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783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投加系统包括污水池、絮凝反应装置、药剂箱、进水泵、加药泵、浓度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PLC控制器和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污水池、进水泵和絮凝反应装置依次管道连接,浓度计和第二流量计均安装在用于连接进水泵和絮凝反应装置的管道上;药剂箱、加药泵和絮凝反应装置依次管道连接,第一流量计安装在用于连接加药泵和絮凝反应装置的管道上;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用于检测絮凝反应后溢流出来的清水的浊度或粘度,PLC控制器分别与加药泵、浓度计、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电性连接。可避免药剂浪费和减少溢流清水的药剂残留问题。浪费和减少溢流清水的药剂残留问题。浪费和减少溢流清水的药剂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其中,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化学法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0003]污水处理药剂品种很多,最常用的是絮凝剂。絮凝剂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颗粒,但是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絮凝剂的投加量不能很好的与污水固含量相适配,投加不够精准,容易引起絮凝效果不佳或药剂浪费、清水中药剂残留过多等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废水处理用絮凝剂智能投加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可以在有效絮凝前提下避免药剂浪费和减少溢流清水的药剂残留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包括污水池、絮凝反应装置、药剂箱、进水泵、加药泵、浓度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PLC控制器和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所述污水池、进水泵和絮凝反应装置依次管道连接,所述浓度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均安装在用于连接所述进水泵和所述絮凝反应装置的管道上,所述进水泵用于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送至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所述药剂箱、加药泵和絮凝反应装置依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安装在用于连接所述加药泵和所述絮凝反应装置的管道上,所述加药泵用于将所述药剂箱内的药剂送至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所述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用于检测絮凝反应后溢流出来的清水的浊度或粘度,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药泵、浓度计、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絮凝反应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机构和用于将药剂加入所述絮凝反应装置内的加药机构,所述搅拌机构搅拌过程中,所述加药机构在所述絮凝反应装置上水平往复移动。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混料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混料区上设置有污水进口和顶盖,所述搅拌机构和所述加药机构均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所述混料区内的物料,所述加药机构用于将药剂加入所述混料区,所述搅拌机构搅拌过程中,所述加药机构在所述混料区顶面水平往复移动。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混料区顶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顶盖顶面,所述搅拌轴为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下端插设在所述混料区内,所述搅拌桨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且用于搅拌所述混料区内的物料。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药机构包括框板、环管、药剂出孔、药剂进料软管、第一咬合齿、转盘和第二咬合齿;所述框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顶盖底部,所述第一咬合齿设置在所述框板内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轴和所述转盘均位于所述框板内,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转盘中心,所述转盘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二咬合齿固定在所述转盘圆周表面且用于与所述框板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咬合齿交替啮合;所述环管固定在所述框板上,所述药剂出孔开设在所述环管上,所述药剂进料软管与所述环管连接,所述药剂进料软管与所述加药泵管道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框板顶面固定有滑条,所述顶盖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条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条插设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框板为矩形框体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环管为矩形状且固定在框板底面,所述环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药剂出孔,多个所述药剂出孔沿所述环管绕设方向均布在所述环管底面。
[001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絮凝区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絮凝区分隔成多个水流通道的折板,以使污水通过所述水流通道从所述混料区流向所述沉淀区。
[001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折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折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絮凝区中部两侧。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沉淀区在远离所述絮凝区一侧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位于所述沉淀区顶面。
[00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沉淀斗,所述沉淀斗底部中心设置有杂质出口。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选用浓度计来实现污水、废水、污泥等物料的在线浓度(含固率)高精度检测,测量数据依据性更强,避免了间断检测带来的滞后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浓度计检测到的水体含固率情况来实现药剂的智能投加调节,可以精准控制药剂的投加量,这不仅可以避免药剂的浪费,且能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絮凝剂智能投加系统,检测点位于污水源头,区别于取样加药后的物料检测,对后续药剂投加更具参考依据性,可以在有效絮凝前提下避免药剂浪费和减少溢流清水的药剂残留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一种新型絮凝反应装置,药剂进料时,电机启动,以使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盘同步转动,搅拌桨转动时可对混料区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以加快污水与药
剂的混合。由于第二咬合齿与框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咬合齿交替啮合,因此转盘转动时,第二咬合齿将带动框板、环管沿滑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因此药剂将通过药剂出孔在混料区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喷洒,喷洒全面且均匀,能有效减少污水与药剂接触死角的产生。另外,药剂往复喷洒过程中,药剂喷洒始终是在搅拌轴四周,因此药剂喷洒下来后,随着搅拌桨的转动,药剂将迅速散开,加快了药剂与污水的混合,提高了絮凝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方式,通过PLC控制器收集絮凝前污(废)水的浓度和流量、溢流清水的浊度或粘度,从而对絮凝剂流量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在污(废)水流量、浓度变动大的工况下,药剂投加量能够更加智能,精准调节投加,可有效避免药剂浪费,减少溢流清水药剂残留。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的流程框图,主要用于体现絮凝剂投加系统;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絮凝反应装置的内部结构;图3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加药机构的结构;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搅拌机构的结构;图5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絮凝反应装置的结构。
[0019]图中,1、污水池;2、絮凝反应装置;21、混料区;22、絮凝区;23、沉淀区;3、药剂箱;4、进水泵;5、加药泵;6、浓度计;7、第一流量计;8、污水进口;9、沉淀斗;10、杂质出口;11、溢流槽;12、顶盖;131、框板;132、环管;133、药剂出孔;134、药剂进料软管;135、滑槽;136、第一咬合齿;137、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絮凝反应装置(2)、药剂箱(3)、进水泵(4)、加药泵(5)、浓度计(6)、第一流量计(7)、第二流量计(16)、PLC控制器和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所述污水池(1)、进水泵(4)和絮凝反应装置(2)依次管道连接,所述浓度计(6)和所述第二流量计(16)均安装在用于连接所述进水泵(4)和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的管道上,所述进水泵(4)用于将所述污水池(1)内的污水送至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所述药剂箱(3)、加药泵(5)和絮凝反应装置(2)依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7)安装在用于连接所述加药泵(5)和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的管道上,所述加药泵(5)用于将所述药剂箱(3)内的药剂送至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所述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用于检测絮凝反应后溢流出来的清水的浊度或粘度,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药泵(5)、浓度计(6)、溢流清水在线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上安装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机构和用于将药剂加入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内的加药机构,所述搅拌机构搅拌过程中,所述加药机构在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上水平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装置(2)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混料区(21)、絮凝区(22)和沉淀区(23);所述混料区(21)上设置有污水进口(8)和顶盖(12),所述搅拌机构和所述加药机构均安装在所述顶盖(12)上,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所述混料区(21)内的物料,所述加药机构用于将药剂加入所述混料区(21),所述搅拌机构搅拌过程中,所述加药机构在所述混料区(21)顶面水平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固定在所述混料区(21)顶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41)、搅拌桨(142)和电机(143);所述电机(143)安装在所述顶盖(12)顶面,所述搅拌轴(141)为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电机(143)输出轴固定,下端插设在所述混料区(21)内,所述搅拌桨(142)固定在所述搅拌轴(141)上且用于搅拌所述混料区(21)内的物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多参数在线检测的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机构包括框板(131)、环管(132)、药剂出孔(133)、药剂进料软管(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兵庞明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熙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