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共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是现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先进技术,为应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和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燃油机对燃油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其满足更高的经济性、舒适性和耐久性。高压共轨泵是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核心部件,对于燃油喷射性能的改善和提高极为关键。目前随着共轨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泵体内燃油的输出压力、容积效率以及喷油规律的控制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燃油在泵体内部的流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共轨喷油系统的整体性能。在高压燃油流动过程中,泵体内部流场复杂多变,存在诸如压力剧烈波动以及产生空化现象等问题,燃油流动也会从液态单相流动转变为气液两相流动,在突缩的流道位置存在的流动分离会形成局部漩涡区等,由此产生的振动、空蚀、疲劳破坏等物理现象会严重影响燃油最终的喷射效率。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是研究此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科学手段,对于燃油流动的三维仿真方面,较多以定密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根据高压共轨泵的结构和燃油流动区域建立三维几何模型;/nS2、对所述三维几何模型进行分块网络划分;/nS3、建立燃油密度ρ随压力P、温度T变化的耦合模型一;/nS4、建立燃油粘度μ随压力P、温度T变化的耦合模型二;/nS5、根据所述耦合模型一和所述耦合模型二与流动控制方程相耦合,获得全三维耦合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高压共轨泵的结构和燃油流动区域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S2、对所述三维几何模型进行分块网络划分;
S3、建立燃油密度ρ随压力P、温度T变化的耦合模型一;
S4、建立燃油粘度μ随压力P、温度T变化的耦合模型二;
S5、根据所述耦合模型一和所述耦合模型二与流动控制方程相耦合,获得全三维耦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根据高压共轨泵的结构和燃油流动区域建立三维几何模型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高压共轨泵的内部未涉及到燃油流动的结构进行删减,以最内侧壁面作为流动边界建立完整的几何模型;
对复杂结构按照近似规则几何结构进行替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所述三维几何模型进行分块网络划分的步骤包括:
对于对称结构,采用旋转或垂向拉伸的结构化网格;
对于非对称结构,采用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建立燃油密度ρ随压力P、温度T变化的耦合模型一的步骤包括:
采用燃油密度ρ-压力P-温度T的关系表达式,通过流体仿真软件的自定义函数接口将其与流体域中的瞬时网格节点信息相互关联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高压共轨泵内燃油流动的全三维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密度ρ-压力P-温度T的关系表达式为:
ρ(P,T)=k1+k2(T-T0)+k3(P-P0)+k4(P-P0)2+k5(T-T0)2+k6(P-P0)(T-T0);
其中,T0和P0分别为环境温度和标准大气压,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勇,乔信起,顾坚,孙春华,徐光平,唐继响,王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