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18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两个支脚,所述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横板,且横板顶部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主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竖杆、转盘、半圆盘与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底部的两端安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间歇性的活动机构实现对设备周围情况的全方位探测,不仅提高探测范围,且增强了探测信号的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用
,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简称UAV,指不载有操作人员可以自主飞行或遥控驾驶的飞行器。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具有三个及以上旋翼轴的特殊的无人驾驶直升机。其通过每个轴上的电动机转动,带动旋翼,从而产生升推力。旋翼的总距固定,而不像一般直升机那样可变。通过改变不同旋翼之间的相对转速,可以改变单轴推进力的大小,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运行轨迹。
[0003]现有的专利号为CN11111480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对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检测效果差、检测的范围小,且在无人机转向过程中避障装置难以及时感应到障碍物等问题,但其存在实现对障碍物的探测的方式过于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对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进行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本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间歇性的活动机构实现对设备周围情况的全方位探测,不仅提高探测范围,且增强了探测信号的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两个支脚,所述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横板,且横板顶部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主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竖杆、转盘、半圆盘与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底部的两端安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四周壳壁上均开设有槽孔,且槽孔中安装有通孔板,每个所述槽孔的下方设有位于壳体壳壁上的透明板。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横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焊接有半圆盘与竖杆,所述半圆盘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盘。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盘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回形槽,且竖杆滑动连接于回形槽中,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传动轴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的上方设有位于转轴上的扇叶,所述壳体的底部壳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中螺纹连接有底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通过安装壳体、支脚、底盖、透明板、横板、控制器主体、电机、活动机构、竖杆、转盘、半圆盘、限位盘、安装板、激光雷达传感器和通孔板等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间歇性的活动机构实现对设备周围情况的全方位探测,不仅提高探测范围,且增强了探测信号的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的壳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的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壳体;2、支脚;3、底盖;4、透明板;5、横板;6、控制器主体;7、电机;8、活动机构;81、竖杆;82、转盘;83、半圆盘;84、限位盘;9、安装板;10、激光雷达传感器;11、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两个支脚2,壳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3,壳体1的内部设有横板5,且横板5顶部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主体6,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机构8,活动机构8包括有竖杆81、转盘82、半圆盘83与限位盘84,限位盘84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底部的两端安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10。
[002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四周壳壁上均开设有槽孔,且槽孔中安装有通孔板11,每个槽孔的下方设有位于壳体1壳壁上的透明板4。
[00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横板5上。
[00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上安装有转盘82,且转盘82的顶部焊接有半圆盘83与竖杆81,半圆盘8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盘84。
[00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盘84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回形槽,且竖杆81滑动连接于回形槽中,横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传动轴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
[002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转盘82、半圆盘83与竖杆81的旋转,当竖杆81与限位盘84上的回形槽相接触后带动限位盘84进行旋转,进而实现限位盘84的间歇性转动。
[00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动机构8的上方设有位于转轴上的扇叶,壳体1的底部壳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中螺纹连接有底盖3。
[0027]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器主体6实现对电机7与激光雷达传感器10的控制,当设备进行使用时,通过控制器主体6启动电机7,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扇叶与活动机构8的
运动,带动安装板9进行间歇性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激光雷达传感器10进行旋转,通过控制器主体6启动激光雷达传感器10,从而实现对设备四周情况探测,电机7带动扇叶的旋转实现对壳体1内部的散热,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当设备出现问题时,通过底盖3方便对壳体1内部的结构进行维护。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两个支脚(2),所述壳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盖(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横板(5),且横板(5)顶部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主体(6),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机构(8),所述活动机构(8)包括有竖杆(81)、转盘(82)、半圆盘(83)与限位盘(84),所述限位盘(84)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底部的两端安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四周壳壁上均开设有槽孔,且槽孔中安装有通孔板(11),每个所述槽孔的下方设有位于壳体(1)壳壁上的透明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