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8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由辅具本体和设置在辅具本体两端的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和手持部分和构成,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的避空端子孔插接,线束端连接器能够与公端连接器插接,并以锁紧机构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可使用与线束连接器安装空间不足且连接器有避空端子的场合;利用连接器避空的端子孔及具体的安装空间,设计的辅具可以通过插入连接器避空的孔内从而可以定向的移动连接器在狭小空间内按装配路径移动从而达到装配的目的;档线束连接器与目标连接器连接后,两个连接器通过自锁结构锁紧,可将辅具从避空的端子孔中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具,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
技术介绍
线束连接器的使用在工业产品及电气产品中必不可少,在汽车行业中使用更为普遍,需要装配约上百个线束连接器。现有线束连接器装配基本都是手动装配,目前没有使用到辅具的情况。如果存在装配空间狭小等情况时,需要熟练工人装配或者被迫改变原设计结构,将连接部分通过多加一段线束引到方便装配的位置。但是,这种情况下又需要增加更多的连接器固定结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扎带安装辅具,包括套筒,所述的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上开有横贯的扎带卡槽,另一端连接有接杆。辅具的使用代替了线束扎带的手工装配,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手工装配不到位的现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但是,安装辅具安装对象为约束线束走向的扎带,不涉及线束连接器本身。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利用连接器壳体的形状特征设计夹持、导向等结构进行安装辅助。但是,所述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为利用线束连接器结构特点设计夹持、导向的结构进行安装线束连接器的辅具,该辅具不针对利用避空的端子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以克服生产线上因装配空间狭小导致线束连接器装配困难或无法装配,且现有安装辅具不针对利用避空的端子孔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由辅具本体、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构成,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分别设置在辅具本体的两端;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具有多个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母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匹配的凸起;所述线束端连接器6能够与公端连接器7插接,并以锁紧机构锁紧;所述辅具本体由本体Ⅰ3、本体Ⅱ4和本体Ⅲ5连接组成;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均成钝角。进一步到,所述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的角度均为135°。进一步地,所述辅具本体、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避空端子孔插接。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3个,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2呈E形。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从线束端连接器6的避空端子孔拔出的力小于两个连接器的锁紧力。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端连接器包括八个端子孔61。更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三个端子孔61使用,上部五个端子孔61避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可使用与线束连接器安装空间不足且连接器有避空端子的场合;2、利用连接器避空的端子孔及具体的安装空间,设计的辅具可以通过插入连接器避空的孔内从而可以定向的移动连接器在狭小空间内按装配路径移动从而达到装配的目的;3、档线束连接器与目标连接器连接后,两个连接器通过自锁结构锁紧,可将辅具从避空的端子孔中拔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线束端连接器的结构图;图2是公端连接器及其所处的零部件及装配环境示意图;图3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的结构图;图4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插入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的状态图;图5是通过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进行安装的状态图。图中,1.与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2.手持部分3.本体Ⅰ4.本体Ⅱ5.本体Ⅲ6.线束端连接器7.公端连接器61.端子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线束端连接器:下部三个端子孔61使用,上部五个端子孔61避空。如图2所示,公端连接器:所处环境狭小,手无法触及。如图3-图5所示,本技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由辅具本体、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构成。所述辅具本体、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为一体成型。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分别设置在辅具本体的两端;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呈E形,具有多个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的避空端子孔匹配的凸起。具体地,所述凸起为3个,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的避空端子孔插接匹配。所述手持部分2能够将推动线束端连接器6连同线束一同推向公端连接器7处,直至连接器连接好并且锁紧机构锁紧。所述辅具本体由本体Ⅰ3、本体Ⅱ4和本体Ⅲ5连接组成;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均成钝角,有利于线束端连接器6向公端连接器7靠近时,避让临近的零部件。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为135°。所述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从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拔出的力小于两个连接器的锁紧力。安装:本技术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的使用场合包括线束及连接器(所述线束端连接器为母端连接器,存在避空端子孔),公端连接器及其所在的部件本体(公端连接器处在狭小空间导致无法直接用手去插接装配)。该辅具具有和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匹配的结构,在装配前先将辅具与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插接匹配,然后手持辅具,将连接器连同线束一同推向公端连接器处,只至连接器连接好并且锁紧机构锁紧,此时再拔出辅具(该辅具从避空端子孔拔出的力小于两个连接器的锁紧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其特征在于:由辅具本体、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构成;/n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分别设置在辅具本体的两端;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具有多个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的避空端子孔匹配的凸起;所述线束端连接器(6)能够与公端连接器(7)插接,并以锁紧机构锁紧;/n所述辅具本体由本体Ⅰ(3)、本体Ⅱ(4)和本体Ⅲ(5)连接组成;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均成钝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其特征在于:由辅具本体、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构成;
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和手持部分(2)分别设置在辅具本体的两端;所述线束端连接器避空端子孔配合部(1)具有多个能够与线束端连接器(6)的避空端子孔匹配的凸起;所述线束端连接器(6)能够与公端连接器(7)插接,并以锁紧机构锁紧;
所述辅具本体由本体Ⅰ(3)、本体Ⅱ(4)和本体Ⅲ(5)连接组成;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均成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Ⅰ(3)和本体Ⅱ(4)之间,以及本体Ⅱ(4)和本体Ⅲ(5)之间的角度均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连接器安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本体、连接器避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占海秦臻郝能伟姜淑娟张益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