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62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2
本申请公开一种立锯装置,包括:机台;第一支架,固定在机台上端面一侧;第二支架,固定在机台上端面与第一支架相邻的一侧,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近的端部之间形成切割操作区;切割机构,设置在切割操作区中,其具有竖直设置的切割锯条;第一平移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端面且与切割机构连接,由第一平移机构带动切割机构平移;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方且其夹持端用于夹持待切割物;第二平移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端面且与夹持机构连接,并由第二平移机构带动夹持机构的夹持端沿接近或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平移;切割板台,设置在切割机构的切割锯条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且用于承接被切割锯条切断的部分待切割物,该方案实施可靠、操作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锯装置
本申请涉及切割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锯装置。
技术介绍
立锯作为纵向切割设备中的一种,其在木材、石材的切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立锯装置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部分立锯的锯条是定式锯条,需要通过主动移动待切割的物品进行切割,或者是夹持待切割物品的夹具是固定式的,需要通过移动锯条进行切割加工,或者是待切割物品夹持后,仅能进行单次切割,无法通过进退锯条,然后移动夹具或切割机构进行配合实现连续多次切割,另外,还存在锯条更换不便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锯装置,该立锯装置能够对夹持的待切割物品进行连续多次切割、且便于进行更换锯条和方便操作以及切割操作灵活。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锯装置,其包括:机台;第一支架,固定在机台上端面一侧;第二支架,固定在机台上端面与第一支架相邻的一侧,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近的端部之间形成切割操作区;切割机构,设置在切割操作区中,其具有竖直设置的切割锯条;第一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端面且与切割机构连接,并由第一平移机构带动切割机构平移;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方且其夹持端用于夹持待切割物;第二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面且与夹持机构连接,并由第二平移机构带动夹持机构的夹持端沿接近或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平移;切割板台,设置在第二支架接近切割机构的端部一侧,第二支架接近切割板台的端部边缘设有延伸部且通过延伸部与切割板台一端连接,切割板台另一端沿接近第一支架方向延伸,且切割板台与第二支架之间留有供切割锯条平移的避让间隙,所述的切割板台用于承接被切割锯条切断的部分待切割物;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呈倒90度U形框体结构且其一侧面为敞开结构,其远离敞开结构的侧面与第一平移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切割板台位于第三支架的倒90度U形结构内;主动锯轮,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下部;从动锯轮,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上部,所述的切割锯条环绕在主动锯轮和从动锯轮上且形成环形封闭,该切割锯条接近第二支架的一侧为竖直穿过切割板台与第二支架之间的避让间隙;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架远离其敞开结构的侧面上且其转轴端穿入到第三支架内并与主动锯轮连接,由第一电机驱动主动锯轮带动切割锯条牵引从动锯轮旋转。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四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端面,其与切割机构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两对上下两两相对的第一滑座;第五支架,通过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杆与第四支架上的第一滑座滑动连接且一根第一滑杆对应一对第一滑座,第五支架接近切割机构的端部与切割机构的第三支架固定连接;第一丝杆座,固定在第四支架设有第一滑座的侧面上;第一丝杆,一端螺纹穿过第一丝杆座,另一端沿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轴向延伸;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五支架上,其驱动端沿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与第五支架远离切割机构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杆远离切割机构的端部转动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供第一丝杆穿过的部位与第一丝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亦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一驱动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穿过第一连接板的驱动端上;第二驱动齿轮,固定在第一丝杆穿过第一连接板的端部上;连接带,分别绕过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并形成环形封闭,由第二电机的驱动端旋转,带动第一驱动齿轮牵引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丝杆相对第一丝杆座旋转,令第五支架受第一丝杆驱动沿一对第一滑杆的引导进行带动切割机构平移。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夹持机构为四爪卡盘。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固定贴合在第二支架的上端面,其上端面设有两对两两相对的第二滑座;第六支架,下端面通过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滑杆与第二连接板上端面的第二滑座滑动连接且一根第二滑杆对应一对第二滑座,第六支架接近切割机构的端部与夹持机构连接,第六支架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延伸至其两端的第一腰型槽;第三电机,固定在第六支架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且其驱动端朝向夹持机构;第二丝杆座,穿过第六支架的第一腰型槽且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端面;第二丝杆,一端与第三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螺纹穿过第二丝杆座且由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相对第二丝杆座旋转,令第六支架受第二丝杆驱动沿一对第二滑杆的引导平移,使夹持机构接近或远离切割机构。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切割机构还包括从动轮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支架与从动锯轮连接的部位设有第二腰型槽;所述的从动轮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壳体,为矩形壳体结构,其一端面贴合在第三支架连接有从动锯轮的背侧且该端面为敞开结构,连接壳体远离第三支架的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腰型槽;一对第三滑杆,水平相对且竖直设置在连接壳体内;第三连接板,通过两对两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滑座与一对第三滑杆竖直滑动连接且一根第三滑杆对应一对第三滑座;第一连接套,穿置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中心;第一连接轴,一端穿置固定在第一连接套内,另一端穿过第三支架的第二腰型槽并与从动锯轮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一端通过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套的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且穿过连接壳体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面对应设有供第一连接杆穿过的穿置孔,第一连接杆穿出连接壳体的端部为螺纹结构;约束板,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第一连接杆穿出连接壳体的端部上;调节螺母,与第一连接杆穿出连接壳体的端部螺纹连接且由调节螺母的旋入或旋出来带动第一连接杆牵引第一连接套带动第一连接轴在第三支架的第二腰型槽中升降,使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从动锯轮跟随升降。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轴通过一对轴承与从动锯轮转动连接。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面对应穿置孔设有扩口段,且约束板与扩口段之间的第一连接杆部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穿置孔的扩口段底部相抵,上端与约束板的下端面相抵。作为一种更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穿置孔的扩口段底部之间的第一连接杆部分还套设有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的侧边缘还设有若干用于与第三支架螺纹锁附的螺栓座,所述的切割机构还包括罩设在第三支架敞开结构端面的第三支架盖板,所述机台的上端面对应切割机构下方设有网孔板。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罩设在机台上端面边缘的机罩,所述机罩对应与切割机构相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可翻转启闭的第一门和第二门,所述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均通过第一活页与机罩主体转动连接,且第一门的上部设有第一透明窗口,第二门的上部设有第二透明窗口,所述机罩对应与第二平移机构的第三电机相近的侧面上设有第三透明窗口,且第三透明窗口的上下两侧通过一对滑轨与机罩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机台(1);/n第一支架(11),固定在机台(1)上端面一侧;/n第二支架(12),固定在机台(1)上端面与第一支架(11)相邻的一侧,且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相近的端部之间形成切割操作区;/n切割机构(3),设置在切割操作区中,其具有竖直设置的切割锯条(35);/n第一平移机构(2),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端面且与切割机构(3)连接,并由第一平移机构(2)带动切割机构(3)平移;/n夹持机构(4),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方且其夹持端用于夹持待切割物;/n第二平移机构(5),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端面且与夹持机构(4)连接,并由第二平移机构(5)带动夹持机构(4)的夹持端沿接近或远离切割机构(3)的方向平移;/n切割板台(13),设置在第二支架(12)接近切割机构(3)的端部一侧,第二支架(12)接近切割板台(13)的端部边缘设有延伸部(121)且通过延伸部(121)与切割板台(13)一端连接,切割板台(13)另一端沿接近第一支架(11)方向延伸,且切割板台(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留有供切割机构(3)的切割锯条(35)平移的避让间隙(131),所述的切割板台(13)用于承接被切割锯条(35)切断的部分待切割物;/n所述的切割机构(3)包括:/n第三支架(31),呈倒90度U形框体结构且其一侧面为敞开结构,其远离敞开结构的侧面与第一平移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的切割板台(13)位于第三支架(31)的倒90度U形结构内;/n主动锯轮(32),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31)下部;/n从动锯轮(34),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31)上部,所述的切割锯条(35)环绕在主动锯轮(32)和从动锯轮(34)上且形成环形封闭,该切割锯条(35)接近第二支架(12)的一侧为竖直穿过切割板台(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的避让间隙(131);/n第一电机(33),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架(31)远离其敞开结构的侧面上且其转轴端穿入到第三支架(31)内并与主动锯轮(32)连接,由第一电机(33)驱动主动锯轮(32)带动切割锯条(35)牵引从动锯轮(34)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台(1);
第一支架(11),固定在机台(1)上端面一侧;
第二支架(12),固定在机台(1)上端面与第一支架(11)相邻的一侧,且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相近的端部之间形成切割操作区;
切割机构(3),设置在切割操作区中,其具有竖直设置的切割锯条(35);
第一平移机构(2),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端面且与切割机构(3)连接,并由第一平移机构(2)带动切割机构(3)平移;
夹持机构(4),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方且其夹持端用于夹持待切割物;
第二平移机构(5),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端面且与夹持机构(4)连接,并由第二平移机构(5)带动夹持机构(4)的夹持端沿接近或远离切割机构(3)的方向平移;
切割板台(13),设置在第二支架(12)接近切割机构(3)的端部一侧,第二支架(12)接近切割板台(13)的端部边缘设有延伸部(121)且通过延伸部(121)与切割板台(13)一端连接,切割板台(13)另一端沿接近第一支架(11)方向延伸,且切割板台(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留有供切割机构(3)的切割锯条(35)平移的避让间隙(131),所述的切割板台(13)用于承接被切割锯条(35)切断的部分待切割物;
所述的切割机构(3)包括:
第三支架(31),呈倒90度U形框体结构且其一侧面为敞开结构,其远离敞开结构的侧面与第一平移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的切割板台(13)位于第三支架(31)的倒90度U形结构内;
主动锯轮(32),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31)下部;
从动锯轮(34),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31)上部,所述的切割锯条(35)环绕在主动锯轮(32)和从动锯轮(34)上且形成环形封闭,该切割锯条(35)接近第二支架(12)的一侧为竖直穿过切割板台(13)与第二支架(12)之间的避让间隙(131);
第一电机(33),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架(31)远离其敞开结构的侧面上且其转轴端穿入到第三支架(31)内并与主动锯轮(32)连接,由第一电机(33)驱动主动锯轮(32)带动切割锯条(35)牵引从动锯轮(34)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移机构(2)包括:
第四支架(21),固定在第一支架(11)上端面,其与切割机构(3)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两对上下两两相对的第一滑座(211);
第五支架(22),通过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杆(221)与第四支架(21)上的第一滑座(211)滑动连接且一根第一滑杆(221)对应一对第一滑座(211),第五支架(22)接近切割机构(3)的端部与切割机构(3)的第三支架(31)固定连接;
第一丝杆座(27),固定在第四支架(21)设有第一滑座(211)的侧面上;
第一丝杆(25),一端螺纹穿过第一丝杆座(27),另一端沿远离切割机构(3)的方向轴向延伸;
第二电机(23),固定在第五支架(22)上,其驱动端沿远离切割机构(3)的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板(24),与第五支架(22)远离切割机构(3)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杆(25)远离切割机构(3)的端部转动穿过第一连接板(24),第一连接板(24)供第一丝杆(25)穿过的部位与第一丝杆(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3)的驱动端亦穿过第一连接板(24);
第一驱动齿轮(231),固定在第二电机(23)穿过第一连接板(24)的驱动端上;
第二驱动齿轮(26),固定在第一丝杆(25)穿过第一连接板(24)的端部上;
连接带(28),分别绕过第一驱动齿轮(231)和第二驱动齿轮(26)并形成环形封闭,由第二电机(23)的驱动端旋转,带动第一驱动齿轮(231)牵引第二驱动齿轮(26)带动第一丝杆(25)相对第一丝杆座(27)旋转,令第五支架(22)受第一丝杆(25)驱动沿一对第一滑杆(221)的引导进行带动切割机构(3)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4)为四爪卡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移机构(5)包括:
第二连接板(51),固定贴合在第二支架(12)的上端面,其上端面设有两对两两相对的第二滑座(56);
第六支架(52),下端面通过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滑杆(57)与第二连接板(51)上端面的第二滑座(56)滑动连接且一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汉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