬浮于水中。当池体内的水在循环流动时,杂质容易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改善杂质堵塞管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
[0007]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体,所述环形槽体包括环形横板和环形竖板,所述环形竖板的下端连接于环形横板的一侧,所述环形横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池体外壁,所述环形槽体与池体外壁之间形成滤腔,所述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环板,所述第一过滤环板上开设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环板的外壁连接于环形竖板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环板的内壁连接于池体外壁,所述环形槽体上设置出水管。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水管注入供抗静电剂固态原料水浴加热的水,然后将原料桶吊运至池体内,由于池体内的水热会扩散至空气中,所以池体内的水会保持恒定温度循环流动,池体内囤积的水会溢向滤腔。悬于水的杂质会在滤腔内被第一过滤环板阻挡,而水可以继续流向出水管,从而使得出水管不容易被杂质堵塞。
[001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环板,所述第二过滤环板上开设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内径小于第一滤孔内径,所述第一过滤环板、第二过滤环板和环形横板依次间隔设置。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较大的杂质被第一过滤环板阻挡,较小的杂质被第二过滤环板阻挡,使得水中的杂质减少,从而使得出水管更不容易堵塞。
[001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自池体上口向池体中部延伸,所述第一过滤环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过滤环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抵接于导向槽,所述第二过滤环板上连接有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过滤环板。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第一过滤环板和第二过滤环板顺利进入滤腔,在固定件的作用下,将第一过滤环板和第二过滤环板间隔分开,从而达到分层过滤的效果。
[0014]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上的两个托板,一个所述托板连接于第二过滤环板上表面,另一个所述托板连接于第一过滤环板下表面。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二过滤环板连接的托板相较于固定杆与第二过滤环板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固定杆稳定地连接于第二过滤环板。
[0016]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穿过第一过滤环板,所述固定杆穿过第一过滤环板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把手很容易地将第一过滤环板和第二过滤环板取出,并将阻挡于第一过滤环板和第二过滤环板上的杂质清理干净。
[001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横板的内壁与池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强环形横板的内壁与池体的外壁之间缝隙的密封性,从而减弱环形横板的内壁与池体的外壁之间缝隙的渗水。
[002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横板自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出水管连通于环形横板的较低一侧。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容易向较低的滤腔一侧流动,从而使得滤腔中的水更容易流向出水管。
[002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池体内的水热不容易向池体方向扩散,从而提高了池体内的水热利用率。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悬于水的杂质会在滤腔内被第一过滤环板阻挡,而水可以继续流向出水管,从而使得出水管不容易被杂质堵塞;
[0026]2.较大的杂质被第一过滤环板阻挡,较小的杂质被第二过滤环板阻挡,使得水中的杂质减少,从而使得出水管更不容易堵塞;
[0027]3.使得池体内的水热不容易向池体方向扩散,从而提高了池体内的水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A

A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池体;11、进水管;12、导向槽;2、环形槽体;21、环形横板;22、环形竖板;221、滤腔;24、第一过滤环板;241、第一滤孔;242、第一导向块;25、二过滤环板;251、第二滤孔;252、第二导向块;26、出水管;27、固定件;271、固定杆;272、托板;273、把手;3、密封条;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公开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参照图1,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包括池
体1和环形槽体2,池体1呈方形并连通有进水管11,环形槽体2上连通有出水管26。将装有抗静电剂固态原料的原料桶放置于池体1内,从进水管11向池体1内注入供抗静电剂水浴加热的循环水,循环水溢出池体1并囤积于环形槽体2内,然后循环水流向与环形槽体2连通的出水管26。
[0033]参照图1、图2,环形槽体2包括环形横板21和环形竖板22,环形竖板22下表面连接于环形横板21的一侧,环形横板21的另一侧连接于池体1外壁。环形横板21、环形竖板22以及池体1外壁围成一个滤腔221,环形横板21自其一侧向另一侧呈倾斜设置,滤腔221中的水更容易流向低的一侧并从出水管26流出。
[0034]滤腔221内壁抵接有第一过滤环板24和第二过滤环板25,第一过滤环板24、第二过滤环板25以及环形横板21依次间隔布置。第一过滤环板24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滤孔241,第二过滤环板2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滤孔251,第一滤孔241内径大于第二滤孔251的内径,并且第一滤孔241分布于第一过滤环板24的密度大于第二滤孔251分布于第二过滤环板25的密度。悬浮于循环水中的杂质经过第一过滤环板24和第二过滤环板25的分层过滤,从而使得循环水通畅地循环向出水管26流动。
[0035]池体1内壁抵接有保温层4,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池体(1)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体(2),所述环形槽体(2)包括环形横板(21)和环形竖板(22),所述环形竖板(22)的下端连接于环形横板(21)的一侧,所述环形横板(21)的另一侧连接于池体(1)外壁,所述环形槽体(2)与池体(1)外壁之间形成滤腔(221),所述滤腔(22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环板(24),所述第一过滤环板(24)上开设有第一滤孔(241),所述第一过滤环板(24)的外壁连接于环形竖板(22)的内壁,所述第一过滤环板(24)的内壁连接于池体(1)外壁,所述环形槽体(2)上设置出水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腔(221)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环板(25),所述第二过滤环板(25)上开设有第二滤孔(251),所述第二滤孔(251)内径小于第一滤孔(241)内径,所述第一过滤环板(24)、第二过滤环板(25)和环形横板(21)依次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剂原料加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自池体(1)上口向池体(1)中部延伸,所述第一过滤环板(24)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观波柳岸俊汪锋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德昌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