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层叠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85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0
第1层的光学厚度的层厚度分布具有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高达100nm的1A单调增加区域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大于100nm的1B单调增加区域,并且所述1B单调增加区域中的斜率1B相对于所述1A单调增加区域中的斜率1A的比1B/1A为大于0且小于0.8;第2层的光学厚度的层厚度分布具有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高达200nm的2A单调增加区域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大于200nm的2B单调增加区域,并且所述2B单调增加区域中的斜率2B相对于2A单调增加区域中的斜率2A的比2B/2A为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层叠膜


[0001]本公开涉及可以在可见光区域广泛地反射光的多层层叠膜。

技术介绍

[0002]其中折射率低的许多层和折射率高的许多层交替地层叠的多层层叠膜可以用作由于由层状结构引起的光学干涉而选择性地反射或透射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的光学干涉膜。进一步,通过沿厚度方向逐渐改变各层的膜厚度,或者通过将具有不同反射峰的膜粘贴在一起,此类多层层叠膜可以反射或透射宽波长范围内的光;获得与使用金属的膜一样高的反射率;并且用作金属光泽膜或反射镜。进一步,已知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拉伸此类多层层叠膜,该多层层叠膜也可以用作仅反射特定偏振分量的反射偏光膜;并且例如用作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提高构件等(专利文献(PTL)1~专利文献(PTL)4等)。
[0003]通常要求这些多层层叠膜在任意波长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反射率。然而,由于可以层叠的层数受到限制,因此在宽的反射波长范围内很难实现高反射率。另外,仅增加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可能导致其它反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引起光学品质问题。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PTL 1:JPH04

268505A
[0007]PTL 2:JPH09

506837A
[0008]PTL 3:JPH09

506984A
[0009]PTL 4;WO01/47711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另一方面,除了保持宽的反射波长范围以外,多层层叠膜可以要求具有高的偏光度。进一步,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时,上述多层层叠膜在整个膜中会具有微红色外观(颜色),并且可能需要同时减少这种微红色外观(颜色)。特别地,期望更小和更轻的多层层叠膜具有有限的层数;因此,在有限的厚度范围或有限的重量范围内,多层层叠膜需要满足上述要求。
[0012]本公开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多层层叠膜,其在保持宽的反射波长范围的同时,具有高的偏光度和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时减少的颜色。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包括以下实施方案。
[0015]1.一种多层层叠膜,其包括多层层叠体,其中包含第一树脂的双折射性的第1层和包含第二树脂的各向同性的第2层交替地层叠,
[0016]所述多层层叠膜由于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的层叠结构引起的光学干涉而能够
反射波长为380~780nm的光,
[0017]一系列所述第1层具有光学厚度的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为100nm以下的单调增加区域1A,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大于100nm的单调增加区域1B,并且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B的斜率1B相对于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A的斜率1A的比1B/1A为大于0且小于0.8,
[0018]一系列所述第2层具有光学厚度的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为200nm以下的单调增加区域2A,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大于200nm的单调增加区域2B,并且所述单调增加区域2B的斜率2B相对于所述单调增加区域2A的斜率2A的比2B/2A为0.8以上且1.5以下。
[0019]2.根据项1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0020]其中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A的平均光学厚度为65nm以上且85nm以下,并且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B的平均光学厚度为140nm以上且160nm以下。
[0021]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0022]其中所述单调增加区域2A的平均光学厚度为130nm以上且155nm以下,并且所述单调增加区域2B的平均光学厚度为250nm以上且290nm以下。
[0023]4.根据项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在法线入射时平行于反射轴偏振的光在380nm~780nm的波长范围的平均反射率为82%以上。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层叠膜,其在保持宽的反射波长范围的同时,具有高的偏光度和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时减少的颜色。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层层叠膜的层厚度分布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0027]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层层叠膜的透射轴和反射轴的透射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描述作为本公开的实例的实施方案。本公开决不限于以下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以适当的修改来实施。
[0029]在本说明书中,由“...~...”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括“~”之前和之后给出的数值作为下限和上限的范围。
[0030]多层层叠膜
[003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层层叠膜包括多层层叠体,其中包含第一树脂的双折射性的第1层和包含第二树脂的各向同性的第2层交替地层叠。该膜由于由第1层和第2层的层叠引起的光学干涉而可以反射可见光区域中的380~780nm的宽波长范围的光。该膜可以反射例如在400~760nm的波长范围内、并且优选在380~78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本公开中,短语“可以反射”或“能够反射”是指在膜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任意方向上,平行于该方向的偏振光在垂直入射时的平均反射率为50%以上。就各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而言,该反射率可以为50%以上、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还更优选82%以上,因此多层层叠膜保持宽的反射波长范围。
[0032]在本公开中,平均反射率为通过从100减去使用偏光膜测量设备(VAP7070S,由JASCO Corporation制造)确定的、在380~780nm的波长下的平均透射率而获得的值。
[0033]在本公开中,“主要由树脂组成”是指各层中的树脂占各层总质量的70质量%以上、优选80质量%以上、并且更优选90质量%以上。
[0034]为了实现此类反射特性,交替层的多层层叠体优选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双折射性的第1层和各向同性的第2层在厚度方向上交替地层叠,使得层叠的双折射性的第1层和各向同性的第2层的总数为30层以上,每个双折射性的第1层主要由第一树脂组成并且具有10~1000nm的膜厚度,并且每个各向同性的第2层主要由第二树脂组成并且具有10~1000nm的膜厚度。形成双折射层的树脂和形成各向同性层的树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们可以分别形成具有双折射性的层和具有各向同性的层即可。从容易制造膜的观点,两种树脂均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在本公开中,关于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将最大和最小之间的反射率差为0.1以上的层定义为双折射性的,并且将反射率差小于0.1的层定义为各向同性的。
[0035]层厚度分布
[003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层层叠膜通过具有各种光学厚度的第1层和第2层的层叠结构,可以反射宽波长范围的光。这是因为反射波长归因于构成多层层叠膜的各层的光学厚度。通常,多层层叠膜的反射波长由以下式1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层层叠膜,其包括多层层叠体,其中包含第一树脂的双折射性的第1层和包含第二树脂的各向同性的第2层交替地层叠,所述多层层叠膜由于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的层叠结构引起的光学干涉而能够反射波长为380~780nm的光,一系列所述第1层具有光学厚度的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为100nm以下的单调增加区域1A,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大于100nm的单调增加区域1B,并且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B的斜率1B相对于所述单调增加区域1A的斜率1A的比1B/1A为大于0且小于0.8,一系列所述第2层具有光学厚度的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包括其中最大光学厚度为200nm以下的单调增加区域2A,以及其中最小光学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大中西庸介渡部誉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薄膜解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