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35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到计算机的基板上的计算机的生热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传热块,用于连接到生热部上,从而接收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来自传热块的热并将热散到外部;和挤压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将传热块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上。挤压和固定单元包括:隆起单元,所述隆起单元从传热块的上部向上突出;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具有容纳部分,用于容纳隆起单元,并挤压传热块的上表面,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从挤压单元的相对侧延伸,和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形成在弹性变形部的端部上并固定到所述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具体而言,涉及这样的冷却装置,包括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可以连接生热部的上表面的传热块以冷却计算机中的生热部,而不管周围部件的布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安装在图形适配器的基板上的芯片组的生热部件。当计算机操作时,这样的生热部产生了大量的热,除非热被有效地移除,这些生热部可能过热,这将导致所述部件被损坏或者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为了通过散热件有效地传输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从而快速地向外部散热,已经试图增加散热件的体积并最大化散热件的表面区域。结果,引入了具有多种形状的冷却装置。根据现有技术的传统冷却装置包括传热块、散热单元以及挤压和固定单元。散热块将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传输到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将通过传热块所传输的热散到所述装置的外部。根据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量,散热单元可以由多种形状和结构形成。传热块必须固定地连接到生热部以有效地将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传输到传热块。为了这样做,使用挤压和固定单元。当前,挤压和固定单元通常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常是V形的。弹性件的折叠中央部分被放置在传热块的上表面上,弹性件的两侧弹性地变形以固定到基板上。由于弹性件的两侧弹性地固定,弹性件的中心部分可以通过弹性力将传热块挤压到生热部上。散热单元和安装在散热单元上的冷却扇被固定到传热块上。因此,传热块相对生热部的固定方向确定了通过冷却扇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当包括冷却扇的冷却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中时,通过冷却扇所产生的气流指向设置在计算机的外壳上的通风开口是有利的,以将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释放到计算机外部。但是,大多数具有上述根据现有技术的挤压和固定单元的传统冷却装置必须相对安装在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部件沿着特定的方向固定,这样,气流可能没有朝向外壳的通风开口指向。此外,根据所使用的散热单元的类型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的挤压和固定单元。因此,需要包括挤压和固定单元的冷却装置,其中通过安装在生热部上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扇所产生的气流可以朝向设置在计算机外壳上的通风开口指向,而不管其被施加的部件的类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挤压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可以相对生热部沿着任何方向被固定连接,而不管其所应用的生热部的类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到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计算机的生热部,所述装置包括传热块,用于连接到生热部上,从而接收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来自传热块的热并将热散到外部;和挤压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将传热块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包括隆起(boss)单元,所述隆起单元从传热块的上部向上突出;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具有容纳部分,用于容纳隆起单元,并挤压传热块的上表面,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从挤压单元的相对侧延伸,和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形成在弹性变形部的端部上并固定到所述基板。所述隆起单元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挤压单元的容纳部分是对应隆起单元的圆形容纳孔,这样弹性件可以隆起单元为中心旋转并可以相对传热块沿着两个或者更多个方向连接。多个凹陷部分或者多个凸起部分可以围绕隆起单元径向地形成,可以连接到围绕隆起单元径向地形成的凹陷部分或者凸起部分的互补(complimentary)凸起部分或者凹陷部分可以形成在弹性件的挤压单元的下表面上,这样可以引导弹性件相对于传热块的连接位置。挤压和固定单元还可以包括围绕安装在基板上并固定到基板的生热部设置的中间支撑件,弹性件通过弹性地变形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部并将形成在弹性变形部的端部上的固定单元固定到中间支撑件上而固定到基板上。所述中间支撑件可以围绕生热部,并包括多个固定孔,固定单元可以连接到所述多个固定孔。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地说明而变得显然,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的冷却装置的传热块和热管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4-6是显示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的冷却装置的弹性件的过程的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沿着图6的线VII-VII所取的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图7的虚线表示的部件的放大视图;图9是显示了其中弹性部件连接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冷却装置的传热块的不同的连接布置的示例的视图;和图10、11是显示了通过图1的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扇所产生的气流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冷却装置的传热块和热管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装置是用于冷却安装到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生热部的装置。参照图1,冷却装置1包括传热块10、散热单元和挤压和固定单元40。传热块10接收通过安装在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生热部(未示出)产生的热,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传热块10被固定地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上。传热块10由例如铜或者铝的具有较高的导热性的材料形成。传热块10包括下部件12和上部件14。下部件12被固定地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上部件14连接到下部件12,热管20连接到其的多个连接孔被形成在上下部件12、14之间。散热单元接收来自传热块10的热并散发被传输的热。散热单元包括热管20和多个散热片30。热管20的两个端部连接到传热块10,热管20的其它部分形成如图2所示的环部22。多个散热片30在从环部22的预定距离处连接到环部22。此外,冷却扇35设置在多个散热片30的侧面上。通过冷却扇35产生的气流移动通过散热片30之间形成的路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部分的挤压和固定单元40将传热块10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传热块10牢固地连接到生热部以有效地将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传输给散热单元是非常重要的。挤压和固定单元40包括隆起单元41和弹性件42。参照图2,隆起单元41设置在传热块10的上部件14的上中心部分上。隆起单元41从上部件14的中心部分向上突出。在本实施例中,隆起单元41与传热块10的上部件14一起形成,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即,另外的隆起单元可以连接到传热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隆起单元41形成为圆柱形。具有比隆起单元41的任何其它部分更小的直径的凹陷部分412(参照图7、8)可以形成在隆起单元41的下部上。此外,具有比隆起单元41更大直径的突起部分414围绕隆起单元41形成。除了圆柱体之外,隆起单元41可以形成为方柱或者六角形柱。将在后面描述的挤压单元44的容纳部分45具有对应隆起单元41的形状。参照图4,弹性件42包括挤压单元44、弹性变形部46和固定单元48。挤压单元44包括对应隆起单元41的容纳部分45。挤压单元44接触传热块10的上部件14的上表面以当挤压单元44完全安装到传热块10上时(如图6中所示)向下挤压传热块10。在本实施例中,挤压单元44接触围绕隆起单元41形成的突起部分414。在将弹性件42安装到隆起单元41上之前,挤压单元44具有不是扁平但是从隆起单元41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到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计算机的生热部,所述装置包括:传热块,用于连接到生热部上,从而接收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来自传热块的热并将热散到外部;和挤压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和 固定单元将传热块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包括:隆起单元,所述隆起单元从传热块的上部向上突出;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具有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所述隆起单元,并挤压传热块的上表面 ,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从挤压单元的相对侧延伸;和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形成在弹性变形部的端部上并固定到所述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5-30 10-2005-00457371.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到计算机内的基板上的计算机的生热部,所述装置包括传热块,用于连接到生热部上,从而接收通过生热部产生的热;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来自传热块的热并将热散到外部;和挤压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将传热块连接到生热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挤压和固定单元包括隆起单元,所述隆起单元从传热块的上部向上突出;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具有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所述隆起单元,并挤压传热块的上表面,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从挤压单元的相对侧延伸;和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形成在弹性变形部的端部上并固定到所述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隆起单元形成为圆柱形,挤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哲尹璇奎郑相俊李相奎
申请(专利权)人:扎尔曼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