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2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窗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包括窗架,以及两设于窗架上的门板,丝杠运动模组,安装于窗架上,两门板均与丝杠运动模组连接;汇水槽,其设于窗架的端梁侧壁上且沿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流槽,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侧梁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靠近汇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汇水槽;两所述门板相背离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沿门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槽,其中所述止水槽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导流槽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门板关闭时,雨水可以从门板两侧直接流向导流槽,同时也可从由门板两端流向止水槽,再有止水槽流入导流槽中,最终汇集到汇水槽中,如此以实现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窗
,特别地,涉及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一些柜体上通常会设置天窗,而其中大多为合页型开关门天窗,在柜体内空间局限或外部有物体影响的情况下则不适用;而对于一些侧推的天窗,其防水效果较差,关闭天窗时,雨水还是会很容易从天窗处进入柜体中,影响使用,因此这种窗体结构,不适用于户外使用,故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包括窗架,以及两设于窗架上的门板,所述窗架包括两端梁和两侧梁,两端梁和两侧梁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还包括:丝杠运动模组,安装于窗架上,两门板均与丝杠运动模组连接,所述丝杠运动模组用以驱动两门板沿侧梁长度方向,同时朝相互靠拢/远离方向运动;汇水槽,其设于窗架的端梁侧壁上且沿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流槽,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侧梁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靠近汇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汇水槽;两所述门板相背离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沿门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槽,其中所述止水槽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导流槽上部。进一步的,两所述门板的相对侧中,其中一门板下壁上具有下沉阶,另一门板上壁上具有与下沉阶相配合的上沉阶;所述上沉阶的底壁上开设有沿上沉阶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门板靠近导流槽一端上壁上开设有向导流槽一侧倾斜的导流斜槽。进一步的,所述汇水槽的底部设有与汇水槽相连通的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天窗结构还包括:浮动导轨,包括两组,分别设于窗架的两侧梁的外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浮动导轨上壁中间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起段;浮动模组,包括两分别设于门板两端下部的导轮,以及两分别设于门板两端下部的直线运动组件;所述导轮活动设于导轨上,其中当导轮行进至凸起段时,通过直线运动组件带动门板上移。进一步的,所述丝杠运动模组包括两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梁内侧双向丝杠,以及安装于窗架上用以驱动双向丝杠旋转的步进电机;两所述双向丝杠上均螺纹连接有两螺母滑块,其中两螺母滑块分别设于双向丝杠的两段螺纹段上。进一步的,直线运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螺母滑块侧壁上且竖直设置的滑轨,以及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可沿滑轨高度方向位移的滑座;其中所述滑座与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天窗结构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同轴设置的传动轴;其中两传动轴均转动连接在远离步进电机一侧的端梁内侧壁上;且两传动轴相对端间隔设置;两传动轴相对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传动轴相背离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所述双向丝杠远离步进电机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分别与两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两传动轴的相对端之间设有分别与两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其中第四锥齿轮与转动连接在端梁上的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端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且所述转轴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端穿出端梁外与一手动操作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操作轴为六方轴。较之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门板关闭时,雨水可以从门板两侧直接流向导流槽,同时也可从由门板两端流向止水槽,再有止水槽流入导流槽中,最终汇集到汇水槽中,如此以实现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门板闭合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其中一块门板和一导流槽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6为直线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门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门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浮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窗架;11、端梁;12、侧梁;2、门板;21、凸面;22、导流斜槽;23、下沉阶;24、上沉阶;25、密封槽;3、丝杠运动模组;31、双向丝杠;32、步进电机;33、螺母滑块;34、模组基座;4、汇水槽;41、出水管;5、导流槽;6、止水槽;7、浮动导轨;71、凸起段;72、限位端面;73、导向面;74、浮动导向坡面;8、浮动模组;81、导轮;811、支脚;82、直线运动组件;821、安装板;8211、折弯部;8212、导轨部;822、连接板;8221、滑动部;9、联动机构;91、传动轴;92、第一锥齿轮;93、第二锥齿轮;94、第三锥齿轮;95、第四锥齿轮;96、转轴;97、固定座;98、手动操作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包括窗架1,以及两设于窗架1上的门板2,所述窗架1包括两端梁11和两侧梁12;两端梁11相平行设置,两侧梁12相平行设置;两端梁11和两侧梁12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门板2上壁向上凸起形成凸面21,当门板2闭合时,该凸面21可与柜体的外蒙板表面齐平。所述天窗结构还包括:丝杠运动模组3,安装于窗架1上,两门板2均与丝杠运动模组3连接,所述丝杠运动模组3用以驱动两门板2沿侧梁12长度方向,同时朝相互靠拢/远离方向运动,以实现两门板2的闭合/开启,具体的,当两门板2相互远离运动时,为开启状态,两门板2相靠拢时为闭合状态。汇水槽4,其设于窗架1的端梁11侧壁上且沿端梁11的长度方向延伸,汇水槽4上端敞口,汇水槽4通过螺钉固定在端梁11的外侧壁上,其主要用于汇集雨水。其中,汇水槽4两端封闭,且所述汇水槽4的底部设有与汇水槽4相连通的出水管41,如此汇集在汇水槽4中的雨水可以通过出水管41排出。导流槽5,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侧梁12侧壁上且沿侧梁12长度方向延伸;导流槽5呈上端敞口的V型结构,通过螺钉与侧梁12外侧壁固定连接。如此门板2表面的雨水向两侧流动时会落入导流槽5中。导流槽5远离汇水槽4的一端封闭,所述导流槽5靠近汇水槽4的一端延伸至汇水槽4上部,如此以使导流槽5中的雨水可以顺着导流槽5向汇水槽4一端流动,最终流至汇水槽4内。两所述门板2相背离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沿门板2宽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槽6,其中门板2的宽度方向指的是门板2平行于端梁11的方向。止水槽6上部敞口;其中所述止水槽6的两端敞口,所述止水槽6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导流槽5上部。如此门板2上的雨水向止水槽6一侧流动时最终会落入止水槽6内,再由止水槽6流入到导流槽5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两门板2闭合时,两门板2的闭合处的密封性,本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参照图9所示,两所述门板2的相对侧中,其中一门板2下壁上具有下沉阶23,如图7所示,另一门板2上壁上具有与下沉阶23相配合的上沉阶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包括窗架,以及两设于窗架上的门板,所述窗架包括两端梁和两侧梁,两端梁和两侧梁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丝杠运动模组,安装于窗架上,两门板均与丝杠运动模组连接,所述丝杠运动模组用以驱动两门板沿侧梁长度方向,同时朝相互靠拢/远离方向运动;/n汇水槽,其设于窗架的端梁侧壁上且沿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n导流槽,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侧梁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靠近汇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汇水槽;/n两所述门板相背离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沿门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槽,其中所述止水槽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导流槽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包括窗架,以及两设于窗架上的门板,所述窗架包括两端梁和两侧梁,两端梁和两侧梁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丝杠运动模组,安装于窗架上,两门板均与丝杠运动模组连接,所述丝杠运动模组用以驱动两门板沿侧梁长度方向,同时朝相互靠拢/远离方向运动;
汇水槽,其设于窗架的端梁侧壁上且沿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导流槽,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侧梁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槽靠近汇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汇水槽;
两所述门板相背离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沿门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槽,其中所述止水槽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导流槽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门板的相对侧中,其中一门板下壁上具有下沉阶,另一门板上壁上具有与下沉阶相配合的上沉阶;所述上沉阶的底壁上开设有沿上沉阶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靠近导流槽一端上壁上开设有向导流槽一侧倾斜的导流斜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槽的底部设有与汇水槽相连通的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结构还包括:
浮动导轨,包括两组,分别设于窗架的两侧梁的外侧壁上,且沿侧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浮动导轨上壁中间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起段;
浮动模组,包括两分别设于门板两端下部的导轮,以及两分别设于门板两端下部的直线运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崑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