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74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取付板,所述定模取付板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定模板内设置有定模型芯,所述模具还包括动模取付板,所述动模取付板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顶杆底板、顶杆板、方铁、动模底板和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与动模型芯,合模时所述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能够形成型腔,所述顶杆底板上设置有动模推管,在所述动模推管内活动连接有动模芯轴,所述动模芯轴上连接有挡块,所述动模推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所述挡块的端部滑动连接在长孔中,所述动模板内开设有动模限位槽,所述挡块位于动模限位槽内,所述动模推管和动模芯轴的顶端位于动模型芯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注塑模具的型腔中,经冷却固化后,即可得到所需的制品。在利用注塑模具生产塑胶制品时,有时会遇到产品内侧与外周具有多处倒扣的情况,为了在制品成型后脱模,往往需要设置两套顶杆机构以实现二次顶出,如果一个制品上存在两处需要二次顶出的位置(如图1所示的折叠盖),那就需要设置四套顶杆机构,这样就会导致模具的整体结构十分复杂,设计难度加大,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利用嵌套式的推管和芯轴实现二次顶出,从而具有结构紧凑,动作顺畅,成本低廉等优点的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取付板1,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2,定模板2内设置有定模型芯9,所述模具还包括动模取付板8,所述动模取付板8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顶杆底板7、顶杆板6、方铁5、动模底板4和动模板3,所述动模板3内设置有动模型芯10,合模时所述定模型芯9和动模型芯10能够形成型腔,所述顶杆底板7上设置有动模推管14,在所述动模推管14内活动连接有动模芯轴13,所述动模芯轴13上连接有挡块12,所述动模推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所述挡块1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长孔中,所述动模板3内开设有动模限位槽15,所述挡块12位于动模限位槽15内,所述动模推管14和动模芯轴13的顶端位于动模型芯10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定模推管17,所述定模推管17内活动连接有定模芯轴18,所述定模芯轴18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台阶19,且所述限位台阶19滑动连接在开设于定模板2内的定模限位槽20内,同时在定模芯轴18的顶端与定模取付板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21,所述定模推管17和定模芯轴18的底端位于定模型芯9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二次顶出机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动作繁琐等问题,设计出一种推管式的二次顶出机构,在推管内活动连接有一个芯轴,芯轴与推管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一次顶出时推管和芯轴同时动作让制品从型腔中脱出,二次顶出时推管和芯轴相对运动,让制品从推管或芯轴上脱出,最终实现脱模动作。这种模具动作流畅,占用空间小,相比于传统的需要设置多套顶杆机构的模具,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制备的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它包括定模取付板1,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2,定模板2内设置有定模型芯9,所述模具还包括动模取付板8,所述动模取付板8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顶杆底板7、顶杆板6、方铁5、动模底板4和动模板3,所述动模板3内设置有动模型芯10,合模时所述定模型芯9和动模型芯10能够形成型腔,所述顶杆底板7上设置有动模推管14,在所述动模推管14内活动连接有动模芯轴13,所述动模芯轴13上连接有挡块12,所述动模推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所述挡块1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长孔中,所述动模板3内开设有动模限位槽15,所述挡块12位于动模限位槽15内,所述动模推管14和动模芯轴13的顶端位于动模型芯10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定模推管17,所述定模推管17内活动连接有定模芯轴18,所述定模芯轴18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台阶19,且所述限位台阶19滑动连接在开设于定模板2内的定模限位槽20内,同时在定模芯轴18的顶端与定模取付板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21,所述定模推管17和定模芯轴18的底端位于定模型芯9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合模时,定模型芯9与动模型芯10共同形成型腔,而同动模推管14、动模芯轴13和定模推管17、定模芯轴18也形成型腔的一部分;利用成型机向型腔中灌注熔融状态的物料,物料冷却后形成制品(如图1所示),动模部分在成型机的作用下动作,远离定模部分,当定模板2和动模板3分开后,在弹簧21的作用下,定模芯轴18依然对制品施加压力,而定模推管17则与定模板2相对固定,这样便会实现定模推管17与制品之间的强脱分离,当定模芯轴18顶端的限位台阶19与定模限位槽20的底面接触后,定模芯轴18不再伸出,随着动模部分的动作,定模芯轴18与制品脱离接触,制品的右半部分实现脱模动作;上述开模过程中,在顶杆底板7和顶杆板6的作用下,动模推管14以及其内的动模芯轴13共同向上运动,上述动作会将制品从动模型芯10上顶出,制品与动模型芯10分离,在动模推管14和动模芯轴13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挡块12在动模限位槽15内相对运动,当挡块12与动模限位槽15的顶端面接触后被限位,无法继续向上运动,但由于挡块1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长孔中,因此动模推管14仍然可以继续向上运动(此过程中挡块12与长孔之间相对滑动),最终动模推管14将制品从动模芯轴13的顶端面上推出,制品的左半部分实现脱模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取付板(1),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2),定模板(2)内设置有定模型芯(9),所述模具还包括动模取付板(8),所述动模取付板(8)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顶杆底板(7)、顶杆板(6)、方铁(5)、动模底板(4)和动模板(3),所述动模板(3)内设置有动模型芯(10),合模时所述定模型芯(9)和动模型芯(10)能够形成型腔,/n所述顶杆底板(7)上设置有动模推管(14),在所述动模推管(14)内活动连接有动模芯轴(13),所述动模芯轴(13)上连接有挡块(12),所述动模推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所述挡块(1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长孔中,所述动模板(3)内开设有动模限位槽(15),所述挡块(12)位于动模限位槽(15)内,所述动模推管(14)和动模芯轴(13)的顶端位于动模型芯(10)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n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定模推管(17),所述定模推管(17)内活动连接有定模芯轴(18),所述定模芯轴(18)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台阶(19),且所述限位台阶(19)滑动连接在开设于定模板(2)内的定模限位槽(20)内,同时在定模芯轴(18)的顶端与定模取付板(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21),所述定模推管(17)和定模芯轴(18)的底端位于定模型芯(9)内并形成型腔的一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取付板(1),所述定模取付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2),定模板(2)内设置有定模型芯(9),所述模具还包括动模取付板(8),所述动模取付板(8)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顶杆底板(7)、顶杆板(6)、方铁(5)、动模底板(4)和动模板(3),所述动模板(3)内设置有动模型芯(10),合模时所述定模型芯(9)和动模型芯(10)能够形成型腔,
所述顶杆底板(7)上设置有动模推管(14),在所述动模推管(14)内活动连接有动模芯轴(13),所述动模芯轴(13)上连接有挡块(12),所述动模推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爱瑜白兆东杨永平唐愈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皓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