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10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所述打捞装置可包括:上接头、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磁环、母锥和铣鞋,其中,上接头下端与筒体上端连接,并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筒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筒体的下端面为内斜面,内斜面底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翼齿排,每个第一刀翼齿排上都安装有多颗切削齿;母锥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靠近所述内斜面的一侧;磁环位于母锥的上端,并能够在第二腔体内做轴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一次性完成切削、造扣或卡持和磁吸活动垫环的打捞作业,解除故障处置的技术瓶颈,可最大限度降低活动垫环故障带来的技术瓶颈,尽可能避免填井侧钻可能,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约生产成本。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作业钻具故障打捞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寻油找气面对更深更广地层,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其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果在钻井复杂地质结构过程中,钻柱发生故障倒扣打捞受工具或井下条件限制时,只能采用磨铣方式来改变鱼顶形状或结构以进行下步作业。磨铣钻具结构到短小光滑的工具残余时,其残骸部分存在于钻具内台阶上,其下端面与接头内台阶上端面接触,相互间摩擦系数非常小,在磨鞋与钻具之间形成“垫环”,并且随磨鞋的转动而转动,即便使用高转速来实现速差磨铣,其收效甚微,阻碍磨铣作业顺利进行,以致造成磨铣作业停顿,给钻井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油气井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捞出活动垫环的打捞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所述打捞装置可包括:上接头、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磁环和母锥,其中,上接头的下端与筒体的上端相连接,并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筒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筒体的下端面为内斜面,内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翼齿排,每个第一刀翼齿排上都安装有多颗切削齿;母锥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靠近所述内斜面的一侧;磁环位于母锥的上端,并能够在第二腔体内做轴向滑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的下端与筒体的上端可以丝扣连接
[0006]进一步地,母锥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腔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轴线。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共轴线。
[0008]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腔体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第一方向为所述上接头至所述筒体的方向。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邻近所述下端面的腔体壁上也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刀翼齿排,每个第二刀翼齿排上都安装有多颗切削齿。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翼齿排和第二刀翼齿排的数量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刀翼齿排和第二刀翼齿排相连接。再进一步地,第一刀翼齿排和第二刀翼齿排为一体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母锥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腔体,所述磁环可以为倒凸形结构,且所述磁环的凸起端朝向所述内斜面并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三腔体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磁环可以为耐高温磁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切削齿可以为合金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刀翼齿排的数量为3~8。
[0014]进一步地,筒体的下端可以为铣鞋结构,套铣完活动垫环外的金属壳体。
[0015]进一步地,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可应用于范围内钻柱故障磨铣作业遇活动垫环的打捞作业及工具制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一次性完成切削、造扣或卡持和磁吸活动垫环的打捞作业,解除磨铣作业遇活动垫环带来的磨铣作业技术瓶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活动垫环故障带来的损失,大大减少磨铣时间和下钻时间,尽可能避免填井侧钻可能,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活动垫环打捞装置的仰视图。
[002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双级扣,2

筒体、2a

第二腔体,3

磁环、3a

第四腔体,4

母锥、4a

第三腔体,5

合金齿,6

上接头、6a

第一腔体,7a

第一刀翼齿排、7b

第二刀翼齿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
[002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仰视图。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上接头6、筒体2、磁环3和母锥4,多组刀翼齿排,以及安装在每个刀翼齿排上的多个合金齿。
[0025]如图1所示,上接头6的下端与筒体2的上端相连接,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丝扣连接。上接头6可具有一个贯通的第一腔体6a,第一腔体6a可沿上接头6的轴向开设。
[0026]如图1所示,筒体2上端的内壁具有双级扣1。筒体2可具有一个贯通的第二腔体2a,第二腔体2a可沿筒体2的轴向开设,即分别在筒体2的上、下端面上形成了一个开口。筒体2的下端面可以为内斜面(也可称为凹斜面),凹斜面能够将落鱼引入装置的中心。
[0027]如图1所示,母锥4可以设置筒体2内壁的尾部,即第二腔体2a内靠近所述内斜面的一侧。母锥4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腔体4a。母锥4内丝扣能够对活动垫环进行卡持或造扣。
[0028]如图1所示,磁环3位于母锥4的上部,磁环3可以为倒凸形结构,即凸起端朝下。磁环3可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轴向段和第二轴向段,第一轴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轴向段的径向尺寸,即第二轴向段可以构成凸起段,同时,第一轴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母锥4上开口的径向尺寸,第二轴向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母锥4上开口的径向尺寸,即磁环3的凸起段能够插入到第三腔体4a中。磁环3能够在第二腔体2a内做上下滑动。磁环3也可具有轴向贯通
的第四腔体3a。第一腔体6a、第二腔体2a、第三腔体4a和第四腔体3a构成循环流道,满足井控作业需要、磨铣作业降温、起钻作业的钻井液向下流动等需求。
[0029]每组刀翼齿排可包括图2所述的第一刀翼齿排7a和第二刀翼齿排7b。如图2所示,4个第一刀翼齿排7a可对称设置在内斜面上,每个第一刀翼齿排上都安装有图1所示的多颗合金齿5,例如10~30颗,进一步地,多颗合金齿可等间距分布。第二刀翼齿排7b可设置在图1所示筒体2下开口的内壁上,第二刀翼齿排7b上都可安装有多颗合金齿。每组刀翼齿排的第一刀翼齿排7a和第二刀翼齿排7b可以为一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两个独立的部件。
[003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通过活动垫环打捞装置的工作过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1]利用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底部的凹斜面将落鱼引入中心,利于图1所示的四刀翼合金齿切削活动垫环外的非活动工具外壁,使活动垫环完全暴露在打捞装置内,利用刀翼顶端母锥内丝扣对活动垫环进行卡持或造扣,由于卡牢程度未知,潜在起钻过程中垫环掉落风险,为确保对垫环的成功打捞,在图1所示的母锥顶部采用厚度40~60mm耐高温磁铁吸附,例如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装置包括:上接头、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磁环和母锥,其中,上接头的下端与筒体的上端相连接,并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筒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筒体的下端面为内斜面,内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翼齿排,每个第一刀翼齿排上都安装有多颗切削齿;母锥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靠近所述内斜面的一侧;磁环位于母锥的上端,并能够在第二腔体内做轴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与筒体的上端丝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垫环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锥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腔体,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腔体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第一方向为所述上接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付华才王军邓辉胡诚卓云莱源古旭蒋洋江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