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开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1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压开关组件,包括壳体、开关本体和开关按钮。其中,开关本体设置于壳体内,且开关本体与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触点;开关按钮通过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与壳体可动地连接;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转轴、以及收容转轴的收容槽,收容槽沿着开关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方向延伸,并且转轴可沿收容槽移动。在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转轴沿收容槽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在收容槽内相对转动。进而可使得位于另一端的第二转轴组件中的转轴转动以限制开关按钮的另一端翘起,以提高翘板式开关组件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开关组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翘板式按压开关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开关的结构多种多样,在汽车仪表板总成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开关设计的美观性。汽车开关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按压式和旋转式。现有的按压开关要么采用底部弹簧或是顶杆回位,要么采用翘板结构,转轴设置在开关的中间位置,按压开关的两侧实现不同的电路导通。通常翘板开关结构在布置上,按压翘板的一边的话,另外一边肯定会翘起,这样势必要求运动空间大且影响外观美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开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翘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翘板式按压开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翘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包括壳体、开关本体和开关按钮;其中所述开关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触点;所述开关按钮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开关按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按压部,每个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可与对应的所述触点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两端的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其中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壳体可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转轴、以及收容所述转轴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沿着所述开关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转轴可沿所述收容槽移动;其中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沿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在所述收容槽内相对转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按压开关组件由于在开关按钮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开关按钮的一端按压时,位于另一端的第二转轴组件中的转轴转动以限制开关按钮的另一端翘起,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翘板式按压开关组件能够有效避免翘板式按压开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翘起的问题,以提高翘板式开关组件的美观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按钮上,所述下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收容槽形成于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中的一个上,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转轴嵌设于所述收容槽内;并且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在所述收容槽内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的外周表面与所述收容槽的端部内周表面贴合并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均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座上、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部,并且每个转轴组件的收容槽为形成于所述下连接座上的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每个所述按压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按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触点;并且当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一端的所述按压触点与所述开关本体上相应的触点抵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回复部件;其中所述回复部件位于所述开关本体内、相对于所述按压触点位于所述触点的另一侧;并且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所述回复部件抵接位于所述一端的所述触点并对所述触点施加回复力。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回复部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回复构件,并且每个所述回复构件在安装状态下均有预紧力。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回复部件;其中所述回复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回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上靠近所述触点的位置,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其中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所述回复部件抵接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并对所述连接杆施加回复力。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开关本体的触点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杆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壳体上与所述触点对应的位置设置导向槽,且连接杆部分设置有导向槽内,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杆能够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其工作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本体与壳体的内壁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按压开关组件的密封性更好。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压开关组件,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且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为0-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通过将连接杆的外壁面与导向槽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2mm,通过设置为这种方式,可使得连接杆在沿导向槽的内壁面滑动时更加通畅,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按压开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按压开关组件在未按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按压开关组件在按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按压开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导向槽;200:开关本体;300:开关按钮;310:连接杆;410:第一转轴组件;420:第二转轴组件;431:转轴;432:收容槽;510:上连接座;520:下连接座;600: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开关组件,包括壳体、开关本体和开关按钮;其中/n所述开关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触点;/n所述开关按钮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开关按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按压部,每个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可与对应的所述触点抵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按压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两端的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其中/n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壳体可动地连接;并且/n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转轴、以及收容所述转轴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沿着所述开关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转轴可沿所述收容槽移动;其中/n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沿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在所述收容槽内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开关组件,包括壳体、开关本体和开关按钮;其中
所述开关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开关按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触点;
所述开关按钮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开关按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按压部,每个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可与对应的所述触点抵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两端的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其中
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壳体可动地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转轴、以及收容所述转轴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沿着所述开关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转轴可沿所述收容槽移动;其中
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沿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在所述收容槽内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均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按钮上,所述下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其中
所述收容槽形成于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中的一个上,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转轴嵌设于所述收容槽内;并且
在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被按压时,位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的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在所述收容槽内相对移动,且另一个转轴组件的所述转轴的外周表面与所述收容槽的端部内周表面贴合并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的每个转轴组件的转轴均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座上、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部,并且每个转轴组件的收容槽为形成于所述下连接座上的通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