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0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壳体,所述调节腔的两侧侧壁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贯穿接线壳体的侧壁与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侧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紧板和接线端主体,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两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断路器壳体的内腔对应挡板的位置设有除湿槽,所述除湿槽内设有防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潮湿环境下,可利用防潮板吸水防潮,增强密封效果,便于更换防潮板,接线组件对导线的连接效果更好,避免使用过程中导线从本装置上掉落,增加本装置的接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领域为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现有的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线路从断路器上掉落,影响断路器的接线效果,同时现有的断路器应用在潮湿场合时,会导致电气元件很快失效,导致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壳体,所述接线壳体的内部两侧均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调节腔的一侧设有接线通孔,所述调节腔的两侧侧壁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所述接线壳体的两侧侧壁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贯穿接线壳体的侧壁与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与调节腔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滑槽配合使用,两侧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紧板和接线端主体,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两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断路器壳体的内腔对应挡板的位置设有除湿槽,所述除湿槽内设有防潮板。优选的,所述除湿槽外侧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设有防水透气膜。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侧一端边缘设有磁性胶条。优选的,所述调节钮的外侧表面设有十字型形凹槽。优选的,所述夹紧板和接线端主体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呈齿条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将导线插入接线通孔,使用者对调节钮进行旋转,调节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由于移动块两侧的凸起与滑槽配合使用,对移动块进行了限位,因此双向螺纹杆转动时能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移动块相对移动,以此通过夹紧板和接线端主体夹紧从导线接线通孔插入的导线,通过防潮板能够在潮湿环境下吸收断路器壳体内的水分,使断路器壳体内保持干燥,延长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可关闭电源后翻动挡板,对防潮板进行更换。本技术在潮湿环境下,可利用防潮板吸水防潮,增强密封效果,便于更换防潮板,接线组件对导线的连接效果更好,避免使用过程中导线从本装置上掉落,增加本装置的接线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线组件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断路器壳体、2-接线组件、201-接线壳体、202-调节腔、203-滑槽、204-接线通孔、205-双向螺纹杆、206-调节钮、207-移动块、208-夹紧板、209-接线端主体、210-凸起、3-挡板、4-除湿槽、5-防潮板、6-连接框、7-防水透气膜、8-磁性胶条、9-十字型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接线组件2,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接线壳体201,所述接线壳体20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调节腔202,所述调节腔202内的两侧设有滑槽203,所述调节腔202的一侧设有接线通孔204,所述调节腔202的两侧侧壁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205,所述接线壳体201的两侧侧壁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钮206,所述调节钮206贯穿接线壳体201的侧壁与双向螺纹杆205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另一端与调节腔20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207,所述移动块207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滑槽203配合使用,两侧所述移动块207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将导线插入接线通孔204,使用者对调节钮206进行旋转,调节钮206带动双向螺纹杆205转动,由于移动块207两侧的凸起与滑槽203配合使用,对移动块207进行了限位,因此双向螺纹杆205转动时能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移动块207相对移动,以此通过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夹紧从导线接线通孔204插入的导线,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两侧铰接有挡板3,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内腔对应挡板3的位置设有除湿槽4,所述除湿槽4内设有防潮板5,通过防潮板5能够在潮湿环境下吸收断路器壳体1内的水分,使断路器壳体1内保持干燥,延长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可关闭电源后翻动挡板3,对防潮板5进行更换。具体而言,所述除湿槽4外侧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框6,所述连接框6上设有防水透气膜7,通过连接框6上设置的防水透气膜7,能够防止水进入。具体而言,所述防水透气膜7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聚四氟乙烯具有水分无法通过的特点,有效保护内部部件,避免液体侵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防水的同时,允许空气顺利通过,可以有效散热;能够阻隔灰尘,具有防尘效果。具体而言,所述防潮板5由吸水树脂材质制成,用于潮湿环境下吸收断路器壳体1内的水分,使断路器壳体1内保持干燥,延长使用寿命。具体而言,所述挡板3的内侧一端边缘设有磁性胶条8,通过磁性胶条8保证挡板3与断路器壳体1之间的气密性,防止外部潮湿气体进入断路器壳体1内。具体而言,所述调节钮206的外侧表面设有十字型形凹槽9,方便使用者通过十字花螺丝刀对调节钮206进行转动。具体而言,所述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呈齿条状设置,通过齿条状设置的表面方便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夹紧导线。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将导线插入接线通孔204,使用者对调节钮206进行旋转,调节钮206带动双向螺纹杆205转动,由于移动块207两侧的凸起与滑槽203配合使用,对移动块207进行了限位,因此双向螺纹杆205转动时能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移动块207相对移动,以此通过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夹紧从导线接线通孔204插入的导线,通过防潮板5能够在潮湿环境下吸收断路器壳体1内的水分,使断路器壳体1内保持干燥,延长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可关闭电源后翻动挡板3,对防潮板5进行更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接线组件(2),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接线壳体(201),所述接线壳体(20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调节腔(202),所述调节腔(202)内的两侧设有滑槽(203),所述调节腔(202)的一侧设有接线通孔(204),所述调节腔(202)的两侧侧壁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205),所述接线壳体(201)的两侧侧壁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钮(206),所述调节钮(206)贯穿接线壳体(201)的侧壁与双向螺纹杆(205)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另一端与调节腔(20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207),所述移动块(207)的两侧设有凸起(210),所述凸起(210)与滑槽(203)配合使用,两侧所述移动块(207)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紧板(208)和接线端主体(209),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两侧铰接有挡板(3),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内腔对应挡板(3)的位置设有除湿槽(4),所述除湿槽(4)内设有防潮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接线组件(2),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接线壳体(201),所述接线壳体(20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调节腔(202),所述调节腔(202)内的两侧设有滑槽(203),所述调节腔(202)的一侧设有接线通孔(204),所述调节腔(202)的两侧侧壁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205),所述接线壳体(201)的两侧侧壁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钮(206),所述调节钮(206)贯穿接线壳体(201)的侧壁与双向螺纹杆(205)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另一端与调节腔(20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205)的两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207),所述移动块(207)的两侧设有凸起(210),所述凸起(210)与滑槽(203)配合使用,两侧所述移动块(207)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奇陈华昕杨旭李健李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欧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