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如法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34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出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靠上设置有圆槽,圆槽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托板上端活动连接有铸件,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靠右设置有方孔一,方孔一内部活动插接有顶杆,壳体右端活动插接有推杆。通过往复左右拉动推杆,推杆带动顶块向左移动,顶块每向左移动依次,会顶到滚轮外侧,使得滚轮带动顶杆上升一个单位,且角齿上升一个单位后挂在活动杆的右端,在顶杆上升的过程中,顶杆带动活动杆危速上升,避免了活动杆上升过快使得铸件出现损坏,从而达到了使用安全、采用柔性冲击的出料方式保证铸件的精度、操作简单的效果。操作简单的效果。操作简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出料
,具体为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胚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胚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是精密工具,相撞复杂,承受胚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传统的模具的出料工装需要人工操作,无法实现自动出料由于产品的凹模紧紧挤压在一起,人工出料方式非常困难,耗时费力,出料效率低,此外,个别的一些辅助出料的工装一般在模具内进行人工出料,经常出现出料不够彻底,且结构不可靠,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也给铸件的精度带来影响,甚至出现出料过程损坏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具备出料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采用柔性冲击的出料方式保证铸件的精度、结构可靠、大幅减少出料时人力的投入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模具出料方式出料效率低、操作复杂、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出料精度低、结构不可靠、出料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出料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采用柔性冲击的出料方式保证铸件的精度、结构可靠、大幅减少出料时人力的投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靠上设置有圆槽,圆槽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托板上端活动连接有铸件,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靠右设置有方孔一,方孔一内部活动插接有顶杆,壳体右端活动插接有推杆,推杆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顶块,固定块内部靠左设置有方孔二,方孔二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壳体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块左边固定连接有支板,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内部靠右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壳体右端中间设置有滑轨,滑轨内部活动插接有预紧杆,预紧杆外侧且位于壳体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三,预紧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左端活动插接有滚球,活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曲轴。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一左端且位于壳体内部活动插接有托板,托板设置为“双开”式,便于导轮在上升时将可推动托板相互分离。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杆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外侧活动套接有滚轮,滚轮呈线性排列,便于在推动推杆时可将顶杆的上升高度进行微调。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杆左端靠上固定连接有角齿,且顶杆左端的角齿的朝向与活动杆右端的角齿朝向方向相反,便于活动杆可顶住每上升一个单位的顶杆。
[0012]优选的,所述弹簧二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设置为阶梯状且左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防止定位杆在工作中脱离固定框。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设置为“L”状,便于顶杆在上升的过程中可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活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且顶出板的两侧下方设置为倾斜状。
[0014]优选的,所述曲轴外侧活动套接有导轮,导轮与托板下端的斜面相接触,且导轮的倾斜度与托板下端的斜度相匹配,导轮可将托板向两边顶出,便于铸件的出料工作。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通过往复左右拉动推杆,推杆带动顶块向左移动,顶块每向左移动依次,会顶到滚轮外侧,使得滚轮带动顶杆上升一个单位,且角齿上升一个单位后挂在活动杆的右端,在顶杆上升的过程中,顶杆带动活动杆危速上升,避免了活动杆上升过快使得铸件出现损坏,从而达到了使用安全、采用柔性冲击的出料方式保证铸件的精度、操作简单的效果。
[0018]2、该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通过在活动杆上升的过程,活动杆通过曲轴带动导轮向上移动,导轮通过向上挤压托板使得托板沿着圆槽向两边移动,弹簧一被压缩,此时托板与铸件下端不粘连,随着活动杆的继续上升,活动杆带动顶出板向上移动,顶出板将铸件顶出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向右拉动预紧杆,预紧杆带动压板向右移动,压板通过内部的磁铁的吸引力带动顶杆向右移动,使得角齿之间相互分离,顶杆复位,从而达到了出料效率高、结构可靠、大幅减少出料时人力的投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全剖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壳体与导轮的连接关系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顶杆与滚轮的连接关系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推杆与定位杆的连接关系图。
[0023]图中:1、壳体;2、圆槽;3、弹簧一;4、托板;5、铸件;6、固定块;7、方孔一;8、顶杆;9、固定轴;10、滚轮;11、推杆;12、顶块;13、方孔二;14、活动杆;15、角齿;16、支板;17、固定框;18、弹簧二;19、定位杆;20、滑轨;21、预紧杆;22、弹簧三;23、压板;24、滚球;25、顶出板;26、曲轴;27、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4,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靠上设置有圆槽2,圆槽2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弹簧一3左端且位于壳体1内部活动插接有托板4,托板4设置为“双开”式,便于导轮27在上升时将可推动托板4相互分离,托板4上端活动连
接有铸件5,壳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内部靠右设置有方孔一7,方孔一7内部活动插接有顶杆8,顶杆8左端靠上固定连接有角齿15,且顶杆8左端的角齿15的朝向与活动杆14右端的角齿15朝向方向相反,便于活动杆14可顶住每上升一个单位的顶杆8,顶杆8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9,固定轴9外侧活动套接有滚轮10,滚轮10呈线性排列,便于在推动推杆11时可将顶杆8的上升高度进行微调,壳体1右端活动插接有推杆11,推杆11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顶块12,固定块6内部靠左设置有方孔二13,方孔二13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设置为“L”状,便于顶杆8在上升的过程中可带动活动杆14向上移动,活动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25,且顶出板25的两侧下方设置为倾斜状,壳体1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块6左边固定连接有支板16,推杆11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固定框17内部靠右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弹簧二18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定位杆19设置为阶梯状且左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防止定位杆19在工作中脱离固定框17,壳体1右端中间设置有滑轨20,滑轨20内部活动插接有预紧杆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靠上设置有圆槽(2),圆槽(2)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托板(4)上端活动连接有铸件(5),壳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内部靠右设置有方孔一(7),方孔一(7)内部活动插接有顶杆(8),壳体(1)右端活动插接有推杆(11),推杆(11)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顶块(12),固定块(6)内部靠左设置有方孔二(13),方孔二(13)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14),壳体(1)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块(6)左边固定连接有支板(16),推杆(11)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固定框(17)内部靠右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壳体(1)右端中间设置有滑轨(20),滑轨(20)内部活动插接有预紧杆(21),预紧杆(21)外侧且位于壳体(1)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三(22),预紧杆(21)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3),压板(23)左端活动插接有滚球(24),活动杆(14)左端固定连接有曲轴(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性冲击的模具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3)左端且位于壳体(1)内部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如法
申请(专利权)人:代如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