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594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前体和直线型侧体,前体首部表面设有图像采集装置,前体内部设有供电模块、定位GPS和接收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供电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制器分两路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定位GPS通讯连接;两侧体的下方均通过支柱连接有子弹头状的下潜体,下潜体内设置有螺旋桨和电机,下潜体的尖头端靠近前体侧,螺旋桨设置在下潜体的圆头端;电机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电机驱动螺旋桨转动,两下潜体沿装置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侧体外侧还对称设置有自锁把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小水线面救生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救生设备容易因使用不当造成危险或个人使用比较困难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滩事故是指海洋船舶或海上生产平台的机械设备、所载货物及人员因遭遇海上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灾难。海洋事故的频发和现有救生装置会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救生作用。现有的水上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救生筏、救生电台以及海上防身武器和防鲨剂等。但是多数人群的救生衣使用不当,经常需要与其它救生设备配合使用,救生筏虽然可以直接将人体浮起,但是个人使用比较困难。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救生设备容易因使用不当造成危险或个人使用比较困难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包括U型中空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弧型的前体和设置在前体两端、对称布置的直线型侧体,前体首部表面设置有用于采集航行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前体内部设置有供电模块、定位GPS和接收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制器分两路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定位GPS通讯连接;两侧体的下方均通过支柱连接有子弹头状的下潜体,所述下潜体内设置有螺旋桨和电机,且下潜体的尖头端靠近前体侧,螺旋桨设置在下潜体的圆头端;所述电机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电机驱动螺旋桨转动,两下潜体沿装置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所述侧体外侧还对称设置有自锁把手
[0006]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下潜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固定于电机支座上,电机转轴外套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螺旋桨为导管螺旋桨、且导管螺旋桨设在联轴器外,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导管螺旋桨转动。
[0007]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水式LED灯,各LED灯上还分别转动设有反光镜,各LED灯沿装置本体的中轴线对称。
[0008]进一步地方案为,侧体所在直线与装置本体中轴线的夹角为2
°
,且侧体向外倾斜布置。
[0009]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支柱内设置有活动套管,活动套管上端与侧体相接、活动套筒上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活动套筒沿转轴周向自由旋转;活动套筒下端与下潜体固定连接,下潜体内的接线均穿过活动套管与装置本体内的主控制器相连。
[0010]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侧体与支柱相接的位置设置有圆环形槽,圆环形槽外端的旁侧的侧体表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支柱外壁设置有环状的限位圈,支柱外套设有用于固定支柱的安装管,安装管的内端固定于圆环形槽内,安装管的外端开设有孔径大于支柱
外径、小于限位圈外径的限位孔,安装管外端与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安装管通过螺栓、通孔以及螺栓孔固定在侧体下方;所述下潜体

支柱的连接方式与侧体

支柱的连接方式相同。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小水线面救生装置,通过设置U型且中空的装置本体,对人体进行浮起,设置定位GPS和图像采集模块,以便于将航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形通过主控制器上传,另外通过电机控制螺旋桨可在海面上移动,以快速到达落水人员位置并将其移至安全位置;同时利用支柱形成小水线面,小水线面在高速航行时具有静水阻力性能好,推进效率高,耐波性能优异,低速时回转性好的优点;最后在侧体两外侧设置的自锁把手,落水者可根据需求将手部置于自锁把手内,以防止因体力不支造成的与救生设备脱离。
[0012]本技术将电机固定在电机支座上,能有效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保证螺旋桨的稳定运转,进而保证整个装置本体的平稳移动。
[0013]本技术在装置本体上设置LED灯和反光镜,可以通过反光镜和LED灯的配合使用发出求救信号,便于救助人员快速发现落水者,该备选功能在救援设备无动力的情况使用。
[0014]本技术将两侧体,设置为向外倾斜2
°
,符合人体工学,可有效提高使用舒适度。
[0015]另外在支柱内设置活动套管,用于穿线,这样有效提高接线整齐度,避免线路因冗乱造成的线路故障;最后侧体

支柱、下潜体

支柱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安装管和螺栓,利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检修,同时能有效提高下潜体和与装置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小水线面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小水线面救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下潜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装置本体和下潜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为本技术所述小水线面救生装置的后视图。
[0021]图中:1.前体;11.电池;12.主控制器;2.摄像头;3.LED灯;4.自锁把手;5.侧体;6.下潜体;61.电机支座;62.低速电机;63.电机转轴;64.联轴器;65.导管螺旋桨;7.支柱;8.安装管;81.安装螺栓;9.活动套管;9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23]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包括U型中空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弧型的前体1和设置在前体1两端、对称布置的直线型侧体5,前体1首部表面设置有用于采集航行图像的360全景拍摄防水摄像头2,前体1内部设置有电池11、定位GPS和接收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12,电池11与主控制器12电连接为主控制器12供电,主控制器12分两路分别与摄像头2和定位GPS通讯连接;两侧体5的下方均通过支柱7连
接有子弹头状的下潜体6,下潜体6内设置有导管螺旋桨65和低速电机62,且下潜体6的尖头端靠近前体1侧,导管螺旋桨65设置在下潜体6的另一端;低速电机62与电池11电连接、且低速电机11驱动导管螺旋桨65转动,两下潜体6沿装置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侧体5外侧还对称设置有自锁把手4,自锁把手可以对落水者进行手部的固定,防止其因为脱力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而导致再次落水,有利于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本实施例中自锁把手采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8706085A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直拉式自锁把手。
[0024]如图3所示,下潜体6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支座61,低速电机62固定于电机支座61上,电机转轴63外套设置有联轴器64,联轴器64外设置有导管螺旋桨65,低速电机62通过联轴器64驱动导管螺旋桨65转动。
[0025]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水式LED灯3,各LED灯3上还分别转动设有反光镜,反光镜通过阻尼转轴安装在LED灯旁侧,各LED灯3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包括U型中空的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弧型的前体和设置在前体两端、对称布置的直线型侧体,所述前体首部表面设置有用于采集航行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前体内部设置有供电模块、定位GPS和接收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制器分两路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定位GPS通讯连接;两侧体的下方均通过支柱连接有子弹头状的下潜体,所述下潜体内设置有螺旋桨和电机,且下潜体的尖头端靠近前体侧,螺旋桨设置在下潜体的圆头端;所述电机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电机驱动螺旋桨转动,两下潜体沿装置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所述侧体外侧还对称设置有自锁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潜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固定于电机支座上,电机转轴外套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螺旋桨为导管螺旋桨、且导管螺旋桨设在联轴器外,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导管螺旋桨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线面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水式LED灯,各LED灯上还分别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稼秀李永正李建朝张瑞瑞王珂包国治李双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