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组件及光学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64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膜组件,其包含薄玻璃一体型的偏振片,并且可以防止液晶单元的翘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组件包含: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光学膜、和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第2光学膜,该第1光学膜依次具备第1玻璃膜、第1粘接层、和第1偏振片,该第1偏振片具有第1起偏镜及第1保护膜,该第1玻璃膜的厚度为50μm~150μm,该第1保护膜的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该第1粘接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该第2光学膜具备第2偏振片,该第2偏振片具有第2起偏镜,该第2起偏镜的厚度为1μm~10μm。该第2起偏镜的厚度为1μm~10μm。该第2起偏镜的厚度为1μm~1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膜组件及光学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膜组件及光学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除了液晶单元的薄型、高精细化得到了发展以外,为了使界面具有多样性而在画面上搭载有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单元已被广泛用于从手机到信息显示器的广泛领域中。作为触摸传感液晶显示面板,一般而言是将具有传感功能的膜或玻璃层叠于偏振片上、并将被称为前面板的强化玻璃经由用于填补传感器表面的高度差的较厚的粘合层(OCA)配置于最表层而得到的显示面板。最近,从薄型化、轻质化的观点出发,已有将触摸传感器安装于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的被称为内置型液晶面板的出现。
[0003]另一方面,强化玻璃的薄型化得到了发展,但如果强化玻璃在300μm以下,则会因玻璃的压缩应力而发生自我破坏,因此薄型化存在界限。其中,虽然对使用了树脂的前面板的高硬度化进行了探讨,但实际情况是无法获得充分的硬度。因此,被称为薄玻璃的膜状玻璃作为液晶单元的前面板逐渐受到瞩目。薄玻璃具有可卷取成卷状、并且也可适用于卷对卷工艺的优点,已提出了与偏振片一体化而成的玻璃偏振片。/>[0004]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学膜组件,其包含: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光学膜、和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第2光学膜,该第1光学膜依次具备第1玻璃膜、第1粘接层、和第1偏振片,所述第1偏振片具有第1起偏镜及第1保护膜,该第1玻璃膜的厚度为50μm~150μm,该第1保护膜的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该第1粘接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该第2光学膜具备第2偏振片,所述第2偏振片具有第2起偏镜,该第2起偏镜的厚度为1μm~10μm。2.一种光学膜组件,其包含: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光学膜、和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第2光学膜,该第1光学膜依次具备第1玻璃膜、第1粘接层、和第1偏振片,所述第1偏振片具有第1起偏镜及第1保护膜,该第1玻璃膜的厚度为50μm~150μm,该第1保护膜的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该第1粘接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该第2光学膜依次具备第2偏振片、第2粘接层、和第2玻璃膜,所述第2偏振片具有第2起偏镜,该第2玻璃膜的厚度为20μm~150μm,该第2粘接层的弹性模量为1GPa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组件,其中,所述第1偏振片具有方形形状,该方形形状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1起偏镜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短边基本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组件,其中,所述第2偏振片具有方形形状,该方形形状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2起偏镜的吸收轴方向与该长边基本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组件,其中,所述第1偏振片具有方形形状,该方形形状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1起偏镜的吸收轴方向与该长边基本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膜组件,其中,所述第2偏振片具有方形形状,该方形形状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2起偏镜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短边基本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组件,其中,所述第1保护膜至少配置于该第1起偏镜的所述第1粘接层侧。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重毅稻垣淳一佐藤启介杉野晶子川满昇一岸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