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13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西林瓶生产线,涉及西林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制瓶机、接瓶网带、理瓶装置、转动盘、检测装置以及装盒装置;接瓶网带用于接取制瓶机上的西林瓶;理瓶装置用于接取西林瓶并剔除废瓶;检测装置与理瓶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转移西林瓶至检测装置上的摆臂,摆臂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第一吸嘴;装盒装置设置于检测装置的出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西林瓶生产线,接瓶网带对制瓶机上转移来的西林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理瓶装置对西林瓶进行轴线调整的同时,还能对废瓶进行剔除,接着利用摆臂将西林瓶转移至检测装置上实现西林瓶的单列排布,便于对西林瓶进行检测,并利用伸缩架缩小西林瓶之间的间距,最终通过机械手将西林瓶装入盒体中。林瓶装入盒体中。林瓶装入盒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西林瓶生产线


[0001]本技术属于西林瓶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西林瓶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西林瓶又叫硼硅玻璃或钠钙玻璃管制注射剂瓶,是一种胶塞和铝塑组合盖封口的小瓶子,西林瓶的颈部较细,瓶颈以下粗细一致,西林瓶有棕色、透明等种类,一般用做疫苗、生物制剂、粉针剂、冻干等药品的包装。
[0003]现有的西林瓶生产设备在生产时存在前后衔接不到位,且对于诸如剔除废瓶、检测等工步仍需人工辅助操作,这就导致西林瓶的生产效率受制于工人的操作速度,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林瓶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于西林瓶生产线工序衔接不利,受制于人工操作速度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西林瓶生产线,包括制瓶机、接瓶网带、理瓶装置、检测装置、转动盘以及装盒装置;接瓶网带设置于制瓶机的外侧,用于接取制瓶机上的西林瓶;理瓶装置设置于接瓶网带的出口端,用于接取西林瓶并剔除废瓶;检测装置设置于理瓶装置的出口端,检测装置与理瓶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转移西林瓶至检测装置上的摆臂,摆臂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吸附并水平旋转西林瓶的第一吸嘴;转动盘设置于检测装置的出口端外侧,用于承托盒体;装盒装置设置于检测装置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机械手和位于机械手下方且用于水平聚拢西林瓶的伸缩架,伸缩架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第二吸嘴。
[000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摆臂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主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件,第一吸嘴连接于旋转件的下方。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理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工业相机,工业相机设置于第一传送链的上方且与摆臂上下对应。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检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链、探测头以及举升件;第二传送链用于接收并传送摆臂转移的西林瓶;探测头设置于第二传送链的上方;举升件设置于第二传送链的下方,用于举升西林瓶至靠近探测头。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举升件的上端设有用于承托西林瓶的托座,托座上还设有两个用于从两侧承托西林瓶的托轮,托轮的主轴垂直于第二传送链的走向设置。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传送链上方且用于与西林瓶接触配合的辅助轮以及用于与辅助轮滚动配合的驱动轮,辅助轮和驱动轮的主轴分别垂直于第二传送链的走向设置。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辅助轮还连接有用于驱动辅助轮上下移动以配合西林瓶
上下移动的升降件。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伸缩架的外侧上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伸缩架的外侧下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上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下端与第二连杆铰接。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伸缩架为板面平行于检测装置的走向设置的菱形伸缩构件,伸缩架上设有若干个铰接轴,其中一个位于伸缩架上端的铰接轴上还固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轨,滑轨上设有用于与伸缩架的上端的其他铰接轴滑动配合的滑槽。
[0014]本技术提供的西林瓶生产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西林瓶生产线,接瓶网带对制瓶机上转移来的西林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理瓶装置对西林瓶进行轴线调整的同时,还能对废瓶进行剔除,接着利用摆臂将西林瓶转移至检测装置上实现西林瓶的单列排布,便于对西林瓶进行逐个检测,并利用伸缩架缩小西林瓶之间的间距,最终通过机械手将西林瓶装入盒体中,该生产线布设合理,省去了人工调整西林瓶位置再进行检测或装盒的繁琐,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西林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理瓶装置和摆臂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检测装置的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装盒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转动盘的C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制瓶机;2、接瓶网带;3、理瓶装置;31、第一传送链;32、理瓶杆; 33、工业相机;34、光源;4、检测装置;41、摆臂;411、旋转件;412、转轴;413、第一吸嘴;42、第二传送链;43、探测头;44、举升件;45、托座;46、托轮;47、辅助轮;48、驱动轮;49、升降件;5、装盒装置;51、机械手;52、伸缩架;521、第一杆;522、第二杆;523、铰接轴;524、U型座;525、伸缩驱动件;526、第一连杆;527、第二连杆;53、第二吸嘴;54、滑轨;6、转动盘;61、承托座;62、辅助座;8、西林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西林瓶生产线进行说明。西林瓶生产线,包括制瓶机1、接瓶网带2、理瓶装置3、检测装置4、转动盘 6以及装盒装置5;接瓶网带2设置于制瓶机1的外侧,用于接取制瓶机1上的西林瓶8;理瓶装置3设置于接瓶网带2的出口端,用于接取西林瓶8并剔除废瓶;检测装置4设置于理瓶装置3的出口端,检测装置4与理瓶装置3之间设有用于转移西林瓶8至检测装置4上的摆臂41,摆臂41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吸附并水平旋转西林瓶8的第一吸嘴413;转动盘6设置于检测装置4的出口端外侧,用于承托盒体;装盒装置5设置于检测装置4的出口端,设有机械手51和位于机械手51下方且用于水平聚拢西林瓶8的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西林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瓶机;接瓶网带,设置于所述制瓶机的外侧,用于接取所述制瓶机上的西林瓶;理瓶装置,设置于所述接瓶网带的出口端,用于接取所述西林瓶并剔除废瓶;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理瓶装置的出口端,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理瓶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转移西林瓶至检测装置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吸附并水平旋转所述西林瓶的第一吸嘴;转动盘,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出口端外侧,用于承托盒体;以及装盒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机械手和位于所述机械手下方且用于水平聚拢所述西林瓶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第二吸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林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主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件,所述第一吸嘴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林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瓶装置包括:两个第一传送链,位于所述接瓶网带的出口端;以及若干个理瓶杆,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走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传送链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理瓶杆之间设有用于滤除废瓶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西林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上方且与所述摆臂上下对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林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链,用于接收并传送所述摆臂转移的所述西林瓶;探测头,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亚恒张玉华郝存明赵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