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周边设备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03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脑周边设备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一输入信号、一驱动装置、一第一切换装置、一第一主电源、一第一备用电源、一第一输出端、一第二切换装置、一第二主电源、一第二备用电源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信号被传送入所述驱动装置后产生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主电源及第一备用电源接入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二主电源及第二备用电源接入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主电源及第一备用电源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同时驱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主电源及第二备用电源输出到所述第二输出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脑周边设备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电脑电源管理特点是在电脑闲置的时候关闭周边设备,使电脑进入STR(Suspend To Ram,挂起到内存)休眠状态,使电脑整体的耗电量降到最低;同时,使用电脑时又能够从休眠状态尽快恢复。具体地说,STR休眠状态是把数据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保存到主机内存中,开机(指开启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后可不通过复杂的系统检测,而从内存中读取相应数据直接使系统进入STR休眠前的状态。以内存和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电源供电为例,进入STR后,主板仍然会提供3.3V的电压给内存条供电,用来维持内存里的信息,其它设备则一律断电,甚至连电源风扇也会停转,以达到节电的目的。当下次开机的时候,电脑将跳过POST(Post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等过程,直接读取存入内存中的数据,一般从启动到进入系统不会超过10秒钟。当一台USB外设长时间(3ms以上)不使用时,也会处于挂起状态,这时只消耗0.5mA电流,并且不占用带宽,此时由备用电源供电,该备用电源可为键盘开机、调制解调器远程唤醒、网卡启动、定时开机等供电。下面以内存和USB为例说明现有技术电脑周边设备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请参照图1,USB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输入信号10、一第一驱动装置20、一第一切换装置30、一第一主电源31、一第一备用电源32及一第一输出端40。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来自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30包括一第一电阻R1’、一第一NPN型三极管Q1’、一第二NPN型三极管Q2’、一第二电阻R2’及一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接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的节点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接入一+5V电源SB5,所述电源SB5由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高级技术扩展)12电源提供,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接入一+12V电源,所述+12V电源同样由ATX12电源提供,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被传送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后产生一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第一切换装置30包括一切换芯片、一第四电阻R4’、一第三NPN型三极管Q3’及一第五电阻R5’,所述切换芯片以型号为Si4501DY的芯片为例说明,Si4501DY为一P沟道和N沟道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组合的双沟道器件组合,能把电路的一部分隔离起来,并用备份电源供电,采用8脚封装。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后接入所述Si4501DY芯片的第2脚,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接入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接入一+5V电源SB5,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接入所述Si4501DY芯片的第4脚,所述第一主电源31及第一备用电源32分别接入Si4501DY芯片的第1脚和第3脚,所述Si4501DY芯片的第5脚至第8脚接入所述第一输出端40。其中所述第一主电源31及第一备用电源32的电压均为+5V,由ATX12电源提供。当USB设备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为高电平,此时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导通,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导致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均为低电平,所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均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此时为高电平,因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所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就为高电平,此时所述Si4501DY芯片的第2脚和第4脚为高电平,所述Si4501DY芯片将所述第一主电源31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40。反之,当USB空闲时,从CPU发出的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为低电平,此时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截止,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导致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均为高电平,所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均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及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此时为低电平,因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所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此时就为低电平,所述Si4501DY芯片的第2脚和第4脚为低电平,所述Si4501DY芯片将所述第一备用电源32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40,所述第一输出端40为USB接口提供电压。由以上可以看出,当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为高电平时电路将所述第一主电源31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40,当所述第一输入信号10为低电平时电路将所述第一备用电源32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40。所述第一备用电源32供电时的工作电流比所述第一主电源31供电时的工作电流小很多,从而达到节电目的。请参照图2,内存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输入信号50、一第二驱动装置60、一第二切换装置70、一第二主电源71、一第二备用电源72及一第二输出端80。所述第二输入信号50来自于CPU,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0包括一第六电阻R6’、一第四NPN型三极管Q4’、一第一N沟道MOS管M1’、一第七电阻R7’及一第八电阻R8’,所述第二输入信号50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接入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栅极,所述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栅极的节点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接入一+5V电源SB5,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接入一+12V电源,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输入信号50被传送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后60产生一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漏极输出。所述第二切换装置70包括一稳压管D1’及一第二N沟道MOS管M2’,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M2’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二主电源71,所述稳压管D1’的阳极接入所述第二备用电源72,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M1’的漏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周边设备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一输入信号、一驱动装置、一第一切换装置、一第一主电源、一第一备用电源、一第一输出端、一第二切换装置、一第二主电源、一第二备用电源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信号被传送入所述驱动装置产生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主电源及第一备用电源接入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二主电源及第二备用电源接入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被传送入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及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主电源及第一备用电源输出到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主电源及第二备用电源输出到所述第二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凯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