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红外光谱分析的
技术介绍
中药中掺杂化学药品的现象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掺入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毒性等信息不为人所知,该药物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保证,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且扰乱了药品市场的正当有序竞争,最终将影响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掺杂化学药物样品的主流检测方法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但由于它们的购置与运行成本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原因,普及性存在一定问题。出于基层打假经常性的大范围筛查样品的需求,需要有一些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的专利《用红外光谱检测中药中化学药物的方法》(公开号1487280,公开日2004.04.07),就是按此需求专利技术的。该方法不经化学提取分离,直接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中药掺杂化合物的判别。该方法的数学本质是红外光谱差谱—导数光谱最小值法,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纯中药样品的红外光谱比较平缓,属缓变信息,而掺入的化学药物的红外光谱比较尖锐,快变信息。分析检验完全符合这个前提假设的样品时,获得了较准确的判别结果。尽管如此,该方法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计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光谱检验中药掺杂化学药品的方法,需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内实施,红外光谱仪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计算机的ROM中存储有控制和指挥CPU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记录待测中药和与待检中药有相似功能的化学药品的红外吸收光谱A↓[1]和A↓[2]、对化学药品的红外吸收光谱A↓[2]进行标峰处理、对化学药品的每一个吸收峰进行差谱直线拟合回归系数计算、含量因子逐步递增计算、∑Abs(r)最大值计算、求出待测中药样品中化学药品的预测含量百分比z↓[p]值,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待测中药研磨形成细小粉末,再将这些细小粉末约3mg与KBr粉末约300mg均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光谱检验中药掺杂化学药品的方法,需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内实施,红外光谱仪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计算机的ROM中存储有控制和指挥CPU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记录待测中药和与待检中药有相似功能的化学药品的红外吸收光谱A1和A2、对化学药品的红外吸收光谱A2进行标峰处理、对化学药品的每一个吸收峰进行差谱直线拟合回归系数计算、含量因子逐步递增计算、∑Abs(r)最大值计算、求出待测中药样品中化学药品的预测含量百分比zp值,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 将待测中药研磨形成细小粉末,再将这些细小粉末约3mg与KBr粉末约300mg均匀混合,将混合粉末以10吨压力压片,形成薄片样品,同法制得与待检中药有相似功能的化学药品的薄片样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上述样品进行常规的红外透射光谱测量,进而分别转换成待测中药和化学药品的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峰,李树,陈桂良,乐健,曹岩,柴逸峰,吴玉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