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93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3
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合金浇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提高脱模可靠性的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中,通过在模具上开设连通模腔的通孔一,滚筒上开设通孔二,便于将顶杆伸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常规状态下,用于顶住封闭模型,便于浇注成型;脱模时,顶杆顶出产品,脱模可靠,然后,在弹簧作用下进行复位动作;通过设置联动条,便于将成排设置的触头形成整体,便于通过联动条带动整体动作,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操作,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高温合金浇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高温合金浇注(即硅铁、硅锰、金属硅、高碳铬铁、硅铬等)是通过在地面开设地模,然后将台包内的高温液态物倒入地模进行冷却,冷却后用车间行车吊起运至破碎车间进行人工铁锤砸成规格尺寸的块状,或冷却后用车间行车吊起运至包装破碎车间用破碎机进行破碎成规格尺寸的块状。
[0003]两种破碎方式均存在以下缺点:
[0004]一、人工多,增加了劳动时间和强度;
[0005]二、破碎后的产品规格尺寸大小不一,无法控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6]三、浪费大,产品规格尺寸达不到使用要求,造成下游使用时熔炼电耗高,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0007]四、采用地模浇注,产品偏析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0008]本申请人于2019年10月2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2865119.2,名称为“设备冷却装置及包含设备冷却装置的高温浇注流水线”,其在模具浇注后,通过敲击机构敲击滚筒进行模具的脱模动作,存在粘模、脱模不可靠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提高脱模可靠性的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模具呈圆弧形,所述模具设在滚筒的内壁,所述模具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模腔;
[0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压组件、若干脱模组件和若干联动条,所述脱模组件与模腔一一对应,r/>[0012]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顶杆、弹簧和触头,
[0013]所述模腔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一,所述滚筒上设有与通孔一相对应且孔径相同的通孔二,所述顶杆用于伸入通孔一、通孔二和模腔内,
[0014]所述触头设在顶杆位于滚筒外侧的一端;
[0015]所述弹簧套设在顶杆上,所述弹簧位于触头和滚筒之间;
[0016]所述联动条连接在成排设置的触头上;
[0017]所述辊压组件设在平台上、位于滚筒的上方,
[0018]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一对机架、摆动梁、凸轮轴和链条传动机构,一对机架平行设在平台上,所述摆动梁平行于凸轮轴,所述摆动梁的端口和凸轮轴的端口之间通过横架连接,所述横架的中间底部铰接连接在机架上,
[0019]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电动机设在摆动梁上,
所述从动链轮设在凸轮轴上,所述电动机驱动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凸轮轴上间隔设有辊压轮,所述辊压轮在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轮槽,所述联动条用于设在轮槽内;
[0020]所述横架位于摆动梁的一侧底部设有拉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机架上设有横杆,所述拉杆铰接连接在横架上,所述横杆上设有穿孔,所述拉杆位于穿孔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杆上、且位于横杆的下方,所述拉杆为螺纹杆,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锁紧复位弹簧的螺母。
[0021]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中间设有挡圈,所述导向套的一端伸入通孔二内,所述挡圈位于滚筒的外侧,所述弹簧套从导向套的另一端套入、且接触挡圈;
[0022]所述顶杆伸入导向套内。
[0023]所述顶杆包括同轴心的杆体一和杆体二,所述杆体一的直径大于杆体二的直径,所述杆体一的直径大于导向套的内孔孔径,所述杆体二位于导向套内。
[0024]本技术在工作中,通过在模具上开设连通模腔的通孔一,滚筒上开设通孔二,便于将顶杆伸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常规状态下,用于顶住封闭模型,便于浇注成型;脱模时,顶杆顶出产品,脱模可靠,然后,在弹簧作用下进行复位动作;
[0025]通过设置联动条,便于将成排设置的触头形成整体,便于通过联动条带动整体动作,方便可靠。
[0026]辊压动作时,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动作,电动机驱动主动链轮,由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连接链条,便于带动凸轮轴旋转动作,由于凸轮轴上设置间隔的辊压轮,通过辊压轮带动联动条动作,联动条带动顶杆动作,便于模具脱模动作。
[0027]本技术方便操作,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辊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31]图4是图2的左视图,
[0032]图5是滚筒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7是脱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是模具,2是滚筒,3是模腔,
[0036]4是脱模组件,41是顶杆,411是杆体一,412是杆体二,42是弹簧,43是触头,
[0037]51是通孔一,52是通孔二,6是导向套,7是挡圈,
[0038]8是辊压组件,
[0039]81是机架,82是摆动梁,83是凸轮轴,84是横架,85是电动机,86是主动链轮,87是从动链轮,88是辊压轮,
[0040]91是拉杆,92是复位弹簧,93是横杆,94螺母;
[0041]10是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技术如图1

7所示,所述模具1呈圆弧形,所述模具1设在滚筒2的内壁,所述模具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模腔3;
[0043]还包括辊压组件8、若干脱模组件和若干联动条,所述脱模组件与模腔一一对应,
[0044]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顶杆41、弹簧42和触头43,
[0045]所述模腔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一51,所述滚筒上设有与通孔一相对应且孔径相同的通孔二52,所述顶杆用于伸入通孔一、通孔二和模腔内,
[0046]所述触头设在顶杆位于滚筒外侧的一端;
[0047]所述弹簧42套设在顶杆上,所述弹簧42位于触头和滚筒之间;
[0048]所述联动条连接在成排设置的触头上;
[0049]所述辊压组件8设在平台10上、位于滚筒的上方,
[0050]所述辊压组件8包括一对机架81、摆动梁82、凸轮轴83和链条传动机构,一对机架平行设在平台上,所述摆动梁平行于凸轮轴,所述摆动梁的端口和凸轮轴的端口之间通过横架84连接,所述横架的中间底部铰接连接在机架上,
[0051]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85、主动链轮86和从动链轮87,所述电动机设在摆动梁上,所述从动链轮设在凸轮轴上,所述电动机驱动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凸轮轴上间隔设有辊压轮88,所述辊压轮在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轮槽,所述联动条用于设在轮槽内;
[0052]所述横架位于摆动梁的一侧底部设有拉杆91和复位弹簧92,所述机架上设有横杆93,所述拉杆铰接连接在横架上,所述横杆上设有穿孔,所述拉杆位于穿孔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杆上、且位于横杆的下方,所述拉杆为螺纹杆,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锁紧复位弹簧的螺母94。
[0053]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浇注模具辊压脱模设备,所述模具呈圆弧形,所述模具设在滚筒的内壁,所述模具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压组件、若干脱模组件和若干联动条,所述脱模组件与模腔一一对应,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顶杆、弹簧和触头,所述模腔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一,所述滚筒上设有与通孔一相对应且孔径相同的通孔二,所述顶杆用于伸入通孔一、通孔二和模腔内,所述触头设在顶杆位于滚筒外侧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顶杆上,所述弹簧位于触头和滚筒之间;所述联动条连接在成排设置的触头上;所述辊压组件设在平台上、位于滚筒的上方,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一对机架、摆动梁、凸轮轴和链条传动机构,一对机架平行设在平台上,所述摆动梁平行于凸轮轴,所述摆动梁的端口和凸轮轴的端口之间通过横架连接,所述横架的中间底部铰接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电动机设在摆动梁上,所述从动链轮设在凸轮轴上,所述电动机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辛其朱昭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奇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