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59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额定电压支路和若干条调压支路。主绕组输入端抽头接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主绕组输出端抽头连接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调压绕组由同向绕制的N段调压线圈首尾依次连接组成,调压绕组包括两个端部抽头和N‑1个中间抽头;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分别连接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各个调压支路的一端连接到调压绕组的两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一端连接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主绕组输出端抽头和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的公共端连接,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出端作为一个接线端子连接至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线路结构简单、调压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
技术介绍
电力网的电压,是随电网供电运行方式和负载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电压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变压器和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变压器的调压,无论是有载调压还是无载调压,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改变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来改变输出电压,从而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变压器负荷侧电压的调整,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额定电压支路和若干条调压支路;所述主绕组输入端抽头接调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连接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所述调压绕组由同向绕制的N段调压线圈首尾依次连接组成,调压绕组包括两个端部抽头和N-1个中间抽头;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分别连接所述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各个所述调压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调压绕组的两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一端连接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所述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和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的公共端连接,所述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出端作为一个接线端子可连接至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分别为上端抽头和下端抽头,所述调压绕组的上端抽头和所述主绕组的输入端为同极性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Ak+和Ak-分别连接所述调压绕组的上端抽头和下端抽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压绕组中调压线圈的数目根据调压档位确定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在有载分接开关上,安装了一个极性转换开关,通过极性转换开关,既可以改变调压绕组的匝数,使一条调压支路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另一条与之相邻的调压支路正常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改变调压绕组的绕向,在相同条件下,其调压范围可为线性调压的一倍,即每一条调压支路可调整出两种不同的电压。具有线路结构简单、输出电压质量高、同档位调压绕组数目减半,调压范围大、可实现带负载不停电调压等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如附图1所示,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额定电压支路和若干条调压支路。主绕组输入端抽头为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主绕组输出端抽头连接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调压绕组由同向绕制的N段调压线圈首尾依次连接组成,调压绕组包括两个端部抽头和N-1个中间抽头;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分别连接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各个调压支路的一端连接到调压绕组的两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一端连接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主绕组输出端抽头和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的公共端连接,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出端作为一个接线端子可连接至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可以理解的是,如附图1所示,调压电路指的是从A到0之间的电路。A就是作为调压电路的输入端的接线端子来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的。在本图中,三相电源的调压电路实际只画了其中一相的调压电路。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其中,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分别为上端抽头和下端抽头,调压绕组的上端抽头和主绕组的输入端为同极性端,在附图1中同极性端用“*”进行表示。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Ak+和Ak-分别连接调压绕组的上端抽头和下端抽头。具体地,调压绕组中调压线圈的数目根据调压档位确定。如17档的调压电路,调压绕组由8个调压线圈组成;9档的调压电路,调压绕组由4个调压线圈组成。调压绕组的上端抽头和下端抽头,加上各相邻的调压线圈端间共有的一个中间抽头组成了调压绕组的调压数目。即,组成调压绕组的调压线圈数目加一即为调压绕组抽头数目。从整个调压绕组的下端到上端,依次定义各调压线圈抽头编号为X1、X2到Xn。编号X1抽头与编号Xn抽头即为调压绕组下端抽头和上端抽头。调压支路的条数与调压绕组抽头的数目一致,各调压支路的一端与一个对应的调压绕组的抽头相连。例如,可以定义与1号抽头连接的调压支路为1号支路,定于与2号抽头连接的调压支路为2号支路,以此类推,直到n号支路。极性转换开关处于上端接通状态(即接通Ak+),接入电路的调压绕组极性与主绕组极性相同,电路可以进行正极调压;极性转换开关处于下端接通状态(即接通Ak-),接入电路的调压绕组极性与主绕组极性相反,电路可以进行反极调压。在正极调压或者反极调压过程中,通过选择调压触头,就可以调节接入电路的调压绕组,并对应不同的档位。调压绕组的每一中间抽头所在的调压电路可调整出两种不同的电压。如附图1所示的电路,当Ak打至“+”端子,且分接开关的调压绕组接线端子由X1接出至中性点端子时,为最大分接;当Ak打至“+”端子,且分接开关的调压绕组接线端子由X9接线至中性点端子,或者当Ak打至“-”端子,其分接开关的调压绕组接线端子由X1接线至中性点端子时,或者分接开关的调压绕组接线端子由Ak接线连接时,这三种情况均为额定分接状态;当Ak打至“-”端子,其分接开关的调压绕组接线端子由X9接出至中性点端子时,为最小分接。具体地,当极性转换开关Ak接于“+”位置时,主绕组与调压绕组的绕向相同,产生的感应磁通方向也相同,感应电势相加,并假设分接选择开关从抽头X1开始调整,在抽头X1时,调压绕组匝数最多,总绕组匝数为主绕组的匝数和调压绕组的匝数之和,此时对应的高压侧电压最高,相应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值最大。当分接选择开关向抽头X2方向调节时,调压绕组匝数逐级减少,对应高压侧电压也逐渐降低,直至抽头X9时(此时,抽头X9与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出端抽头Ak为同电位连接),调压绕组匝数为零,高压绕组全部为主绕组,此时对应的电压通常为额定电压,相应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值也最小。当再继续进行档位调整时,极性转换开关Ak由“+”切换到“-”,抽头Ak向抽头X1调整,(此时,抽头X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额定电压支路和若干条调压支路;/n所述主绕组输入端抽头为调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连接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所述调压绕组由同向绕制的N段调压线圈首尾依次连接组成,调压绕组包括两个端部抽头和N-1个中间抽头;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分别连接所述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n各个所述调压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调压绕组的两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一端连接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n所述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和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的公共端连接,所述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出端作为一个接线端子连接至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额定电压支路和若干条调压支路;
所述主绕组输入端抽头为调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连接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所述调压绕组由同向绕制的N段调压线圈首尾依次连接组成,调压绕组包括两个端部抽头和N-1个中间抽头;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正反极性静触头分别连接所述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
各个所述调压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调压绕组的两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一端连接中性点接线端子抽头上;
所述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绕组输出端抽头和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公共触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东赵兴永魏书浩朱炜朱根王凤娟周莉陈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