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钻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61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B板钻咀,包括座体、与所述座体连接的钻杆,所述钻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座体接触连接、上端部设置有刃口,所述钻杆挖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槽均螺旋缠绕在所述钻杆,所述第一螺旋槽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第二螺旋槽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上端部和下端部,第一螺旋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槽局部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钻咀,钻杆上具有两道层叠的螺旋槽,从而大大提高渣推力,使得钻渣不易粘附在钻杆上,能适应松粘的钻探环境,且本PCB板钻咀可在原有的开槽设备上通过调整开槽时PCB板钻咀的角度制得,无需针对性地开发全新的开槽设备,显著降低厂商的设备投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钻咀
本技术涉及PCB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PCB板钻咀。
技术介绍
PCB钻孔是整个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目前,对PCB板的钻孔大多采用PCB数控钻孔机来实现,而PCB数控钻孔机上最为重要的部分,当属钻孔装置。现有的PCB数控钻孔机上的钻孔装置,主要由钻嘴控制机构、钻嘴、压脚杯和工作台构成。钻孔时,将需要钻孔的PCB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通过钻嘴控制机构控制压脚杯下降,并压住PCB板,压脚杯中设有一个与钻嘴轴心重合的通孔,可直通PCB板上需要钻孔的地方,然后利用钻嘴控制机构控制钻嘴穿过通孔,并抵到PCB板上,最后,钻嘴控制机构控制钻嘴转动,即可对PCB板进行钻孔作业。传统的PCB板钻咀,具有单螺旋、多螺旋等不同的结构,以适应不同PCB板的需求。虽然单螺旋能够适应较为松粘的钻探环境,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发现,某些非常松粘的钻探环境,现有的单螺旋PCB板钻咀仍难以适应,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PCB板钻咀,钻杆上具有两道层叠的螺旋槽,从而大大提高渣推力,使得钻渣不易粘附在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钻咀,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与所述座体(1)连接的钻杆(2),所述钻杆(2)的下端部与所述座体(1)接触连接、上端部设置有刃口(3),所述钻杆(2)挖设有第一螺旋槽(4)和第二螺旋槽(5),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均螺旋缠绕在所述钻杆(2),所述第一螺旋槽(4)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2)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第二螺旋槽(5)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2)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局部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钻咀,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与所述座体(1)连接的钻杆(2),所述钻杆(2)的下端部与所述座体(1)接触连接、上端部设置有刃口(3),所述钻杆(2)挖设有第一螺旋槽(4)和第二螺旋槽(5),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均螺旋缠绕在所述钻杆(2),所述第一螺旋槽(4)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2)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第二螺旋槽(5)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钻杆(2)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局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钻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钻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4)和所述第二螺旋槽(5)相交于凸棱(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钻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建王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裕鼎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