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18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包括粗调绕组、细调绕组、变压器铁芯和粗细调开关,变压器铁芯两柱上绕有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不同粗调绕组并联且首端引出作为一次电压输入端、尾端引出作为一次电压输出端,一次电压和二次电压尾端相同,粗细调开关上的输出点a引出做为二次电压首端,粗细调开关设有多个触头,其中粗调绕组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与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相连,细调绕组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细调引线与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相连,调压时开关粗调触头移动与任一粗调绕组触头接触,开关细调触头移动与任一细调绕组触头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压级数多,调压范围大,额定分接的阻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
技术介绍
在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的电源设备中要用到大电流试验变压器用于供电,所述大电流试验变压器需要满足多级(48级)不同电压的输出,且调压深度在0%~100%以上,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试验要求,另外还要满足额定分接的阻抗最小(接近零)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设备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调压级数多,调压范围大,额定分接的阻抗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包括粗调绕组、细调绕组、变压器铁芯和粗细调开关,所述变压器铁芯包括Ⅰ柱和Ⅱ柱,且所述Ⅰ柱和Ⅱ柱上均绕有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其中Ⅰ柱上的粗调绕组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并联且首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入端A、尾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出端X,二次电压输出端和一次电压输出端相同,所述粗细调开关上的输出点a引出做为二次电压输入端,所述粗细调开关设有粗调绕组触头、细调绕组触头、开关粗调触头和开关细调触头,所述粗调绕组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与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相连,所述细调绕组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细调引线与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相连,调压时所述开关粗调触头移动并与任一粗调绕组触头接触,所述开关细调触头移动并与任一细调绕组触头接触。所述粗调绕组包括四级绕组,所述粗细调开关上对应设有5个粗调绕组触头,所述细调绕组设有9个分接,所述粗细调开关上对应设有10个细调绕组触头。所述粗细调开关第一级锁死。所述粗调绕组设于对应细调绕组内侧,所述Ⅰ柱上的绕组均为左绕,所述Ⅱ柱上的绕组均为右绕。所述粗调绕组、细调绕组、变压器铁芯和粗细调开关均设于一个变压器壳体中,在所述变压器壳体上侧设有一次侧套管和二次侧套管。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使用时,一次电压U1为粗调绕组电压,是恒定的,二次电压U2为粗调绕组电压加上细调绕组的电压,可通过开关粗调触头和开关细调触头移动实现调整,调压级数多(48级)且调压范围大(0%~100%以上)。2、本技术当开关细调触头滑到图2位置时,细调绕组不参与变压器运行,使额定分接下一次电压和二次电压相等且流过粗调绕组的电流为零,粗调绕组电漏抗和损耗均为零,满足额定分接的阻抗最小(接近零)的要求。3、本技术实现了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性能要求,同时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绕于变压器铁芯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与粗细调开关的接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次引线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二次引线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套管布置示意图。其中,1为一级粗调绕组,2为二级粗调绕组,3为三级粗调绕组,4为四级粗调绕组,5为细调绕组,6为开关细调触头,7为开关粗调触头,8为粗调绕组,9为二次侧套管,10为变压器铁芯,11为粗细调开关,12为一次尾端引出电缆,13为一次首端引出电缆,14为粗调引线,15为细调引线,16为二次首端引出电缆,17为二次尾端引出电缆,18为一次侧套管,19为粗调绕组触头,20为细调绕组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7所示,本技术包括粗调绕组8、细调绕组5、变压器铁芯10和粗细调开关11,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变压器铁芯10采用单相两柱(Ⅰ柱和Ⅱ柱)结构,并且每柱均绕有粗调绕组8和细调绕组5,两柱绕组相同,且粗调绕组8均设于细调绕组5内侧,并且两柱并联接线,其中Ⅰ柱上的绕组均为左绕,Ⅱ柱上的绕组均为右绕。如图1~7所示,所述粗细调开关11设有粗调绕组触头19、细调绕组触头20、开关粗调触头7和开关细调触头6,所述粗调绕组8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14与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19相连,所述细调绕组5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细调引线15与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20相连,调压时所述开关粗调触头7移动并与任一粗调绕组触头19接触,所述开关细调触头6移动并与任一细调绕组触头20接触,其中一次电压U1为粗调绕组8各级绕组的电压和,是恒定的,二次电压U2为粗调绕组8电压加上细调绕组5的电压,其通过开关粗调触头7和开关细调触头6移动可调,而当开关细调触头6滑到图2位置时,细调绕组5的各个分接全部被甩掉不参与变压器运行,此时一次电压U1和二次电压U2相等,一次电流I1和二次电流I2值相等但方向相反,流过粗调绕组8的电流为零,那么粗调绕组8的漏电抗就为零,这样变压器的电抗就为引线电抗及其他零部件中的漏电抗,数值很小,另外粗调绕组8的电流为零,则粗调绕组8的损耗也为零,变压器的损耗仅为绕组外连接引线的损耗,同样数值很小。本实施例中可实现48级调压,其中如图1~2所示,粗调绕组8包括一级粗调绕组1、二级粗调绕组2、三级粗调绕组3和四级粗调绕组4,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设有5个粗调绕组触头19,细调绕组5设有9个分接,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设有10个细调绕组触头20,可实现10级调压,总共可实现5(粗调绕组触头数)×10(细调绕组触头数)-1=49级调压范围,为了满足了用户要求的48级调压的要求,所述粗细调开关11第一级锁死,不参与调压,并保证图2所示情况时一次电压U1和二次电压U2相等,以使粗调绕组8中电流为零,阻抗最小,损耗最小。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为有载分接开关,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细调开关11生产厂家为贵州长征,型号为ZMTI1200-40.5/B-10491G49级开关。所述粗调绕组8和细调绕组5与粗细调开关11的连线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Ⅰ柱上的粗调绕组8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8并联,并且Ⅰ柱上的粗调绕组8首端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8首端一起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入端A,Ⅰ柱上的粗调绕组8尾端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8尾端一起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出端X,各级粗调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14连接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19,Ⅰ柱上的细调绕组5和Ⅱ柱上的细调绕组5均设有9个细调分接,可实现10级调压,细调绕组5各级分别通过细调引线15连接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20,并与粗调绕组8一起作为二次电压U2的可调部分,本技术由于是自耦变压器,一次电压输出端和二次电压输出端是同一点(X和x),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的输出点a引出做为二次电压输入端。如图5~7所示,所述粗调绕组8、细调绕组5、变压器铁芯10和粗细调开关11均设于一个变压器壳体中,在所述变压器壳体上侧设有一次侧套管18和二次侧套管9,其中如图5所示,Ⅰ柱上的各级粗调绕组和Ⅱ柱上的各级粗调绕组分别引出粗调引线14按出头标号对应接入所述粗细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调绕组(8)、细调绕组(5)、变压器铁芯(10)和粗细调开关(11),所述变压器铁芯(10)包括Ⅰ柱和Ⅱ柱,且所述Ⅰ柱和Ⅱ柱上均绕有粗调绕组(8)和细调绕组(5),其中Ⅰ柱上的粗调绕组(8)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8)并联且首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入端A、尾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出端X,二次电压输出端和一次电压输出端相同,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的输出点a引出做为二次电压输入端,所述粗细调开关(11)设有粗调绕组触头(19)、细调绕组触头(20)、开关粗调触头(7)和开关细调触头(6),所述粗调绕组(8)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14)与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19)相连,所述细调绕组(5)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细调引线(15)与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20)相连,调压时所述开关粗调触头(7)移动并与任一粗调绕组触头(19)接触,所述开关细调触头(6)移动并与任一细调绕组触头(20)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耦联结和粗细调压方式结合的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调绕组(8)、细调绕组(5)、变压器铁芯(10)和粗细调开关(11),所述变压器铁芯(10)包括Ⅰ柱和Ⅱ柱,且所述Ⅰ柱和Ⅱ柱上均绕有粗调绕组(8)和细调绕组(5),其中Ⅰ柱上的粗调绕组(8)和Ⅱ柱上的粗调绕组(8)并联且首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入端A、尾端均引出作为一次电压的输出端X,二次电压输出端和一次电压输出端相同,所述粗细调开关(11)上的输出点a引出做为二次电压输入端,所述粗细调开关(11)设有粗调绕组触头(19)、细调绕组触头(20)、开关粗调触头(7)和开关细调触头(6),所述粗调绕组(8)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粗调引线(14)与对应的粗调绕组触头(19)相连,所述细调绕组(5)各级绕组分别通过细调引线(15)与对应的细调绕组触头(20)相连,调压时所述开关粗调触头(7)移动并与任一粗调绕组触头(19)接触,所述开关细调触头(6)移动并与任一细调绕组触头(20)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丹孙洪军李静曲维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