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27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马达轴;马达壳体部,其收纳所述马达;齿轮部,其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部的轴向一侧;以及中间轴,其安装于所述齿轮部的轴向另一侧,经由所述齿轮部被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所述马达壳体部具有保持部件安装部,该保持部件安装部安装有将所述中间轴保持为能够旋转的中间轴保持部件,所述中间轴保持部件在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和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有如下结构:在具有马达的驱动装置中,马达轴的旋转经由齿轮部传递至使车轮旋转的驱动轴,齿轮部与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连接,并接受从马达输出的扭矩。然后,在齿轮部上安装朝向马达轴的轴向另一侧延伸的驱动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驱动轴有时包含在轴向两端部连接有接头部件等其他部件的中间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1238公报上述现有的驱动装置的中间轴以轴向一侧安装于减速器等的齿轮部的方式被支承,但轴向另一侧未被其他保持部件等保持。由此,中间轴未被充分地保持,从而存在容易产生振动和冲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安装于齿轮部的中间轴引起的振动和冲击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马达轴;马达壳体部,其收纳所述马达;齿轮部,其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部的轴向一侧;以及中间轴,其安装于所述齿轮部的轴向另一侧,经由所述齿轮部被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所述马达壳体部具有保持部件安装部,该保持部件安装部安装有将所述中间轴保持为能够旋转的中间轴保持部件,所述中间轴保持部件在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和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驱动装置,能够分别在中间轴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提高中间轴的保持强度。即,能够分别抑制中间轴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的振动和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念图。图2是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从后方观察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搭载部位的概念图。图4是将驱动装置的逆变器壳体部的下方放大的立体图。图5是将驱动装置的逆变器壳体部的下方放大的立体图,是示出卸下了中间轴保持部件的状态的图。图6是将驱动装置的逆变器壳体部的下方放大的立体图,是示出卸下了中间轴保持部件和固定螺钉的状态的图。图7是驱动装置的立体图,是示出卸下了中间轴保持部件和固定螺钉的状态的图。图8是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概念图。标号说明1:驱动装置;2:马达;3:齿轮部;4:油泵;5:油冷却器;6:逆变器;7:壳体;8:中间轴保持部件;9:线束;10:线束保护部件;21:转子;22:马达轴;23:转子铁芯;25:定子;26:定子铁芯;27:线圈;31:减速装置;32:差动装置;33:中间轴连接部;51:制冷剂配管;71:马达壳体部;72:齿轮壳体部;73:逆变器壳体部;74:分隔壁部;75:封闭部;76:泵壳体部;77:油配管;81:保持孔;84:固定螺钉;91:连接器;92:连接器;271:线圈端;311:第一齿轮;312:第二齿轮;313:第三齿轮;314:齿轮轴;321:齿圈;711:周壁部;712:保持部件安装部;713:定位销;731:下壁部;741:分隔壁开口;7121:平行面部;7121a:交叉方向固定部;7121b:一端部;7121c:另一端部;7121d:定位部;7122:交叉面部;7122a:平行方向固定部;CL:油;CP:油流通路径;De:延伸方向;Ds1:第一驱动轴;Ds2:第二驱动轴;J2:马达轴线;J4:齿轮轴线;J5:差动轴线;Ms:中间轴;S:外部空间;V:车辆;Vb:车身;W:车轮;Wf:前轮;Wr: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驱动装置1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的位置关系来规定重力方向并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是上方(重力方向的相反侧),-Z方向是下方(重力方向)。X方向是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搭载有驱动装置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车辆前方,-X方向是车辆后方。另外,有时+X方向为车辆后方,-X方向为车辆前方。Y方向是与X方向和Z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根据驱动装置1向车辆的搭载方法,有时X方向是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马达2的马达轴线J2平行的方向(Y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与马达轴线J2垂直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将包含X方向和Y方向的水平的方向称为“横向”。另外,上述“平行的方向”和“水平的方向”不仅包含完全平行的情况和完全水平的情况,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和大致水平的方向。<1.驱动装置>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的概念图。图2是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另外,图1只是概念图,各部的配置和尺寸不一定与实际的驱动装置1相同。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至少将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驱动装置1作为上述汽车的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2、齿轮部3、油泵4、油冷却器5、逆变器6、壳体7、中间轴保持部件8、线束9以及线束保护部件10。壳体7具有收纳马达2的马达壳体部71、收纳齿轮部3的齿轮壳体部72以及收纳逆变器6的逆变器壳体部73。<2.马达2>马达2收纳于壳体7的马达壳体部71的内部。马达2具有转子21和定子25。<2.1转子21>转子21通过从电池(省略图示)经由逆变器6向定子25提供电力而旋转。转子21具有马达轴22、转子铁芯23以及转子磁铁(省略图示)。转子21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中心轴线)J2旋转。即,马达2具有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中心轴线)J2旋转的马达轴22。马达轴22以沿水平方向且车辆的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延伸。另外,详细而言,马达轴22被分成马达2侧的轴和齿轮部3侧的轴,使用花键轴来连结。马达轴22绕马达轴线J2旋转。马达轴22跨越马达壳体部71的内部和齿轮壳体部72的内部而延伸。马达轴22的轴向一侧(+Y方向侧)的端部贯穿马达壳体部71和齿轮壳体部72共有的分隔壁部74,而向齿轮壳体部72的内部突出。马达轴22的轴向一侧(+Y方向侧)的端部被保持于分隔壁部74的轴承(省略图示)支承为能够旋转。马达轴22的轴向另一侧(-Y方向侧)的端部被保持于马达壳体部71的封闭部75的轴承(省略图示)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子铁芯23通过层叠硅钢板而形成。转子铁芯23为沿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在转子铁芯23上固定有多个转子磁铁(省略图示)。多个转子磁铁以使磁极交替的方式沿周向排列。<2.2定子25>定子25位于转子21的径向外侧,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1。即,马达2是转子2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定子25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n马达,其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马达轴;/n马达壳体部,其收纳所述马达;/n齿轮部,其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部的轴向一侧;以及/n中间轴,其安装于所述齿轮部的轴向另一侧,经由所述齿轮部被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n所述马达壳体部具有保持部件安装部,该保持部件安装部安装有将所述中间轴保持为能够旋转的中间轴保持部件,/n所述中间轴保持部件在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和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1 JP 2019-192066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
马达,其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马达轴;
马达壳体部,其收纳所述马达;
齿轮部,其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部的轴向一侧;以及
中间轴,其安装于所述齿轮部的轴向另一侧,经由所述齿轮部被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
所述马达壳体部具有保持部件安装部,该保持部件安装部安装有将所述中间轴保持为能够旋转的中间轴保持部件,
所述中间轴保持部件在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和与所述中间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安装部具有:
平行面部,其沿与所述中间轴的所述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交叉面部,其与所述平行面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连接,沿与所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交叉方向固定部,其将所述中间轴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吾高田响馆形和典李立棚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