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01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夹取机构、图像识别单元、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夹取机构,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也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后端,所述转向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前端,所述驱动轮组和所述转向轮组均可前后伸缩;通过所述夹取机构清理体积较大的垃圾,从而使庭院干净整洁,并且通过所述驱动轮组和所述转向轮组进行伸缩,自调节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与庭院地面的高度差,以适应不同复杂的地形。复杂的地形。复杂的地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地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扫地机器人主要用于室内清扫,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环境较为简单的家庭使用,但并不适用于农村庭院使用,由于农村庭院的地形较为复杂,高低不平,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一般通过小型清扫刷与吸尘滚刷配合清扫,但对地形复杂的农村庭院的清洁效果不佳,并且容易在清扫过程中被地形所限制,不能全面的清扫庭院的所有位置。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可自动上下调节高度,可自适应复杂地形,可清扫体积较大的垃圾。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夹取机构、图像识别单元、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夹取机构,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也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后端,所述转向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前端,所述驱动轮组和所述转向轮组均可前后伸缩。
[000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夹取机构包括两个夹臂,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槽,所述夹臂与所述摆动槽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臂可相对开合。
[0008]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夹臂包括翻折机构、连杆和夹料爪,所述翻折机构与所述摆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翻折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可上下翻动,所述夹料爪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端部。
[000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夹料爪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夹槽。
[0010]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储蓄腔,所述储蓄腔的前端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槽底往所述储蓄腔倾斜。
[001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储蓄腔的顶部设置有可翻合的盖板。
[001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个驱动后轮,所述转向轮组包括两个转向前轮,所述驱动后轮和所述转向前轮相对呈八字形倾斜。
[001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驱动后轮包括第一滑轨、传动块和驱动轮,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连;所述转向前轮包括第二滑轨、转向块和转向轮,所述转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转向轮与所述转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轮可往所述转向块的两侧摆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连。
[001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吸尘机构和扫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与所述储蓄腔连通,所述扫尘机构位于所述吸尘机构的前方,且与所述机
器人本体转动连接。
[001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边缘设置有若干防撞到位单元。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通过所述夹取机构清理体积较大的垃圾,从而使庭院干净整洁,并且通过所述驱动轮组和所述转向轮组进行伸缩,自调节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与庭院地面的高度差,以适应不同复杂的地形。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机器人本体、2

夹取机构、3

图像识别单元、4

防撞到位单元、5

驱动轮组、6

转向轮组、7

扫尘机构、8

吸尘机构、11

摆动槽、12

储蓄腔、13

导滑槽、14

盖板、21

夹臂、51

驱动后轮、61

转向前轮、211

翻折机构、212

连杆、213

夹料爪、214

夹槽、511

第一滑轨、512

传动块、513

驱动轮、611

第二滑轨、612

转向块、613

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专利技术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夹取机构2、图像识别单元3、驱动轮组5和转向轮组6,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夹取机构2,所述图像识别单元3也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所述驱动轮组5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后端,所述转向轮组6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前端,所述驱动轮组5和所述转向轮组6均可前后伸缩;所述图像识别单元3用于识别地形与垃圾。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在实际使用时,当所述图像识别单元3识别地面上存有体积较大的垃圾时,所述机器人本体1驱动所述夹取机构2闭合,将垃圾夹紧在所述夹取机构2上,并将垃圾运送至预设地点进行处理,当所述图像识别单元3识别地形较高或较低时,所述机器人本体1分别控制所述驱动轮组5和所述转向轮组6自适应伸缩,以调节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与地面的相对高度,防止扫地机器人因地形问题而限制其活动范围,当所述图像识别单元3识别前面具有障碍物时,所述机器人本体1控制所述驱动所述转向轮组6转向,从而使所述机器人本体1绕开障碍物;通过所述夹取机构2清理体积较大的垃圾,从而使庭院干净整洁,并且通过所述驱动轮组5和所述转向轮组6进行伸缩,自调节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与庭院地面的高度差,以适应不同复杂的地形。
[0025]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夹取机构2包括两个夹臂21,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槽11,所述夹臂21与所述摆动槽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臂21可相对
开合;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设置有电机(未在图中示出),所述夹臂21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槽11呈扇形,所述夹臂21沿所述摆动槽11摆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槽11的圆心角为90
°
,所述夹臂21的摆幅在0
°
至90
°
之间。
[0026]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夹臂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夹取机构、图像识别单元、驱动轮组和转向轮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夹取机构,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也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后端,所述转向轮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前端,所述驱动轮组和所述转向轮组均可前后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两个夹臂,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槽,所述夹臂与所述摆动槽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臂可相对开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包括翻折机构、连杆和夹料爪,所述翻折机构与所述摆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翻折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可上下翻动,所述夹料爪设置在所述连杆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爪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储蓄腔,所述储蓄腔的前端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槽底往所述储蓄腔倾斜。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艳丁犇冯泽君柳淦元连佳生许继源李颖陈潇跃赖华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