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6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设于第一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插入至所述卡槽内;还包括:防晃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槽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度较小,体积较小的过欠压保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欠压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过欠压保护器。
技术介绍
过欠压保护器是指当线路中过电压和欠电压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并能自动检测线路电压,当线路中电压恢复正常时能自动闭合的装置。主要用于家庭及商场配电(单相AC230V,三相400V)线路中作为过电压、欠电压、断相、断零线保护用。现有技术中的过欠压保护器通常为36mm的宽度,此种规格的过欠压保护器基本采用左、右两半壳体的拼接结构,或者上、下两半壳体采用倒勾与卡槽配合的卡扣结构,此种卡扣结构设置的过欠压保护器其卡接点在的产品宽度方向,即位于接线端子附近。由于保护电器朝向更加精密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进一步降低过欠压保护器的宽度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此种30mm以下规格的过欠压保护器基本采用左、右两半壳体固定的方式,而无法采用传统的卡扣结构。技术人发现如采用传统的卡扣结构存在设计空间不足,则需要改变卡扣结构的位置,而卡扣位置改变会导致产品极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过欠压保护器的宽度较宽,体积庞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宽度较小,体积较小的过欠压保护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设于第一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插入至所述卡槽内;还包括:防晃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槽设置。可选的,所述防晃结构为与所述连接杆相抵接的防晃块。可选的,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插入的导向面。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上的四个,所述防晃结构位于同一侧壁上的至少两个连接杆之间。可选的,防晃结构的两侧分别抵接两连接杆的邻近面。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的一侧面向外凸伸成所述固定结构。可选的,还包括:接线空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接线组件,设于所述接线空间内,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至少两对接线端子。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接线空间内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位于每对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可选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具有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两个所述限位件交错设置;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且与所述限位件的位置相对应,并适于所述第一壳体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绝缘件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设于第一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插入至所述卡槽内;还包括:防晃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槽设置。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卡槽,和第二壳体可快速安装并连接成一体件。同时,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防晃结构,使得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成一体件时,连接杆上的固定结构与卡槽连接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了连接杆插入卡槽后的晃动,使得缩小了壳本体的宽度后,还避免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在缩小壳本体的宽度之后,连接杆与卡槽分开,影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开裂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插入的导向面,该导向面的设置,对连接杆的插入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连接杆插入至卡槽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的立体图;图2为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继电器和N极联结板布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本体;11-第一壳体;111-卡槽;12-第二壳体;121-连接杆;122-安装结构;13-容纳腔;14-容纳空间;2-接线组件;21-接线端子;22-接线座;3-绝缘件;4-限位件;5-限位槽;6-防晃结构;7-继电器;8-电路板;9-N极联结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111,设于第一壳体1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121,设于第二壳体12上,并在所述连接杆12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11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22,所述固定结构122插入至所述卡槽111内;还包括:防晃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且靠近所述卡槽11设置。该过欠压保护器利用了卡扣结构,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快速安装并连接成一体件。其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组成壳本体1。同时,通过在第一壳体11上设置防晃结构6,使得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成一体件时,连接杆121上的固定结构122与卡槽11连接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了连接杆121插入卡槽11后的晃动,使得缩小了壳本体1的宽度后,还避免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在缩小壳本体1的宽度之后,连接杆121与卡槽111分开,影响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开裂的问题。其中,卡槽111的设置的位置可以为绕第一壳体11的周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杆121的个数和位置只要和卡槽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卡槽(111),设于第一壳体(1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n连接杆(121),设于第二壳体(12)上,并在所述连接杆(12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11)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22),所述固定结构(122)插入至所述卡槽(111)内;/n防晃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且靠近所述卡槽(111)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槽(111),设于第一壳体(1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
连接杆(121),设于第二壳体(12)上,并在所述连接杆(12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11)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22),所述固定结构(122)插入至所述卡槽(111)内;
防晃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且靠近所述卡槽(1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结构(6)为与所述连接杆(121)相抵接的防晃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121)插入的导向面(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1)为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侧壁上的四个,所述防晃结构(6)位于同一侧壁上的至少两个连接杆(1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防晃结构(6)的两侧分别抵接两连接杆(121)的邻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欠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坤张红伟苏国俊张佳学郑彬李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