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53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4
一种调压器,包括伺服电机、环状铁芯环、设于环状铁芯上的环状线圈,以及电刷组件,电刷组件包括滑臂和电刷,伺服电机连接滑臂,滑臂远离伺服电机端设置至少两组电刷,每组电刷并排连接在环状线圈上,每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不同匝线圈表面;伺服电机带动滑臂绕电机的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滑臂带动所有电刷同时沿环状线圈的上表面的轴心线滑动;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和至少二组副边绕组,副边绕组的数量和电刷数量对应,每组电刷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副边绕组的输出端。本技术方案采用两组电刷,两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在线圈上表面,基于变压器串联结构,实现在同样线圈尺寸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线圈的载流量,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压器
本技术涉及调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压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接触式调压电源均采用每相一对或一组电刷,通过电刷在线圈上的滑动实现调压或稳压的目的,这种技术方案只能增加串联变压器功率和数量来增大功率。但由于所有电刷都必须压在同一匝或相连匝,并且采用并联的方法接线,会增加匝间短路的风险。由于所有电刷都是布在同一匝或相连匝线圈上,且每只线圈只布置一组电刷,因此这几匝线圈就要承受所有的电流,由于电刷片有内电阻存在,所有的发热都是通过这几匝来传热散热,因此散热面积的局限性以及线圈传热的局限性,热量很难快速散出去,导致接触点处的温升很高,而线圈其它位置的温升却很低,这个温升差可以达到30K-80K。这种局限性导致无法有效的利用所有导线的导电能力,也很容易导致线圈烧毁。另一方面,由于线圈的尺寸的局限性,在同一匝或相连匝较小空间下无法设置更多的电刷片,因此电流也受到限制,在同样尺寸的前提下无法提高载流量,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压器,解决了现有调压器散热问题以及载流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调压器,包括驱动装置、环状铁芯环、设于环状铁芯上的环状线圈,以及电刷组件,所述环状线圈的中间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电刷组件包括滑臂和电刷,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滑臂,所述滑臂远离驱动装置端设置至少两组电刷,每组电刷并排连接在环状线圈上,每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不同匝线圈表面;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滑臂绕电机的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滑臂带动所有电刷同时沿环状线圈的上表面的轴心线滑动;所述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和至少二组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的数量和所述电刷数量对应,每组所述电刷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副边绕组的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和二组副边绕组,所述滑臂远离电机一端安装有两组电刷。可选的,所述电刷与电刷之间距离固定。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滑臂控制滑臂连接的电刷的移动改变输出线圈匝数,电刷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环状线圈接触,所述滑臂带动每组电刷同时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电刷与电刷之间的距离不变。可选的,所述电刷与电刷之间相互绝缘。可选的,所述电刷组件包括电刷安装板和电刷支架,所述电刷安装板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所述电刷安装板上安装两组电刷支架,两组所述电刷支架呈V字形安装在电刷安装板上,V字形的一端固定在电刷安装板上,另一端分别固定有电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两组电刷的调压器,两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在环状线圈上表面,且触点接触在不同匝线圈上;并结合变压器串联结构,实现在同样线圈尺寸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线圈的载流量,有效降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2、电刷组间采用相互绝缘的方式,避免匝间短路又可以布置更多的电刷,以减轻每只电刷上的电流,降低发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调压器的主视图;图2是调压器的俯视图;图3是调压器电路拓扑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一种调压器,包括伺服电机1、环状铁芯环、设于环状铁芯上的环状线圈2,以及电刷组件3,环状线圈的中间安装有伺服电机,电刷组件包括滑臂和电刷,伺服电机连接滑臂,滑臂远离伺服电机端设置两组电刷31,两组电刷31并排连接在环状线圈上,两组电刷31分别接触连接不同匝线圈表面。(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组”同义“1个”;“两组”同义“两个”或“二”等)。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用其他电机代替或人力驱动。伺服电机带动滑臂绕电机的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滑臂带动两组电刷31同时沿环状线圈的上表面的轴心线滑动。电刷与电刷之间距离固定,伺服电机通过滑臂连接控制电刷的移动改变输出线圈匝数,电刷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环状线圈接触,滑臂带动每组电刷同时移动,移动过程中,电刷与电刷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电刷与电刷之间相互绝缘。如图2所示,滑臂包括电刷安装板21和电刷支架22,电刷安装板21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转轴上,电刷安装板上安装两组电刷支架,两组电刷支架呈V字形安装在电刷安装板上,V字形的一端固定在电刷安装板上,另一端分别固定有电刷。本实施例中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下称一次线圈)和二组副边绕组(下称二次线圈),二次线圈的数量和电刷数量对应,每组电刷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二次线圈的输出端。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调压器电路拓扑结构图,其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负载连接;电源包括相线L和中性线N,包括变压器4和调压器5,调压器包括调压线圈;变压器包括一次线圈和至少两组二次线圈,每组二次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调压器线圈。调压线圈一端连接中性线,另一端连接相线输出端。变压器结构包括一次线圈N1,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其中一次线圈N1和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耦合;三组线圈N1,N2,N3相互隔离。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分别包括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的输入端并排连接至调压线圈一端,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的输出端并排连接至调压线圈另一端。二次线圈N2和二次线圈N3的输出端分别设有滑臂,两输出端通过滑臂连接至调压器线圈,可在调压器线圈移动。具体的,滑臂连接电刷,电刷连接在调压器线圈上。每组二次线圈的输入端的电刷并排连接在变压器线圈上,每组二次线圈的输出端的电刷并排连接在变压器线圈上,每组二次线圈的输入端的电刷距离和每组二次线圈的输出端的电刷的距离相同。其中,相邻电刷在未接触调压线圈时相互之间绝缘设置。滑臂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滑臂驱动电刷移动,其中滑臂带动两组电刷同时移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压器,包括驱动装置、环状铁芯环、设于环状铁芯上的环状线圈,以及电刷组件,所述环状线圈的中间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电刷组件包括滑臂和电刷,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臂远离驱动装置端设置至少两组电刷,每组电刷并排连接在环状线圈上,每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不同匝线圈表面;/n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滑臂绕电机的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滑臂带动所有电刷同时沿环状线圈的上表面的轴心线滑动;/n所述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和至少二组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的数量和所述电刷数量对应,每组所述电刷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副边绕组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器,包括驱动装置、环状铁芯环、设于环状铁芯上的环状线圈,以及电刷组件,所述环状线圈的中间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电刷组件包括滑臂和电刷,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臂远离驱动装置端设置至少两组电刷,每组电刷并排连接在环状线圈上,每组电刷分别接触连接不同匝线圈表面;
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滑臂绕电机的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滑臂带动所有电刷同时沿环状线圈的上表面的轴心线滑动;
所述环状线圈包括一原边绕组和至少二组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的数量和所述电刷数量对应,每组所述电刷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对应副边绕组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与电刷之间距离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康民刘健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和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