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齿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42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损齿环,涉及齿环技术领域,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设置有防磨损结构,所述防磨损结构包括润滑油储存环,所述润滑油储存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装置,所述润滑油储存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润滑油储存环的一端设置有球形滑块,所述环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环体的内部开设有油槽,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盖,所述进油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短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润滑油储存环、出油管、球形滑块、滑槽和油槽的相互作用,使得齿环可以边使用边润滑,提高了齿环的耐磨损性能,增加了齿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齿环
本技术涉及齿环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损齿环。
技术介绍
齿环是生产工作中,生产器械里面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齿环与齿轮相似,区别在于齿轮中间的孔小,齿环中间的孔大,而作为机器重要零部件之一的齿环,在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而目前现有的机器在工作时,会给齿环造成较大负荷,长此以往会磨损齿环,缩短齿环的寿命,造成齿环功能性损坏,而目前市面上的多数齿环往往并没有很好的耐磨损的方法,间歇性的保养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损齿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齿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设置有防磨损结构;所述防磨损结构包括润滑油储存环,所述润滑油储存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装置,所述润滑油储存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润滑油储存环的一端设置有球形滑块,所述环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环体的内部开设有油槽。优选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盖,所述进油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贯穿设置有卡杆,所述卡盖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出油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出油管与润滑油储存环的内部连通,所述滑槽的外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出油管可在滑轨内滑动。优选的,所述球形滑块为空心球结构,所述球形滑块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球形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球形滑块与出油管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油槽与滑槽连通,所述油槽远离滑槽的一端与齿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形状和大小与进油口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杆的外表面形状和大小与卡槽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磨损结构,因为齿环转动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在转动前先将润滑油从进油口倒入润滑油储存环,然后环体在转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从润滑油储存环流向出油管,再经由出油管流向球形滑块,同时环体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球形滑块在滑槽内转动,进而使得出油管在滑槽外表面的滑轨内滑动,润滑油由球形滑块外表面的孔洞流入滑槽内,一部分润滑油经由滑轨流向环体和润滑油储存环的接口处进行润滑,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由滑槽流向油槽,经由油槽流向齿口进行润滑,整个装置通过润滑油储存环、出油管、球形滑块、滑槽和油槽的相互作用,使得齿环可以边使用边润滑,提高了齿环的耐磨损性能,增加了齿环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封口装置,当润滑油加注进润滑油储存环内时,需要对进油口进行封口,此时将活塞按入进油口,同时将卡杆向靠近卡盖的方向按压,使得卡杆卡进卡盖的卡槽内,完成对进油口的封口,整个装置通过活塞、卡盖、卡杆和卡槽的相互作用,使得进油口被牢牢封住,避免润滑油漏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磨损齿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磨损齿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磨损齿环的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环体;2、防磨损结构;21、润滑油储存环;22、出油管;23、球形滑块;24、滑槽;25、油槽;3、进油口;4、封口装置;41、活塞;42、卡盖;43、短杆;44、卡杆;4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齿环,包括环体1,环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磨损结构2。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防磨损结构2和封口装置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防磨损结构2包括润滑油储存环21,润滑油储存环21设置有进油口3,进油口3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装置4,润滑油储存环2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油管22,出油管22为中空结构,出油管22与润滑油储存环21的内部连通,先将润滑油从进油口3倒入润滑油储存环21,然后环体1在转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从润滑油储存环21流向出油管22,出油管22远离润滑油储存环21的一端设置有球形滑块23,球形滑块23为空心球结构,球形滑块23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球形滑块23与出油管22的内部连通,再经由出油管22流向球形滑块23,环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4,球形滑块23与滑槽24滑动连接,同时环体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球形滑块23在滑槽24内转动,滑槽24的外表面开设有滑轨,出油管22可在滑轨内滑动,进而使得出油管22在滑槽24外表面的滑轨内滑动,润滑油由球形滑块23外表面的孔洞流入滑槽24内,环体1的内部开设有油槽25,油槽25与滑槽24连通,油槽25远离滑槽24的一端与齿口连通,一部分润滑油经由滑槽24流向油槽25,经由油槽25流向齿口进行润滑。其整个的防磨损结构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磨损结构2,因为齿环转动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在转动前先将润滑油从进油口3倒入润滑油储存环21,然后环体1在转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从润滑油储存环21流向出油管22,再经由出油管22流向球形滑块23,同时环体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球形滑块23在滑槽24内转动,进而使得出油管22在滑槽24外表面的滑轨内滑动,润滑油由球形滑块23外表面的孔洞流入滑槽24内,一部分润滑油经由滑轨流向环体1和润滑油储存环21的接口处进行润滑,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由滑槽24流向油槽25,经由油槽25流向齿口进行润滑,整个装置通过润滑油储存环21、出油管22、球形滑块23、滑槽24和油槽25的相互作用,使得齿环可以边使用边润滑,提高了齿环的耐磨损性能,增加了齿环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封口装置4包括活塞41,活塞41的外表面形状和大小与进油口3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将活塞41按入进油口3,活塞4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盖42,进油口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短杆43,短杆43贯穿设置有卡杆44,卡盖42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5,卡杆44的外表面形状和大小与卡槽45的内壁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将卡杆44向靠近卡盖42的方向按压,使得卡杆44卡进卡盖42的卡槽45内。其整个的封口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封口装置4,当润滑油加注进润滑油储存环21内时,需要对进油口3进行封口,此时将活塞41按入进油口3,同时将卡杆44向靠近卡盖42的方向按压,使得卡杆44卡进卡盖42的卡槽45内,完成对进油口3的封口,整个装置通过活塞41、卡盖42、卡杆44和卡槽45的相互作用,使得进油口3被牢牢封住,避免润滑油漏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齿环,包括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磨损结构(2);/n所述防磨损结构(2)包括润滑油储存环(21),所述润滑油储存环(21)设置有进油口(3),所述进油口(3)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装置(4),所述润滑油储存环(2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油管(22),所述出油管(22)远离润滑油储存环(21)的一端设置有球形滑块(23),所述环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4),所述环体(1)的内部开设有油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齿环,包括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磨损结构(2);
所述防磨损结构(2)包括润滑油储存环(21),所述润滑油储存环(21)设置有进油口(3),所述进油口(3)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装置(4),所述润滑油储存环(2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油管(22),所述出油管(22)远离润滑油储存环(21)的一端设置有球形滑块(23),所述环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4),所述环体(1)的内部开设有油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4)包括活塞(41),所述活塞(4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盖(42),所述进油口(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短杆(43),所述短杆(43)贯穿设置有卡杆(44),所述卡盖(42)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必拓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