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97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包括前保横梁,前保横梁包括前保横梁本体和两个吸能盒,其中,两个吸能盒设置于前保横梁本体同侧的两端,吸能盒包括上板和下板,下板与水平面平行,上板沿水平面自上板与前保横梁本体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以保证吸能盒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吸能盒和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该前保横梁和车辆能够有效传递碰撞能量,使得吸能盒和前纵梁充分变形,有效吸收碰撞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前保横梁用于吸收当车辆受到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能量,前保横梁由前保横梁本体、吸能盒及前保横梁端板组成,前保横梁本体和吸能盒均可当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进而实现了前保横梁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避免花费较多的费用去修理车辆。传统车辆存在部分车辆在吸能盒和前纵梁的交界面处,前纵梁的中轴线位于吸能盒中轴线的上方,导致车辆在碰撞过程中,吸能盒和前纵梁在力传递过程中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力矩,导致不能有效传递碰撞能量,使得吸能盒与前纵梁变形不充分,影响碰撞效果。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传递能量的前保横梁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该前保横梁和车辆能够有效传递碰撞能量,使得吸能盒和前纵梁充分变形,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保横梁,包括:前保横梁本体;两个吸能盒,两个所述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同侧的两端,所述吸能盒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上板沿水平面自所述上板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前保横梁本体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以保证所述吸能盒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保横梁本体采用辊压成型方法制成。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吸能盒中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相对设置。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溃缩筋,所述溃缩筋用于引导所述吸能盒自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前保横梁本体方向上依次压溃。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溃缩筋包括横向溃缩筋和竖向溃缩筋,所述横向溃缩筋设置于所述上板和/或所述下板上,所述竖向溃缩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溃缩筋和所述竖向溃缩筋为沟槽结构。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溃缩筋和所述竖向溃缩筋的宽度均为10mm~20mm,深度均为3mm~8mm。作为一种前保横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盒沿其中轴线方向的长度为120mm~250mm。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前保横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保横梁及车辆,车辆包括前保横梁,前保横梁包括前保横梁本体和两个吸能盒,吸能盒包括上板和下板,下板与水平面平行,上板沿水平面自上板与前保横梁本体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吸能盒的中轴线向上偏移,使得吸能盒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吸能盒和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有效降低了吸能盒和前纵梁在力传递过程中产生力矩的大小,使得前保横梁和车辆能够有效传递碰撞能量,从而吸能盒和前纵梁能够充分变形,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保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保横梁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前保横梁本体;2、吸能盒;21、上板;22、下板;23、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3、溃缩筋;31、横向溃缩筋;32、竖向溃缩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保横梁。如图1和图2所示,前保横梁包括前保横梁本体1和两个吸能盒2,其中,两个吸能盒2设置于前保横梁本体1同侧的两端,吸能盒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下板22与水平面平行,上板21沿水平面自上板21与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以保证吸能盒2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吸能盒2和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如图2所示,吸能盒2的上板21沿水平面自上板21与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吸能盒2的中轴线向上偏移,使得吸能盒2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吸能盒2和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有效降低了吸能盒2和前纵梁在力传递过程中产生力矩的大小,使得前保横梁和车辆能够有效传递碰撞能量,从而吸能盒2和前纵梁能够充分变形,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起到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避免花费较多的费用去修理车辆;并且当上板21向上倾斜后,可实现吸能盒2的纵截面自上板21与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的状态,可实现吸能盒2所能承受的碰撞强度自上板21与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强的状态,保证了吸能盒2自上板21与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逐渐压溃的变形方式和次序。可选地,根据不同车辆型号以及车辆结构的不同,上板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夹角的选择主要能够达到吸能盒2的中轴线和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能够在吸能盒2和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即可。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板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可选地,吸能盒2沿其中轴线方向的长度为120mm~250mm,吸能盒2的长度是为了能够保证车辆碰撞过程中充分将碰撞能量吸收,避免出现吸能盒2不能充分将碰撞能量吸收,而造成对车辆其它结构的损坏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保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保横梁本体(1);/n两个吸能盒(2),两个所述吸能盒(2)设置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同侧的两端,所述吸能盒(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所述下板(22)与水平面平行,所述上板(21)沿水平面自所述上板(21)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以保证所述吸能盒(2)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所述吸能盒(2)和所述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保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横梁本体(1);
两个吸能盒(2),两个所述吸能盒(2)设置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同侧的两端,所述吸能盒(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所述下板(22)与水平面平行,所述上板(21)沿水平面自所述上板(21)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以保证所述吸能盒(2)的中轴线与车辆的前纵梁的中轴线于所述吸能盒(2)和所述前纵梁的交界面上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采用辊压成型方法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板(21)和所述下板(22)之间的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沿所述吸能盒(2)中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保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盛卢嘉毛卫忠甘霖李国富牛胜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